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动真格”学习京剧 不少明星怕苦婉拒《传承中国》

新京报2018-03-11 10:44

刘晓庆为了带给观众新鲜感,不惜扮丑。

瞿颖经过京剧名家指点,在节目中的表现令人惊艳。

在众多诗词、书信类文化综艺蜂拥而至之时,北京卫视另辟蹊径,聚焦于传统戏曲文化,推出了大型京剧文化传承节目《传承中国》。上周日该节目播出第一期,从未学过京剧的瞿颖从“零”开始,经过“七天魔鬼训练”,在名家指导下学习唱念做打,挑战了经典京剧名段《昭君出塞》,引发了不少观众对于京剧文化的探讨。该节目总制片人田川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表示,这档节目从决定邀请明星参与,到应用真人秀的拍摄方式,都是为了增加趣味性,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京剧,“让不懂和不喜欢的人,也能够接受和喜欢上京剧才是传承的意义。”

受众是年轻人而非“票友”

戏曲文化作为更加窄众且不易被电视呈现的舞台艺术,想要吸引所有年龄层的观众,必然要在不失专业水准的前提下,挖掘更多大众喜欢的表现形式。

曾有戏曲综艺尝试邀请民间素人,通过改编经典剧目、趣味翻唱曲艺等方式,贴流行文化。而《传承中国》选择了保留最原本的京剧选段,但通过明星表演、真人秀记录、现代化舞美等手段来增添趣味性,例如在京剧选段上,节目组选择了《贵妃醉酒》《梨花颂》《四郎探母》等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我们希望让观众先从熟悉的入手,先慢慢认识一些节目里的京剧名家,然后我们再选择一些不熟悉的选段,最后培养观众有兴趣自己去了解更多。”

而在专家点评环节,节目组选择了颇具幽默感的京剧名家,他们将有意思的京剧教学方式拿到了舞台上,“像孙毓敏老师,虽然快80岁了,但她特别有趣。她曾经在现场教大家做兰花指和抖手,因为在京剧中,人物心情很激动就会一直抖手。她教得特别形象,台下观众都被感染了,在那儿一起抖。”

制片人田川认为,戏曲综艺的受众群体本就并非懂戏的中老年人和票友,而更多是面向年轻人,甚至是对戏曲不感兴趣的人,“以前听戏曲超过几分钟我都受不了,但我喜欢它的造型,所以我开始愿意接触。现在我们就是在慢慢培养观众,没准某个有趣的内容让你觉得,哎!京剧还真不错,想继续了解。那我们就成功了。”

不少明星练一天就撑不住了

在嘉宾阵容上,《传承中国》除了请到刘晓庆以外,徐帆、那英、屠洪刚、瞿颖、曹云金、李依晓等文化名人也将陆续出现在节目中。与以往在文化节目中嘉宾只是负责朗读、点评不同,《传承中国》需要明星“动真格”学习京剧,水袖功、甩发功都要亲自上阵,偶尔还需面对京剧名家“打手板”的严厉指点。因此,如何选择明星成为了节目组最头疼的难题。

田川坦言,一开始他们的首要标准是嘉宾要自带传播度。对于文化综艺来说,若只通过内容达到泛众有很大难度,“明星的热度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同时我们也是一个真人秀,我们也希望嘉宾有真人秀的表现力。”

但不少明星却纷纷婉拒了这次和名家学习的机会,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太难了,“大家以为化个妆,挺美,摆个造型就可以了,但他们得真学真唱,真的踢腿、下腰、晨功,操练,好多人学一天就撑不住了。”

而节目中的京剧名家也不在乎所谓流量光环,他们在台下会一律严格要求。因此最终节目组还是选择了既有认知度,又真正热爱京剧文化的名人,“如果我们只是找好看的或者话题多的流量明星,他们对传统文化不好奇反而排斥,他肯定坚持不下来,最后肯定也没法成功挑梁那场难度极高的公演。所以还是需要有传统文化基础,才能够真的学下来。”

心声

很难商业化,产业链需启蒙

文化综艺虽然已成为市场的风向标,但如何商业化却仍是难题。田川坦言,文化类节目确实尚未找到成熟的商业模式,戏曲类尤甚。“我们目前所说的商业化应该是产业链。像戏曲类文化节目,我们未来的产业链一定是面向普通老百姓的,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愿意为京剧买单,去学习京剧、看京剧。但这个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去培养,而且也要寻找更合适的节目形式去培养。”

在田川看来,《传承中国》只是文化类综艺中的一次大胆尝试,内容、呈现形式都仍在摸索当中。但这档节目的播出,必然可以让更多业内人士关注到戏曲文化这片珍稀“矿产”。“就像现在很多文化类节目都很火,但最初大家也没有想到它会火,因为现在年轻人的喜好非常多元化,难以琢磨。所以我们希望给戏曲产业铺路,尽力让身边的人喜欢这个节目,然后有更多的人持续来做,直到形成大规模的文化事件,投资、产业链等就可能被吸引而来了。”

责编汤皓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