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正文
刘亦菲在《花木兰》中的鹅黄妆是艺妓妆?真正的古妆什么样?
07-08 17:46:03 来源:腾讯娱乐

今天凌晨《花木兰》真人版的预告终于和大家见面了,短短的一分多钟预告,真的是让我们很期待了,刘亦菲的打戏依旧行云流水的流畅美丽,滤镜和美颜在这部电影里根本看不到,只有一个素颜,部分网民甚至将花木兰的鹅黄妆误认为为"艺伎妆”。

不过大家应该记得原本诗文就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那时候我们就知道,那个朝代女子妆容就是将额前涂黄这样的妆容。

今天这篇就是我们的#美商提高#朝代审美系列之唐代妆容2。来学习下古代高级玩家都是怎么玩儿妆的。

凤九的额饰——面饰的一种

花钿与面靥

花钿又叫花子。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到了唐代尤为兴盛。

制作花钿的材料(硬纸、金箔、鱼鳃骨、螺钿壳、蜻蜓翅、云母片及翡翠等等)和颜色都十分丰富,花钿的妆饰效果也就非常多样。

在古代,通常是用呵胶将花钿黏贴于额头眉间,最简单的花钿仅以一个小圆点妆饰眉心。

梅花形状的花钿也十分常见。

除了花朵形状,还有不少样式更为复杂的花钿,例如牛角形、三叶形、桃形、铜钱形、扇形等形状。甚至有用各种翠鸟的羽毛以及染色的蜻蜓翅膀制成的花钿。

花钿的颜色也有很多种,这和花钿的制作材料有很大关系。金箔为金色、鱼鳃骨为白色。

而翠鸟羽毛则为青绿色,所以也被称为“翠钿”。因为翠钿的清新别致,所以很受唐代小姐姐们的喜爱。

《捣练图》局部——蓝绿色花钿

《宫心计2:深宫计》萧淑妃

在脸上妆饰花钿,除了换花样玩妆、增添妆面精致程度,在当时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遮盖瑕疵——当时正妻掌掴小妾们的现象很常见,所以不少被打女性需要在面部黏贴花钿来掩盖伤痕。说到底原因还不是出在大猪蹄子身上?

除了花钿,面靥也是唐代女性喜爱的面饰中的一种。说白了,就是没有酒窝的美人,用装饰物伪装酒窝的手法(“靥”就是面颊上的酒窝)。

“薄妆桃脸,满面纵横花靥”

其实在最初,面靥并不是一种妆饰,而是一种记号——当宫中妃嫔生理期不能接受“御幸”时,就会在脸上点一下,女官看见后就不会记名。这种标记后来传到了民间,逐渐演变成一种妆饰,也就是现在的面靥。

面靥的妆饰样式最简单的为豆子一般的两个圆点。

《法门寺猜想》袁立

盛唐以后,面靥的妆饰样式更加丰富妆饰范围也逐渐扩大——金黄小花一般的黄星靥、状如钱币的钱靥、花朵一样的花靥都是这个时期非常流行的面靥样式。

到了晚唐时期,还增添了鸟兽形状的面靥。

鸟靥——敦煌榆林窟壁画《五代女供养人》

临摹

面靥和花钿是有明显区别的:花钿的妆饰位置在眉心与额头,而面靥的妆饰位置则在酒窝附近。

花钿与面靥,作为面部装饰物,为现代时尚提供了诸多灵感。很多秀场造型都由此而来,而秀场潮流也进一步引导了彩妆风格的倾向。

古代面靥与现代珍珠妆的碰撞

PONY的这种水钻妆(日常系珍珠装),本质上也就是面靥的变种,现代材质的应用。这种妆容不是很日常,但特别适合度假、音乐节这种放松身心的活动。

总之就是,嗨起来~

下面这个梦幻华丽的Coachella音乐节妆容,可以看做花钿与面靥的结合体,用作整体妆容的妆饰部分。不仅灵动,又平添女人味,PONY出了视频教程,大家都可以学起来啊。

泪眼妆也是同样的道理。重点在用珠光系眼影,画在下眼睑位置,使卧蚕blingbling的营造出泪光的效果。

泪眼妆的灵魂就是在红粉色系眼妆的基础上+贴片妆饰的部分。共同打造少女般闪耀的梦幻感。

落梅妆

也称梅花妆。落梅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花钿在妆面上的具体应用。主要是在额上画一圆点或多瓣梅花状图形。

当时的宫女们觉得额头上装饰几朵梅花花瓣,更显娇俏,也学着在额头上粘花瓣,这种妆也就成了宫廷日妆。但腊梅不是一年四季都有,于是她们就用很薄的金箔剪成花瓣形,贴在额上或者面颊上,叫做“梅花妆”。

这种装扮传到民间,成为民间女子、官宦小姐及歌伎舞女们争相效仿的时尚妆容,一直到宋代都非常流行。

试问哪个小可爱小时候没在额头上贴过小红点?没贴过的应该也看过别人贴。

额黄妆

又叫鹅黄妆。是用黄色颜料染画额头,使额头呈现黄色的一种妆饰。

额黄在唐代以前就受到了女性的欢迎,额黄和八字眉组合成了公主出嫁时的妆容。

有一种较为特别的染画方法,是将黄粉在额头上绘出花蕊形状的图案。“蕊黄无限当山额”就提及了女性描画蕊黄的样貌,蕊黄的妆饰效果显得更加精致。

额黄除了使用染画的方法,还可以将黄色的材料剪成各种形状,黏贴在额头进行妆饰,这也就是在诗中出现的“花黄”。

这种妆饰形式与花钿妆有几分类似,但花钿的颜色要比花黄丰富许多。下面一张图解释鹅黄与花钿的关系,以及花钿与面靥的区别。

看到额黄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火过一阵子的胡萝卜色妆容,这种大胆用色,很值得借鉴。

夏天马上就来,大家都准备好了吗?这种甜蜜又充满阳光感的妆容色彩不能错过。

斜红妆

又被称为“晓霞妆”。用胭脂描绘而成,通常画在脸颊两侧、鬓角眉毛之间。形状类似弦月,也有化成花朵纹样的。

这种面饰始于南北朝,在唐五代时期非常受欢迎。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期,魏文帝的宠姬薛夜来不慎将头撞在了水晶屏风上,撞伤了太阳穴并留下了疤痕。虽然是疤痕,却透出了不一样的美,魏文帝也更加宠爱薛夜来。这促使宫中女性竞相效仿,斜红也就作为一种面部妆饰并流传至唐代。

从妆饰效果来看,斜红是一种很特别的面饰,但受众少,也很难说是具有美感的妆饰。正因为这种小众的诡异美感,所以并没有流传到之后的朝代。

可以说斜红妆是有时代色彩的时世妆,同样也比较具有局限性。不过如果人人都美成丫丫,想必也没什么局限性了。

唐代小姐姐都这样玩妆

唐代女性的化妆步骤主要有:敷铅粉、抹胭脂、画眉黛、染额黄、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

姑娘们在化妆时通过对各种妆饰的组合形成一套妆容,选择的妆饰手法和妆饰重点不同,完成后的妆效就具有很大差异。

因为唐代的审美很是包容,同样,妆容样式也是繁多,比起普通的好看,唐代小姐姐们更爱追求独特新颖的个人特色。

唐代女性自信的精神为她们的审美文化增添了独有的魅力。这份自信也深深的影响到周边地区与国家的女性。

传统韩式婚礼新娘妆面

古人尚且如此,我们也不能落后啊。氧叔一直相信绝色美人在民间,比起一味的受到韩流审美的影响,发扬我们自身的大气优雅美,岂不是更好。

(原标题:刘亦菲的鹅黄妆是艺妓妆?真正的古妆什么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