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潜伏“水军”平台,揭开谣言背后先“吸睛”再“吸金”利益链
解放日报消息,伴随生育高峰的来临,“碱生男,酸生女”的传闻在网上广泛流传,并言之凿凿:“受精的体液环境会影响X精子和Y精子的活力,从而影响后代性别。”
但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的体液pH 值是大致恒定的,所谓“酸性、碱性体质”本身是个伪命题。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谣言的背后竟然暗藏着一条黑色利益链。
“生男神药”竟是糖果
所谓“碱生男,酸生女”的理论有一个推论:只要调节受精的体液环境,就可以控制生男生女。于是,一种神药“益生碱”开始在网上走红,其功效介绍是这样的:“在备孕前吃益生碱有效调理快速达到碱性体质。”
上海同仁医院营养科主任张静表示,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液总体pH值是在7.35—7.45之间。pH值7是中性,人的体液呈弱碱性,所以说把人体划分为酸性和碱性体质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pH值低于7.35就是酸中毒,高于7.45就是碱中毒,就得赶紧去医院了。
上海仁济医院妇产科住院医师庄旭认为,用药物决定生男生女是不靠谱的。目前没有研究表明存在某种能够影响胎儿性别的所谓“秘方”。
那么“益生碱”究竟是什么东西?
记者在某网上购物平台找到了这款“神药”。其包装上没有“国药准字”等药品专用标识,也没有适应症、疗效、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等常规药品都会标注的信息。按照“益生碱”的生产许可证编号,记者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查询发现,获证企业的产品名称被标注为“糖果制品(糖果)”。记者再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查询,这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包括:“糖果、巧克力制造,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谷物磨制,预包装食品批发,预包装食品零售”。根据以上信息判断,“益生碱”不是药品,甚至不是保健品,仅仅是一种蔬果类压片糖果。
传谣一次赚3.2元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了大量宣扬益生碱“生男功效”的网帖,最早可以追溯到2013年。记者将这些网帖的发布时间和内容进行梳理,发现了一些规律:
第一,每年4月、5月和10月、11月都是网帖发布传播高峰;第二,每次都是集中“轰炸”,在一两个月内密集出现于各大论坛、贴吧以及育婴类网站;第三,内容惊人相似,先宣扬“碱生男,酸生女”理论,再顺水推舟介绍益生碱。
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爆料,这类“网络公关”一般都会雇佣“网络水军”。资深“水军”一般都有上百个论坛的多个账号。
记者在一个号称“中国最大的网络推广服务交易平台”的网站注册,成为了该网站的一名“水军”,获得了可以接单做任务的权限,并发现了一项已经过期的有关“益生碱”的推广任务。
推广任务由匿名任务主发布,要求十分明确,可概括为三点:第一,提问时必须用“生男生女”这个关键词,回答关键词需使用“益生碱”;第二,必须用第三方口吻以软文形式模仿;第三,必须模拟真实用户问答,语气要生活化。这项任务赏金总额为400元,任务主需要100条问答帖子,每完成一条稿件,“水军”可获得3.2元,网站平台获得0.8元。该任务于2016年4月底结束,但任务执行时间恰好契合2016年网上流言大规模爆发的时间。
如何斩断利益链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谣言背后其实都隐藏着类似的利益链。
今年2月,网上出现一段“紫菜是由黑色塑料制作”的谣言视频,引发紫菜行业地震,涉事企业接到勒索电话:“要不给钱,要不这视频还会扩散更广。”显然,“塑料紫菜”谣言的背后是一条以敲诈勒索为目的的造谣利益链。
今年6月初,微信上出现一段“执法人员暴打男子”视频。视频中,两名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正在鞭打一名上身赤裸的男子。男子在地上翻滚惨叫。事后警方调查发现,制造谣言的是一个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造谣者王某供认,造谣的目的为增加公众号的粉丝,以此获取广告利益。可见,这是一条先“吸睛”再“吸金”的造谣利益链。
在一些谣言出现后,网警迅速应对,抓捕造谣者,群众拍手叫好。但警力有限,“借谣生利”的商业模式却日趋成熟,再加上造谣违法成本低、第三方平台责任鉴定难、直接受害者定损难等因素,网络谣言依然层出不穷。
如何斩断造谣利益链,这是摆在谣言治理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原标题:碱生男酸生女?传谣一次赚3.2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