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18位名老中医手书病案展出:传世制剂 传奇故事
10-19 16:18:36 来源:北京晚报

名老中医手书病案

中医皮外科泰斗赵炳南

赵炳南见到病人起身迎接

柴嵩岩治疗患者的病历本

针灸中心首席专家王麟鹏在为病人治疗

北京晚报消息,泛黄的纸张、苍劲的字体、珍贵的病案……这几天,北京中医医院正在进行开院名医病案展。

1956年,北京中医医院正式建院,汇集了京城及华北地区御医派、师承派、学院派等各大流派的70多位大家,他们带着珍贵的秘方和藏药,共同建设北京中医医院,形成了燕京医学,让这里成为拥有专长、专技、特色制剂最多的中医医院。至今,北京中医医院很多特色制剂依然被广泛使用,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个顶个都是“网红”制剂。

开院后的珍贵病案,以往都收藏在医院的资料室里。此次,医院选出了18位前辈手书的病案进行展览,这其中有诸位名家共同完成的开院第一册出院病案,有张菊人的查房记录、赵炳南的病程记录、刘奉五的入院记录、祁振华的处方记录、王乐亭的针灸诊疗记录……同时展出的还有现代名医大家的病案。这些珍贵的病案,每一件都是名医大家学术思想的体现,更是他们医者仁心大医情怀的体现。而病案背后,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皮科名医赵炳南

“您”字背后的尊重

提起北京中医医院,很多人都知道中医皮科是这里的王牌科室之一。赵炳南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京城皮外科四大家之一,也是北京中医医院皮科创始人。此次展览,展示了赵炳南写的病程记录。赵老的字工工整整,长达5页的记录本上,每个字都写得一丝不苟。

赵老为人正像他的字一样,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北京中医医院存着赵老的一张老照片:一位患者走进赵老的诊室,来到诊桌前,赵老正起身迎接患者。这张看似抓拍的照片,实则是赵老对待患者一以贯之的方式。赵老对待每个患者都恭敬有加,患者来,他起身相迎;患者走,他起身相送。

熟悉赵老的人都知道,赵老行医几十年,在与病人的接触交流中,无论男女老少,他都会称呼对方为“您”,从来不用“你”。有些人觉得不太理解,曾经问赵老,有的病人不过20多岁,何必以“您”相称呢?赵老说,走在大街上、走进商场时,会与许多不相识的陌生人擦肩而过,彼此互不相识。但是,如果在医院的诊室里,一个陌生人坐在穿着白大衣的医生面前时,他就不是普通的路人了。他就成为了一名有求于你,渴望我们为他解除病痛的病人。“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不是普通陌生人的关系了,而是变成了医患之间的关系了。‘您’字与‘你’字的区别,就在于多了一个‘心’字。”

赵炳南还有个特别的讲究,赶上患者多的时候,他会问学生,“后面还有多少病人?”如果有学生回答“两个病人”,这就触犯了赵老语言大忌,不能说“两个病人”,而是要说“两位病人”,“个”对应的是“物”,“位”对应的才是“人”。赵炳南笃信“知识不停留,经验不带走。”他除了坚持自己的行医为人理念,还坚持将自己多年的施医经验无私地留给后人。现在,燕京赵氏皮科流派是公认的中医皮肤科的中流砥柱。“看皮肤病去宽街”早已在患者中广为流传。

子孙奶奶柴嵩岩

老病案讲述“舌诊”故事

今年6月,北京中医医院的柴嵩岩获得国医大师称号,这是我国中医医师的最高荣誉。依然坚持在临床的柴老今年已经是88岁的高龄。在北京中医医院,保存着她许多手写的病案和处方,也有她现在打印出来的处方。此次病案展上,柴老记录的一个老病案引起了记者的关注,讲述的是柴老妇科的病案,主要介绍舌象在诊病中的重要作用。

柴老说,舌诊的故事还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说起。当年,她曾经接诊了一位怀孕两个月的孕妇,肚子比同样月份的孕妇大得多。这位孕妇哭着说,这是她怀的第五个孩子,前四个都是无脑儿。这次已经看过几家医院,医生都建议她去做流产,但她舍不得。当时柴老也不过30多岁,没有那么多的经验,她忘不了患者那无助的眼神,打算试试,没想到同事给她泼了冷水:“你是神仙呀?这个你也敢治?”但柴嵩岩有股子倔劲儿,越是有挑战的,就越来精神儿。她在为患者进行舌诊时,发现患者的舌头又大又硬,齿痕至少有一厘米深。这一眼“望诊”很短暂,却“刻”进了她的心里。舌象是中医判断疾病的依据之一,这种特殊舌象和有畸胎史的患者柴嵩岩在临床上还是第一次遇见,她回家潜心研究。终于在典籍中找到了相似的病案,决定通过补肾安胎、健脾利湿的方法治疗这位患者。患者怀孕6个月时,柴嵩岩为她做检查时触摸到了胎儿的头部,后来这位患者足月生下一个女儿。

艺高人胆大。柴嵩岩治病用药胆大敢为,敢于创新,常有出人意料之举。从医60多年来,许多看似不可能治愈的怪病,在她这里成为了可能。如今,柴嵩岩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也就是“柴嵩岩中医妇科学术思想及技术经验知识体系”。她擅长用舌象作为诊断和用药的重要依据,堪称中医妇科舌诊第一人;同时,她还直面现在越来越多的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小儿性早熟等世界性疑难病症,经过她治疗,9万多名几乎绝望的不孕症患者终得贵子,患者亲切地叫她“子孙奶奶”。

柴嵩岩曾经跟师伤寒大家陈慎吾学习,并且通过了中医医师资格考试。次年,国家倡导中医学习西医,由现在的北大医学部负责招生,全国总计招收43人,22岁柴嵩岩突出重围,考入这个中学西班级。这次,她的班主任是我国著名医学家吴阶平院士。学贯中西后,柴嵩岩说中西医有个相同点,那就是中西医都把医学事业发展、病人健康视为己任。“为医是一种使命,必须有足够的学识、胆识和担当。”

针灸中心首席专家王麟鹏

200元人民币PK5万美元

针灸是北京中医医院的特色科室之一。此次展览中既有建院时第一任科主任王乐亭的针灸诊疗记录,也有目前针灸中心主任王麟鹏的病案。王麟鹏的病案记录的是一种常见病的治疗方法:中医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带状疱疹,俗称“串腰龙”。中医认为,该病具有走串性。病案上记载:北京中医医院针灸中心传承名老中医“金针”王乐亭曾用“截法”治疗“串腰龙”。“截法”,就是应用放血疗法截断“串腰龙”的“龙头龙尾”,阻截其走串性。同时祛淤泻热,驱邪外出,决血调气,畅通经络,使湿热邪毒随淤血外出。

王麟鹏曾经运用这个方法,治疗过一个患者。他自己说,这是人民币PK美元的病例:患者张女士和老伴儿长期居住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三年前的10月,60多岁的张女士突然感到右眼耳周边及头顶持续疼痛,局部出现疱疹。她赶紧到美国西北大学医院就诊。张女士后来描述说,她疼得忍无可忍,一进医院就躺倒在大厅地板上,被医护人员扶上轮椅,送进急诊室。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隔离住院24小时输液,持续了8天。治疗到第5天时,虽然一些疱疹皮损已经痊愈,但仍然疼痛难忍。出院后,张女士先后两次因为疼痛住院治疗,口服止痛药一停,疼痛就会重新找上她;后来她又做了局部神经阻滞封闭,依然疼痛不止。此时,住院费、药费、治疗费等累计已经花了5万美元。张女士担心“这把老骨头看来要扔在异国他乡了。”她和老伴儿多方询问国内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疼痛的方法,得知中医有办法的消息后,立即回国。当年11月23日,张女士慕名来到北京中医医院。她一进诊室就躺在病床上,没有力气说话。王麟鹏仔细望闻问切,为她做了放血、针刺治疗,又开了5服健脾祛湿、活血止痛的汤药。放血后疼痛立刻减轻,回到家里能小睡一会了。12月1日,她第五次复诊,已经可以坐在椅子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患病以来的经历,她说中医治疗7天后,她已经改成一天吃一种止痛药了,而且服药时间由原来6小时一次改成了12小时一次,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能睡觉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50多天花了5万美元没有消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回国后不到10天仅花了不到200元人民币,就基本消除了疼痛。张女士说,谁说中医是慢郎中,不仅不慢,还很神奇。

病案背后的故事,几天几夜都讲不完。但每个故事的主题都一样:悬壶济世,妙手仁心。

原标题:18位名老中医手书病案展出:传世制剂 传奇故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