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正文
73岁阿婆46年换了22台心脏起搏器:活下来不容易,感谢医院
12-30 08:06:04 来源:澎湃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消息,12月27日,在位于松江区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部心导管室内,随着一个火柴盒大小的心脏起搏器被放入胸前皮肤下,并与通过静脉穿刺置入患者心腔的电极导线相连,现年73岁的胡根娣阿婆完成了她人生中第22次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汪芳教授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距离1971年市一医院为胡根娣植入第一台心脏起搏器至今,已时隔整整46年。

现有资料显示,胡根娣是国内首批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之一,也是目前可查到的“带起搏器”生存时间最长的患者,她的心脏“镌刻”了一部中国心脏起搏器发展史。

1971年,胡根娣接受第一次起搏器手术,《大众医学》杂志予以报道。 本文图均为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供图

46年安装过22台起搏器

从最初的“拖”在体外、照相机大小的起搏器,到后来“埋”入体内的“火柴盒”,胡根娣在46年间,先后接受34次手术,共安装过22台起搏器。

“1969年第一次昏倒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是感冒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后来经朋友介绍到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确诊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胡根娣说。

1970年入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时,25岁的胡根娣只能靠口服麻黄素、静滴异丙肾上腺素维持心率,在生死线上挣扎。

当时,中国起搏器技术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时任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忠豫教授与胡根娣的丈夫商量,是否愿意尝试安装心脏起搏器。

胡根娣此前已经历多次抢救,上个厕所静脉血液回流进血管,就会马上晕倒。强烈的求生欲望,使胡根娣鼓起勇气尝试刚刚研发出来的心脏起搏器。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胡根娣长住监护病房,她的丈夫则在床边打地铺照顾她。1971年5月10日,胡根娣接受了第一次心脏起搏治疗。

当时植入心脏起搏器,需要通过开胸手术将线圈埋藏在体内,同时要背一个照相机大小的盒子在身上,连接的线圈隔着胸口的皮肤,与体内埋藏的线圈贴合在一起,通过感应产生电流。但是这种贴合并不牢固,稍微活动就可能发生移动,所以胡根娣还是经常会突然晕倒。“形成电脉冲很容易,但是要把电极埋入人体组织内达到较好的相容性,这种工艺在当时很难达到。”汪芳说。

由于感应式起搏器靠线圈感应起搏,线圈一旦移位就会导致心脏停搏,且电极、机器性能不稳定,胡根娣在之后的一年内就更换了多个感应式起搏器。之后的46年间,她更是前前后后经历了34次大大小小的手术,更换了22台起搏器,有的可能只用了几天就坏了,最长的用了10年。有时是因为螺丝生锈了,有时是因为电池耗尽了。

胡根娣这个名字,因此也被起搏器电生理学界的几代医生所熟知,几乎所有这个专业的人都知道她。

随着起搏器技术越来越完善,胡根娣晕厥的频率也越来越低,近二十年来,基本没有再出现过晕厥。这次最新的手术,也是因为最近一台使用了10年的起搏器电池即将耗尽。

4.jpg

上海市一南部心内科汪芳教授团队曾为101岁老人实施起搏器植入手术。

带着起搏器去过十多个国家旅游

自从安装起搏器后,胡根娣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1992年退休以后,她就带着起搏器开始到处旅游,去过十几个国家。除了登高比较困难外,其他都与健康人没有太大差别。现年73岁的她依然行动自如,思维敏捷。“尽管我吃了点苦,但是能活下来是不容易的。”胡根娣感叹,是市一医院救了她的命,“这次来到松江,市一南部心内科团队的医生特别为我做了一张很详细的表格,精确标注了这四十六年来我每一次起搏器植入的时间和每一次手术的方案,我特别感动。”

据专家介绍,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主要适应症为症状性心动过缓,其中最常见的两类缓慢型心律失常是窦房结病变和心脏传导系统病变。起搏器植入手术技术发展至今,在难度上已经相对简单,属于微创且精细的手术,一般采用静脉途径,局部麻醉,于锁骨下2厘米切一长约4厘米左右的小口,电极导线固定在心脏内,然后将导线尾端与脉冲发生器连接后放入预先制作的皮下囊袋中即可。

“国外曾报道一例植入埋藏式起搏器患者在更换20多台起搏器后,存活了四十二年。而我们这位患者已经生存了46年,这样的尝试,需要足够的勇气以及医患之间充分的信任。”汪芳说。

原标题:阿婆46年换了22台心脏起搏器,“活下来不容易”感谢医院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