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6月6日消息,广州市南沙区、增城区、从化区、花都区5日宣布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加上此前已经开展的区域,拥有约1867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广州,正在组织全球城市中最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大规模核酸检测的现场如何?背后有哪些科技力量支撑?这么做的意义何在?
2021年6月6日上午,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全员有序开展核酸检测。人民视觉 图
应检尽检:迄今全球城市最大规模的核酸检测
去年以来,我国多个城市曾因新冠疫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去年5月14日至6月1日,武汉市集中核酸检测989.98万人;去年10月12日至10月16日,青岛市完成全员核酸检测采样超过1078万份;今年1月6日至1月8日,石家庄市实施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共检测1025万人。
在全球范围内,在短时间内开展全员核酸大筛查的城市并不多。5月30日,越南最大城市胡志明市宣布将对1300万民众进行全员核酸检测,这是目前为止国外城市中最大规模的全员核酸检测。
在这场与病毒的赛跑中,医护人员、社区志愿者、公安民警等都被紧急动员起来,广州市民也积极配合,按照指引完成核酸检测。
在荔湾区立白中心东门核酸采集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内科住院医师梁赵良所在的采样支援队12人分为4小组,2组负责协助群众扫码登记取采样管,另2组6人同时进行核酸采样。这样分工,既提高了采样效率,也减少群众排队的焦虑和疲惫。
在天河区沙河街道核酸采集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廖志新特别留意组织队员换岗,为了避免护士疲劳作战,采样队每隔2、3小时会进行一次轮换。
“尽管上午闷热,下午暴雨,但我们的医护人员状态很好,大家都希望为抗疫出一份力。”廖志新说。
11天1600万余份!靠的是强有力的组织和科技支撑
如此大规模的核酸检测,给广州这座城市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南沙区常务副区长谢明介绍,为确保及时发现并精准防控疫情,南沙区6月5日启动全区全员采样工作,共组织动员医护人员2809人,动员超过15000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全区设置采集点近200个,全力以赴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为最大限度方便市民,海珠区6月5日在18条街道共设置了163处核酸采集点。中山大学新体育馆内设置的核酸检测点,让学校师生不出校园就可以完成核酸检测。
尽管天气炎热,但是工作人员坚守一线,市民积极配合。一边,志愿者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进入采样等候区,帮助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登记信息;另一边,民警和热心街坊一起加固雨棚,保障排队的市民和医护人员不被雨水淋到。
科技力量也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6月5日,经连夜建设,仅用10小时建成的15万单管日通量的华大“火眼”实验室,落地广州番禺,是目前全国最高日检测通量的单体实验室。若采用10混1混采技术,每日最高可检测150万人份核酸样本。
6月1日,广东一家医学检测机构金域医学运营的“猎鹰号”气膜方舱实验室也搭建完成,落地广州体育馆进行24小时全天候收样检测。实验室设置了试剂准备区、样本处理区、扩增分析区等区域,每仓日检测产能达3万管,实现随到随检、即采即检。
“加大核酸检测筛查力度,尽快切断传染链条,这是当前广州抗疫的首要任务,在广州实验室的统一协调下,我们团结整合各方面力量,‘猎鹰号’方舱实验室紧急启动,赋能抗疫,让我们齐心协力,坚决打赢广东这场疫情防控的硬仗。”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
尽快摸清底数 切断传播链条
此前,广州已经在一些区域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荔湾区作为本次疫情防控的重点,5月26日率先开展全区全员核酸检测。5月30日,广州进一步扩大全员核酸检测范围,区域覆盖至越秀区、海珠区全区,以及天河区、白云区、番禺区的重点区域。
6月4日,番禺区、白云区、黄埔区、天河区宣布开展全员核酸检测。6月5日,南沙区、增城区、花都区、从化区分别发布关于开展全区全员核酸检测工作的通告。至此,广州11区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覆盖全市。
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陈斌在6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5月26日启动核酸大排查以来,截至6月5日24时,全市累计核酸采样1608.81万份,共发现阳性33人。
6月5日,广州市新增境内感染者9例,其中确诊病例6例、境内无症状感染者3例,均为主动排查发现,其中社区核酸排查发现3例,密接者排查发现6例,此外还有1例由原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
“从新增感染病例来看,均是通过密接排查和社区核酸排查发现。这说明,快速及时开展大范围人群核酸筛查,是实现尽早发现感染病例、尽快切断传播链条、尽力掌握防控主动的有效手段。”陈斌说。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介绍,病例的平均潜伏期为2至4天,核酸CT值在20左右,因此也加速了代际传播的速度,造成了短期内病例数的增加。
张周斌认为,面对此轮疫情,要做到流行病学调查加速,核酸检测加量,防控措施加码,“三个加”毫不松懈。
原标题:超1800万——直击全球城市最大规模核酸检测进行时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