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月8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以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这次大会评选出271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重庆两个项目获得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共29位科学家登上我国科技界最高领奖台
据介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1999年设立,至2017年度,共有29位科学家登上了我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被授予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今天举行的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同时,这次大会还评选出271个项目,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以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按照有关规定,从2017年起,每年三大奖的授奖总数由以前的不超过400项,改为不超过300项,竞争更加激烈。
经过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三级评审,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学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21项——含创新团队,二等奖146项)。7名外籍科学家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重庆两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8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培增教授作为获奖者,参加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他主持的《免疫性高致盲眼病发生的创新理论、防治及应用》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杨培增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第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在获奖名单中,我们还看到了由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单位的周华东等主持的《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新策略与新技术及推广应用》,该项目也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新闻多一点>>
成果介绍
《免疫性高致盲眼病发生的创新理论、防治及应用》
免疫性高致盲眼病是一类常见而又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其中葡萄膜炎是最为重要的类型,其所致盲目占盲人总数的10%-15%,Behcet病和Vogt-小柳原田(VKH)综合征所致盲目占葡萄膜炎所致盲目的50%以上,并且多发生于青壮年,反复发作,治疗非常棘手。
从2006年开始,杨培增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对这两种常见致盲疾病类型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1)创建了国际上最大的葡萄膜炎数据库(18000余例)和最大样本库(16000余份),解决了葡萄膜炎精准诊疗研究中大数据库和生物样本缺乏这一关键问题,对葡萄膜炎临床诊治和免疫、遗传机制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2)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两种重要致盲眼病发生中一条重要新通路——IL-23/IL-17及其靶细胞,揭示出该通路调节网络功能紊乱是其发生的重要机制,发现与Behcet病相关基因变异42个(占全世界报道38.5%),与VKH综合征相关基因变异29个(占全世界报道80.5%),创立了两种疾病发生的Th17细胞及其调节网络紊乱的理论框架。(3)在大数据和实验研究基础上,创立了系列科学治疗方案,解决了两种疾病缺乏科学化、规范化治疗方案的关键难题,使两种疾病治愈率达86%和90%,改变了以往两种疾病不可治愈的观点。为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及部分来自海外的顽固性葡萄膜炎患者挽救了视力。
《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新策略与新技术及推广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我国现有脑卒中致残患者1580 余万人,伴头颈部大动脉闭塞性病变(狭窄和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是导致严重残疾与死亡的主要类型。本项目以伴头颈部大动脉闭塞性病变脑卒中为重点研究对象,以解决早期治疗血管再通率低、出血并发症高和卒中后脑高级功能严重受损等问题为研究目标,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1. 将头颈部大动脉闭塞性病变作为脑卒中防治的重点,被国家脑防委在全国推广。通过对18425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研究,发现头颈部大动脉闭塞性病变发生率高达37.6%;首次提出将其作为脑卒中发生前重要可干预目标的新策略,被列为脑防委脑卒中筛查关键指标。结果在Stroke(7 篇)等杂志发表。
2. 建立伴头颈部大动脉闭塞性病变脑卒中早期救治的新方案, 被写入5 项国内外指南。(1)首次发现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能更有效地减少微栓子信号,减轻脑卒中致残程度。(2)针对那曲肝素治疗脑卒中是否优于阿司匹林,证实那曲肝素不能替代阿司匹林,澄清长期存在的不同观点。(3)发现缺血性脑卒中发病48 小时内降低收缩压不能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为早期血压管理提供了循证医学依据。结果在JAMA,Lancet Neurol(2 篇)等杂志发表。
3. 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溶栓及介入治疗新技术。(1)脑卒中早期rt-PA溶栓后静脉微泵输入替洛非班抗血小板治疗,明显降低血管再闭塞发生率(2.4%vs 22.0%),不增加出血风险,减少进展性卒中的发生,打破了溶栓后24 小时内不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传统观点。(2)揭示ICAM-1 等炎性介质在缺血半暗带
神经元损伤中起关键作用的新机制;发现进展性卒中与血清sICAM-1 水平相关,内源性t-PA 参与抗凝治疗后继发性脑出血的发生。(3)率先建立CT 混合征(Blend Sign)诊断新技术,能有效预测脑卒中后继发脑出血的发生发展。(4)建立3 项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新技术: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动脉介入溶栓取栓辅助球囊扩张技术;颈动脉高度狭窄支架治疗有限扩张技术;清醒状态下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技术。结果在Ann Neurol,Stroke(5 篇)等杂志发表,被国际认可,写入中国脑卒中技术指导规范。
4. 提出卒中后痴呆防治的新方法,被美国神经病学学会官方网站专题介绍。发现伴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卒中后痴呆的发生明显增加;证明颈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显著降低卒中后痴呆的发生;控制血管危险因素能够有效减轻卒中后的认知功能损害。结果在Neurology(3 篇)等杂志发表,单篇引用150 次,连续2 年全球同领域排名前10(欧洲神经病学网站)。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罗薛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