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庆 > 正文
重庆试点“无废城市” | “无废城市”的这些事儿 专家这样说
12-30 14:26:29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人物档案:黄启飞,研究员,博导,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固体废物分会副主任,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主要从事固体废物风险控制、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课题20余项。主持编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环境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重要环境管理标准12项。

GetAttachment_副本.jpg

11月15日,《重庆市(主城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印发实施。《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主城区50%的街镇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分类收运的餐厨垃圾全部资源化利用,建筑垃圾全部规范消纳。

“无废城市”是什么?怎么建?重庆建设“无废城市”有哪些基础优势和难点?对老百姓有哪些好处?

近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对话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启飞,解读“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这些事。

“无废”究竟是什么?

“无废城市”并非没有固体废物产生

上游新闻:“无废城市”的“废”具体指什么?

黄启飞 :“无废城市”中的“废”具体指固体废物。

这个固体废物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农业生产中将产生废弃农膜、农药包装废物等农业废弃物;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污水污泥、医疗废物等等。

当前,固体废物的危害主要来源于不规范的处理处置造成的二次污染。此外,危险废物的安全管控也不容忽视,危险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感染性等特性,与其他固体废物相比危害性更大,一旦管理不规范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上游新闻:“无废城市”就是没有固体废物的城市?

黄启飞:在不少市民看来,“无废城市”就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事实上,无废城市不是指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所有固体废物完全资源化利用。

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首次明确“无废城市”定义: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废弃物随意丢弃或填埋,不威胁环境和人类健康。其远景目标是达到“无废社会”,即整个社会建立良好的废物循环利用体系,实现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共赢。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必然也是固体废物产生大国。

据统计,我国各类固体废物累计堆存量约600-700亿吨,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由于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晚,长期以来,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刚性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

在这种背景下,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对促进重庆市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何重庆入围试点?

重庆固体废物监管水平西部乃至全国领先

上游新闻:重庆市建设“无废城市”有哪些优势?

黄启飞:事实上,在申请“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之前,据我了解,重庆市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作为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4大关键领域之一强力推进,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程纳入《重庆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8—2020年)》《重庆市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田园行动实施方案》等等。

那时虽没有“无废城市”的提法,但重庆市这些理念做法与“无废城市”不谋而合,为现在开始的“无废城市”打下了较好基础。

截止到2018年,重庆累计建成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7座,库容达390万方;建设危险废物经营单位71家,利用处置能力162万吨/年。主城区建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4座,设计处理能力达到0.97万吨/天,处置能力基本满足生活垃圾处置需求。主城区现有餐厨垃圾处理设施1座,实际处置能力达1500吨/天,为满足厨余垃圾处置需求,另在洛碛循环产业园建设餐厨垃圾和厨余垃圾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将达3100吨/天。

同时,在固废利用处置技术方面,重庆也开展了大量探索,如推进铸造用废砂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使铸造行业80%的废砂实现循环利用。开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主城区成为全国首批通过验收的6个城市之一。

此外,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水平、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环境监管水平在西部乃至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

重庆如何建“无废城市”?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减少一次性消费用品使用

上游新闻:重庆“无废城市”应该如何建设?

黄启飞:据我分析,重庆目前固体废物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难点:立法优势未充分发挥、顶层设计仍需强化;规划设计不够系统、源头减量措施不足;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协调机制不够畅通;智慧管理水平不高、精准施策尚有差距;创新技术尚未突破、循环利用缺乏支撑;设施保障不匹配、难以实现全量处置;宣传教育有待普及、公众参与还需强化等等。

因此,后期建设重点应包括以下5个方面: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推进农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建筑垃圾治理试点、绿色矿山建设和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等现有规划落地。

二是实施工业绿色生产。推广绿色生产工艺,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创建绿色工厂。以汽车、笔电行业为重点,构建主导产业工业废物循环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以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为依托,在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技术装备、再生资源回收等领域,培育一批骨干企业。

三是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用品,推进“光盘行动”,开展“绿色快递邮政城市”试点,创建“无废学校”、“无废社区”、“无废机关”、“无废酒店”、“无废商场”、“无废景区”。加强统筹,推进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装修垃圾等收集回收网络协同发展。

四是完善体制机制。从总体设计、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智慧管理和风险管控上下功夫,系统解决固体废物管理中的堵点、难点。比如,开展重庆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相关立法调研,探索推动管理、技术创新。

五是总结凝练试点经验。梳理生活垃圾、城镇污水污泥、餐厨垃圾收运处置等优势领域经验做法,形成地方特色经验。总结已开展的危险废物“一物一码”信息化管理、小量危险废物综合收集等试点示范成果,固化形成制度。

我仔细研究了重庆《实施方案》,在指标设置上,共45个指标。除了根据国家指标体系选择的42项指标外,还结合重庆特色,增设了分类收运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快递包装废物源头/过程减量控制、城镇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率等3个指标。

在时间空间上,对2020年、2025年、2035年设置阶段性目标,自2020年起将主城区以外区县逐步纳入“无废城市”建设,最终实现市域全覆盖。

我们希望重庆的试点,能为更多城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倩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