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天思路堵塞去找冯博,东苑约一波,哪天能以学者回归川外,开一个讲座,文学女神这么多,您是最美那一个……”近日,网上一首翻唱的歌曲火了,许多高校师生都大呼被感动到了。原来,近日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博导冯亚琳老师的生日,为了感谢她平日里辛勤付出,德语系一群硕博研究生自创歌词《文学有点甜》并且录成了MV送给老师当生日礼物。
《文学有点甜》把网友感动了
△MV截图
近日,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在网上看到一首MV《文学有点甜》,歌曲一共4分钟,里面的演唱者均是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的硕博研究生。
伴随着轻柔的旋律,MV开始后,引入眼帘的是一群大学生,他们在一起创作歌词,录音合唱,还一起游戏,一起欢笑,背景也都是校园里生活的缩影。记者看到,他们的歌词是原创的,将德语文学、文化学和文学作品进行了有趣的串联,并穿插了同学们在学习这门学科时与老师点点滴滴的小故事。当歌曲唱到最后时,他们抒发了情感,“祝亲爱的冯博生日快乐,谢谢文学教我反思生活。”
这首MV得到了川外师生们的留言与转发,不仅感动了德语系的同学们,甚至连校外的网友也纷纷留言表示被感动到了,“真的有点甜!”
“我可能听了不止十遍吧!”在朋友圈里,德语系辅导员杨岭转发了这个MV,并赞扬这群同学的用心。记者看到,许多同学听完后都表示,“歌词写得很棒,体现了文学研究生的日常生活!”另外也有不少非本专业的同学提到,“虽然这些专业人名和词语不懂,但能感受到学生对老师真挚的情感,让人非常感动。”
学生给导师的生日惊喜
△录音现场
记者联系上创作此歌曲的团队,来自川外德语系2018、2019级硕士生和2019级博士生一共10余人。团队代表博士生丁佳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歌词里提到的“冯博”就是他们所有人的导师冯亚琳,“冯博”是一种尊称,体现了老师的博学和儒雅。
“冯老师一直以来对学生都特别关心,为我们创造了最好的学术氛围,提供了最优质的学习资源。”丁佳宁说,12月底是冯老师的生日,大家便希望借助这个机会,给老师准备一份用心的“礼物”,表达感激之情。
丁佳宁说,11月份时,德语系的硕士生导师郑萌芽老师建议,可以仿照之前北大哲学系的毕业MV《哲学有点甜》,打造一个川外版的《文学有点甜》,以此庆祝冯老师的生日。大家一致认为这会是一份很有意义的生日礼物,于是就着手准备。
“从筹备到完成,大约用了两周的时间。”丁佳宁说,从讨论方案、写歌词、拍摄、录制、剪辑、调音都是由同学们自己完成的。其中,最难的是对歌词反复讨论,前后共经历了10多位同学,修改了五六个版本才最终成型。
歌词里面的人名和内容都有出处
△录音现场
记者了解到,这次创作的歌词主要来自德语系的学习内容,里面的人名包括歌德、席勒、海涅、君特·格拉斯,还有最近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彼得·汉德克等德语作家,以及西方著名的文论家或哲学家,包括康德、福柯、卢曼、哈贝马斯、哈布瓦赫等,还涉及他们部分重要的作品和理论。
“我们考虑的是每一句话都要有出处,要让圈内人士一听就知道唱的什么,能够对上‘暗号’莞尔一笑。”丁佳宁表示,另外还要考虑字数和押韵的问题,再加入平日学习的故事,最终形成了歌词。
△冯亚琳老师
丁佳宁说,如今来川外给德语专业做讲座的老师,大多是冯老师的学生。又因为川外的东苑餐厅环境优雅,冯老师喜欢和大家约在东苑吃饭,探讨问题和未来规划,所以才有了那句,“哪天思路堵塞去找冯博,东苑约一波,哪天能以学者回归川外,开一个讲座。”
丁佳宁还说,许多本专业的同学听到“我怕集体记忆有冷有热,你会忘了我”这句歌词时也会十分动容。是因为“集体记忆”是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提出的概念,其中“冷记忆”是僵死的记忆,鲜被触及,而“热记忆”非常活跃,有鲜活的生命,“我们希望与冯老师一起度过的文学时光可以珍藏在我们的记忆里,等到若干年后再相聚,大家依旧可以记忆犹新地共同唱出这首歌。”
“最后一段令人感动,因为那一段是我们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发自内心的感激与祝福。”丁佳宁笑着说,冯老师数十年来一直不遗余力地把川外打造成国内德语界的前沿学术阵地,为全国培养和输送德语人才,是大家最钦佩的老师。大家都希望通过这份努力做出的“礼物”能让老师感受快乐。
新闻多一点>>
文学有点甜
原曲:有点甜
原词:汪苏泷
作词:任冰 张雅丹 张玲凤 刘艺 丁佳宁
一只宠物狗从人群里面穿过
重新构建它的生活场所
从山下的礼堂 到山上的疗养
日出之前奏响夜的颂歌
蓝花散落着 闪耀却不可捉摸
异化到底能不能被攻克
沟通自我运作 系统自我指涉
别再问是否看过浮士德
还有学业漫游两不耽搁威廉迈斯特
君特格拉斯他敲响铁皮鼓就在但泽
诗学是否有规则 戈特舍德如何说
卢曼讲过沟通不可能的
还有哈贝马斯哈布瓦赫康德和福柯
席勒海涅黑塞布莱希特彼得汉德克
语言到底是工具 还是意义的偶合
罗兰巴特高呼作者死了
多提问 勤看篇 文学有点甜
这快乐 不会变 文学有点甜
文本一大摞 篇子快把我淹没
二元对立到底如何打破
媒介不是外壳 跨越时空阻隔
模仿述行扮演不同角色
你用记忆空间 精神分析 布登勃洛克
少年维特烦恼 书信传递 每一个听者
文本积累不够多 中译本也没读过
还不知如何与理论结合
你说性别建构 人类反思 可借助他者
我怕集体记忆 有冷有热 你会忘了我
日常生活每天过 反而从未被言说
千万别问文学能干什么
哪天思路堵塞去找冯博 东苑约一波
哪天能以学者回归川外 开一个讲座
文学女神这么多 您是最美那一个
博文楼前有话想对您说
谢谢老师和您相遇真的幸福特别多
抱歉老师上次问题不多是我还浅薄
文学之路引领我 传道授业还解惑
祝亲爱的冯博生日快乐
谢谢文学教我反思生活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付迪西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