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晚上8点多钟,天已经全部黑了,渝中区中山二路社区居委会灯火通明,从11月1日开始,居委会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需要加班到9点以后。他们中的几个人正在清点登记在表格上的人口普查资料,录入系统。41岁的人口普查指导员刘侨刚刚结束一天的上门普查,匆匆回到办公室。
11月1日起,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始,渝中区两路口街道中山二路社区的4981户15701人,必须在11月10日内完成人口普查。11月1日起,中山二路社区的29名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核实这15701人的人口信息。
9点到21点 他们一天要爬近百层楼
4日中午1点30分,刘侨和同事田斯霞吃过午饭没多久,就背着包出了居委会,从上午9点开始,两人就一直在一家一家上门入户人口普查,直到中午12点左右。
“陈叔叔,在摆龙门阵呀?走,今天人口普查到你们屋头了,我们去屋头说嘛!”枣子岚垭一巷53号居民楼就在居委会斜对面不远,是两人当天的任务楼栋。中山二路社区大多是老小区,许多居民都是老人,居民们和刘侨二人平时就认识,人口普查的宣传居委会做了许久,老人们都知道。
陈叔叔的家就在这栋楼的平层,也是这栋楼的7楼,站在家门口,刘侨和田斯霞换上了鞋套,“叔叔,把你户口本拿出来一下呢?”站在屋里,田斯霞开始对照户口本和身份证在自己手上的电子设备上录入陈叔叔夫妻俩的身份信息。
“叔叔,你们屋头只有你们两口子吗?”刘侨问,陈叔叔点了点头。“那你们这房子多大面积啊?”刘侨的问话让陈叔叔楞了一下,他摇了摇头,“不是我们的房子,租的!”刘侨又花了好几分钟专门解释了人口普查需要登记居住房屋的面积。
二十多分钟后,各种普查问题询问完成,两人离开前,专门把自己胸前的工作牌拿了出来,“叔叔,最近有很多骗子也在假装人口普查员,你看,真的普查员都有这样的工作证,上面有照片的,如果没有不要相信!”
离开陈叔叔家,又对同楼层的其他居民进行了普查,两人决定往上走。在中山社区,90%以上的居民都住在没有电梯的楼房里,大多数楼房的楼层都有10层以上,其中一些中间有平街楼层,但大部分都需要从一楼往上爬。
“都练出来了,一栋楼下来费精力,并不会觉得太累。”35岁的田斯霞穿着她的平底靴,爬起楼来健步如飞。楼层高但并不需要其口气爬下来,人口普查是个费时间的活儿,有时在一家就要耗掉半个小时。
两人算过一笔账,每天必须达到入户(进入居民家中进行普查)50家左右,但是很多人白天都不在家,“一天下来,可能要爬上百层楼,才能完成任务。”
刘侨的手机运动步数这几天从未下过两万,有时三万多步,但在微信里,他这个成绩连前十都排不上,“大家每天都这样,大部分时间都在爬楼。”
签署保密协议 问到“房子”大多戒备
普查完一户正准备上楼。两人看见了住在上一楼的居民杨女士,“老师,我们刚好到你家入户普查,好巧你就回来了!”
听到两人的话,杨女士警觉地站定,“又普查?都问了三次了?怎么还在问?”说完,她上下打量了一下刘侨两人,“我等会儿就要开会,怕是搞不赢!”刘侨立马笑道,“前面是前期摸排,这次是正式人口普查,您放心,就十多分钟。”刘侨知道,如果杨女士离开了,下一次何时在家就不确定了。
进入杨女士家里,田斯霞请她把证件拿出来,同时又询问起家里的常住人口,问了两个问题,杨女士有些不耐烦,“都问过了都问过了,你们直接把我上次说的抄一遍嘛!”
看对方情绪不好,刘侨立马圆场,“确实打扰了,主要是这些信息需要跟您最后确认录入系统,而且需要您本人签字。”随后,刘侨询问了杨女士房子的面积并再三保证信息不会外泄。
房产面积、结构,是许多居民非常敏感的地方,但又是人口普查必须普查的信息,普查员们经常会被质问,“你问这么详细干什么?你们要干撒子?”此时,他们就只能耐心解释。
门上的黄色便签请不要随手丢掉
走进53号居民楼近两个小时,刘侨和田斯霞爬完了这栋楼,这一次还算顺利,楼里大多数的居民都在家。这代表晚上两人需要重复上门的户数相对减少了,“很多居民白天要上班,我们就只能晚上再来碰运气。”每天晚上7点以后,刘侨和他的同事们都需要重新去敲响那些白天不在的居民的家门。
就在刘侨走出53号居民楼的时候,他的同事苏莉正把一张黄色的便签样纸条贴在亿户居民的门口,便签纸上写着“到访不遇卡”几个字,上面写着苏莉姓名、电话,以及社区的电话、地址,请居民根据电话尽快联系社区进行普查登记,卡片的右下方加盖着红色的公章。
“希望大家看到这个便签一样的卡片不要随手丢掉,尽快与我们联系。”苏莉说,如果白天在上班的市民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自己到社区进行普查申报。“其实也可以自主网络申报,我们普查员入户都会携带一个二维码,居民也可以扫描这个二维码进入网络程序进行申报。”
下午6点多钟,天就开始渐渐黑了,但是刘侨和同事们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除了晚上要继续敲门入户,他们还要把纸质表格上的信息录入到申报系统,“时间紧、任务大。”15701个人就像15701个坑,“每一个坑里的萝卜,品种、重量都不能错的。”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石亨 实习生 陶临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