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如子的姜老师
文/阿蓬英子
姜老师曾经当过十多年党政干部,但是人生中大多数工作经历是在当老师,除了当小学老师和中学老师,退休后,还到大学去当了十多年老师。姜老师可谓是桃李满天下,许多地方都有她的学生,有的竟然有四十多年师生情缘,至今仍然保持着密切联系。
更令人惊讶和佩服的是,她还会自掏腰包,专程到四川、陕西等地军营,到贵州某高校,到重庆市内许多偏远的乡村,去看望关爱自己多年前的学生。每到一处,她都会深情地写一篇短文,发一组照片,记录这段难忘的师生情谊!
一
姜老师,名讳单名一个勇字,祖籍重庆万州,家里姐妹六人,排行老五。这个“勇”字,乍一听像个男人名字,实则是位巾帼。初一见,一米六几的个子,一头黑色短发,穿着单色西装长裤,说话利落,做事干练,还真有些男儿性格。在我与她二十多年的交往印象中,极少见她穿裙子,穿件暖色调或花色的衣服,就算是特殊场合心情大好!
初次结识姜老师,是在一次到酉阳集体慰问采访活动中。1999年,酉阳发生“6·28”洪灾,黔江开发区党工委宣传部组织了慰问采访团。那时,姜老师在当地宣传部工作,而我则大学毕业刚进入报社,姜老师在慰问采访团里负责联络工作。
因为同在宣传系统工作,后来我们常有见面。或是联系安排采访,或是合作采写稿子,或是指导我写作演讲稿……慢慢熟悉了,了解到她的女儿与我年龄相仿,同一年警校毕业参加工作;姜老师的年龄,比我的母亲还要年长三岁;她的娘家与我娘家一样,父母都只有几个女儿,常受旁人无端欺压;我们都是通过父母姐妹辛苦供养、自己努力读书,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彼此惺惺相惜,我们很快成了忘年交。偶有闲暇,常一起手挽手散步,我多次被人误认为是她的女儿!
我筹备婚礼时,她爽快地答应与单位蒋姐一起,为我布置婚房、铺床叠被。按土家族婚礼风俗,她们铺好床铺、叠好被褥后,撒上枣子、花生、桂圆、瓜子、糖果等,还找来报社同事、印刷厂陈厂长的儿子为我们“滚床”,说了“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等一大堆祝福语。
二
随着时光推移,我逐渐了解到,姜老师的父亲原为重庆第六棉纺厂工人,她也在那里出生。为了支持西北纺织工业建设,抽调内地技术业务骨干,到陕西组建轻纺工业技校,校址设在咸阳。随着父亲工作调动,姜老师全家搬迁到咸阳生活。
不料,天有不测的风雨。在特殊年代中,她父亲被错误地打成了“右派”。除了已经成年参加工作的大姐外,其他未成年的五个姐妹,都只好随父母回到祖籍万州农村当农民。
外出干革命工作的男人,被灰溜溜地遣返回农村。不仅带着一大家子人,还戴着那么大一顶政治帽子,该是多么地尴尬和难熬呀!到了万州农村,就得到生产队干农活,拼命劳动养活一大家子人。
由于父亲的“右派”身份,姐妹五人在读书和嫁人等问题上都深受影响,更别说找工作了。1980年,父亲终于获得了平反摘帽,恢复了政治荣誉和正式工作,此时已快到退休年龄了。这位爱惜名誉如生命的父亲,坚决要求回原单位上班。干了两年后,他才捧着单位颁发的“光荣退休”证书,回到万州老家颐养天年。
话说成年的姜老师,为了换个环境生活,寻求人生新的出路,与三姐、四姐一样,先后奔赴咸阳,投奔已经在棉纺厂工作的大姐。结婚后,她就回到婆家黔江农村生活。
只有初中文化的姜老师,在当时的农村还算是个文化人,被大队推荐担任赤脚医生。参加完公社医院的短训班后,她就自备药箱子,开始赤脚医生的工作。无论生产队劳动多么辛苦,只要群众有需要,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刮风下雨,她总是认真负责地做着替病人看病、送药、打针等琐碎的工作。为了预防肝炎、流感等流行性疾病,她还从山上采来草药,熬成大锅药,挑到田间地头,送到群众手中。
后来,濯西小学缺教师,她又去当民办老师。虽然每月工资只有七元,没有公办老师的商品粮和固定的财政工资,更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宿舍,但是她还是非常热爱这份来之不易的教师工作,更热爱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学生。
学生徐章棋,兄弟姐妹五个,父亲患肺结核长期卧床吃药,母亲患肾病也需要长期服药。当时农村还没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他们只能靠中药、草药保命,根本拿不出钱来给孩子们交书学费。姜老师因此常用自己微薄的民办教师津贴,来帮他们垫付学费。
有时父母病重,章棋和他大妹还不得不请假在家照顾。姜老师为了不让他们俩辍学,常常在下午学校放学后忍着饥渴,穿过溜溜滑滑的田埂路,到章棋家去给他们几人补课。如此这般,章棋兄妹才得以顺利地从小学附设的初中班毕业。
三
国家全面恢复高考后,教育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民办老师也有资格参加全省统考,报考中等师范学校。姜老师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基础,而且时隔十六年,书本知识早就忘完了,但是她却果断决定,把三个孩子托付给农村的公婆,开始“头悬梁,锥刺股”式地死记硬背,准备复习应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8月,她终于考取了酉阳师范学校。脱产去读了两年书,获得了一纸中师文凭。终于跳出了农门,成为了公办老师。吃上了商品粮,拿到了固定工资,在学校办公室有了自己的位置,更有了自己的教师宿舍。姜老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直接爆棚开挂了。
那时,乡镇学校没有早自习一说,但她总是提前一个小时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上预习重点,指导早到的同学背经典,面对面修改头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她所教的初中语文和政治科目,在全区统考中总是名列第一。这个“区”,是指县以下的行政区,一般包含六七个乡镇。
中师毕业的老师,去教初中高中的学生,总感觉知识储备还是不够。她又四处打听进修渠道,终于打听到重庆师范学院(现重庆师范大学)将招收在职五年制函授本科生。报考中文系函授本科生,必须考高中文科教材。她想方设法,从朋友处淘来一套高中文科旧课本。她又开启复习应考模式:半夜半夜地看书做题,天刚蒙蒙亮,又跑到学校旁边的小溪边,死记硬背考试知识点。
天道酬勤,她终于收到了重庆师范学院(现重庆师范大学)发来的录取通知书。既要保证教学质量仍居全区前列,不误农家子弟,又要保证函授学习稳步推进。她真是见缝插针挤时间,废寝忘食不等闲!
后来,姜老师被县教委调到当时的高完中黔二中即现在的濯水中学校,担任毕业年级四个班的政治课教师并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他们食宿在学校,远离父母家人,非常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教育督促和亲情关爱。
每天清晨六点,她准时来到学生宿舍,挨着敲门喊学生起床,然后站在教室门口,查看学生到位情况。晚上十点,又逐一检查学生熄灯就寝。发现学生生病,她就跑回家拿来自家常备药物并带上水壶,把药和开水递给学生。家里没有的药品,她就到濯水医院去现买,因为当时学校还没有专门的校医。
学生张宗越,就始终记着姜老师当年给他送药送水的关爱之情。每次回到黔江,他都要去看望姜老师。学生无论是生病或学习中遇到困难,甚至是青春期的早恋困惑,都愿意找她帮助解惑。
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拥有一桶水。她的这些奋斗改命的经历,不仅给家里的三个孩子以好学上进的好榜样,也给学生们树立了吃苦耐劳、逆天改命的好榜样!
黔江县委换届,县直部门选拔女干部,她被调到了县委宣传部工作,后又被调到地委宣传部,2005年在区科协退休。
四
女干部五十五岁退休,身体健康,精力旺盛,还有几十年光阴。如何安排退休生活?她选择了继续到学校当老师。
经重庆市老科协领导推荐,她应聘到重庆一民办高校做辅导员工作。虽然不像中学时代当老师,需要上讲台授课,但是面对一群思想活跃个性开放的时代青年,很是考验老师的政治思想工作水平。
她改变多年行政领导干部的工作习惯,放下老师固有的架子,重新学习高校学生管理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定期到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假期社会调查、参观红岩魂陈列馆等思政教育活动。在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和党员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她迅速与学生打成一片,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获得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表彰。
两年后,她被委派到该校营销系当党支部书记。后来,又干过宿管和学工部工作,专门负责大学生思政教育和辅导员培训。十多年来,她最引以为豪的,还是她与学生之间的深情厚谊。在校时,她不仅像母亲一样从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上,她也给予精心指导,帮助学生就业和发展。
不仅如此,学生毕业离校参加工作后,她还自掏腰包前去看望关爱:2007级毕业生欧同学,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每转换一个工作地点,她都要去看望一次;指导2008级黔江籍毕业生詹同学考上村干部后,她还多次前往他工作的乡镇看望他;学生何同学,自主创业开办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她竟跑到他在贵州沿河县的工地上去看望他;2011级学生胡同学毕业后,参军到四川阿里地区道浮县服役,她居然冒着寒风大雪,带着她为胡同学编写的《学生党员胡某某在校活动掠影》画册,乘坐大巴车,翻越康定大雪山,只身前去看望他。这感动得胡同学和他的首长,冒着大雪抱着军大衣,在公路边亲自等候迎接她……
姜老师关爱学生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她说,看着自己曾经倾尽真情教育、指导和帮助过的学生们成长成才,看到他们结婚成家,事业发展壮大,她就发自内心地为他们高兴。感觉自己的人生,就有了满满的成就感!
2018年2月,六十八岁的姜老师,从大学教师岗位完全地退休,在家安享晚年,陪伴子女孙辈成长。如今,七十有四的她,仍然不忘感恩一路陪伴自己成长的亲人和朋友。抽时间带着姐妹们,去北京、西藏、海南、湖南、新疆等地旅游,独自包揽全部费用。不外出旅游时,就常常主动电话联系,并继续关爱曾经的学生和朋友们。
在我们二十多年的交往过程中,不论是我结婚生娃、生病住院,还是工作生活中出现什么特殊状况,姜老师都如师如母一般,始终如一地站在身旁,默默地陪伴指导和相互温暖!
作者简介:阿蓬英子,本名曾素芳,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协会员,曾与儿子张檬月合著出版亲子家庭教育图书《孩子带我上伏羲班》。
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湧 审核:冯飞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