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的凌晨,他们刚刚结束社区核酸检测采样工作。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消息,立冬前后,重庆深夜的街头寒风刺骨。
“医护人员很辛苦,这趟送你回家,不收钱。”出租车司机的这句话,差点“暖哭”重庆沙坪坝区人民医院的护士黄晓霞。
自11月4日,重庆沙坪坝区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黄晓霞和她的同事们开始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连续一周以来,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在发生着什么?医护人员们到底有多忙、多累、多拼?
他们有多忙?
1天的检测量是平时的5倍
11月9日,连续多天高强度的熬夜工作,穿上防护服、全副武装在实验室忙碌的陈瑶感到胃里不停翻涌。“那一刻,确实坚持不了,出了实验室就吐了。”当天,已是陈瑶连续超负荷工作的第七天。
作为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分子组组长,她要进行核酸提取、上机检测、质量控制等核酸检测环节中复杂、耗时的关键步骤。走出实验室,她的工作仍在继续,应急排班、物资调配、结果统计、远程把关……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成为这些天的常态。
11月3日晚,接到大规模检测任务后,陈瑶和同事们便开始了夜以继日与病毒近身“搏斗”。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核酸取样只需几秒钟即可完成,可对于检验科的他们来说,这项工作才拉开序幕。
陈瑶在实验室忙碌。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供图 华龙网发
密接、次密接、隔离人员的标本源源不断地送达实验室,已是深夜,实验室里灯火通明。密闭的实验室,与病毒近在咫尺,工作人员长时间穿着不透风的防护服,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6个钟头,汗水湿透衣背。“核酸检测需要既稳、又准、又快,所以再累大家也得打起12分精神。”深夜,陈瑶看着标本接连送来,她形容,快撑不下去的时候,想象自己是在与病毒抗争,再坚持一下就赢了。
被“强制”在家休息一天后,11月11日,陈瑶又出现在实验室里:“这里要保持24小时持续运作,并确保出具的每一份报告准确快速。多一个人就多一双手,早一刻出结果,就能早一点让市民安心。”
连日来,为了保证新冠核酸检测结果的及时准确,医院医学检验科的29名医务人员实行四班倒,实验室内外有序接力。24小时的备战状态,只为了样本随到随检。11月3日至11月8日早上,检验科里的“陈瑶”们完成了检测核酸样本4万余人次,是平时的5倍多。
余小梅(右)反复奔走在各个核酸采集台。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供图 华龙网发
他们有多拼?
8小时不饮水、不进食、不上厕所
11月7日晚11点,天色阴冷、夜幕低垂,三峡广场周围行人稀稀疏疏。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尹玉婷身着白色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和防护面屏,穿梭在那个外人避之不及的地方——发热门诊。
作为医疗机构疫情防控的“哨点”,发热门诊成为了战疫“先头连”,在落实“及早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查看健康码、行程码、做好发热患者等待核酸阴性才能离院的解释和监管,这一系列工作程序已经印刻在每个发热门诊工作人员的心底。
尹玉婷脱下防护装备,声音有些沙哑:“发热门诊的医护团队尽管很年轻,一些还是95后的,但每个人都很棒,勇敢出色地承担起这项不容易的工作。”
发热门诊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白班、夜班快速轮替,对体力、精力都是严峻的挑战。这里有危急重症发热患者需要抢救转运;有中高风险、境外回国发热患者需要立刻隔离观察;有发热儿童以及焦急等待的父母;有“黄码、次次密接触者、时空伴随”的发热患者……工作复杂、责任重大,不容一丝差错。
尹玉婷在这个高压环境下已连续工作了10余天。就诊高峰期,为了保障患者得到及时诊治,她和她的团队时常8小时不饮水、不进食、不上厕所,不间断接诊,汗水浸湿了发丝、衣物,脸庞勒出深深的印记,双手皮肤泡起了皱褶。一些患者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会心疼的道一声“医生,您辛苦了”,但她总说:“我是医生,值守一线我们义无反顾,希望疫情能早点过去。”
这些天,医院发热门诊接诊患者人数急剧上升,单日达到儿童患者150余例,成人患者190余例。尹玉婷带着这支坚定果敢的团队,把疫情当作无声的命令,把防控视为最大的责任,奋战在发热门诊的各个环节,坚守着自己的“哨位”。
为了快速应急和二线指导,下班后,尹玉婷选择继续留守医院,24小时待命。家里,还有盼望与她团聚的丈夫和女儿。
尹玉婷(左)在发热门诊已连续工作10余天。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供图 华龙网发
他们有多累?
每天接上百个电话 5秒必有应答
几天前,要打进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余小梅的电话,得靠“运气”。
调配核酸采样人员、分配任务、催促物资、组织大家吃饭、休息……一系列琐碎、繁杂而又环环相扣的工作,每天她得接打上百个电话。作为医院抗疫一线的护理“大管家”,11月3日以来,除了疯狂打电话 ,余小梅还要在医院9个核酸检测台之间来回奔走。
“大家一定要仔细核对信息、规范操作,采样部位要到位,动作要轻柔……”核酸采集台设置较为分散,每天她得来回奔走无数趟,步行上万步。在余小梅看来,要保证核酸检测结果准确,避免疏漏,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怎样才能既保证临床工作有序开展,又能迅速准确地进行大量核酸采集,还要尽可能合理安排采样护士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轮班间歇?每天临睡前、早上睁开眼,调整各科室护理人力的“作战图”,不停在余小梅的脑海中酝酿。
11月5日凌晨3点10分,刚躺下不到一个小时,她再次接到上级紧急通知:“立即安排12名采样护士,带上8个标本箱、若干采样管,奔赴井口支援!”不到半小时,队伍集结完毕。这个夜晚,电话铃声不知在多少角落响起;这个夜晚,余小梅拨出的电话不超过5秒必有应答;这个夜晚,可爱的白衣天使们早已做好准备,随叫随到。待一切安排妥当,天已蒙蒙亮了。
清晨,来到医院核酸采样点,等待核酸采样的市民已排起长队,面色苍白眼眶发黑的余小梅再次穿梭于各个采样台之间。她用沙哑的声音提醒群众保持一米距离,指导和帮助市民扫码缴费,反复提醒采样护士核对信息。
“抗击这轮疫情靠的是团队,关键时刻我看到大家都挺身而出。”在余小梅的口中,说同事远远比她说自己要多——
在方舱采样的护士廖小娟,数小时将双手伸出舱外采样,直到接班,双臂已僵硬得无法动弹;
护士刘富容,因临时参加紧急任务,连续三次取消公休假;
护士黄晓霞刚刚结束医院科室工作,又马上前往社区支援核酸采样工作……
余小梅还讲起一件令众人“暖心”的事——11月6日凌晨,护士黄晓霞外出采集核酸后,搭上一辆出租车。临别时,司机大哥那句“医护人员很辛苦,这趟送你回家,不收钱”。
立冬后的重庆,即使寒风刺骨,但人们的心里依旧暖意融融。
华龙网记者 连肖 通讯员 李袅 周莹
原标题:他们的样子 让人心疼——重庆抗疫一线群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