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着团队,完成主城废弃矿山全面调查
08-04 07:32:52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参与废矿区治理的张天贵(中)和他的团队。

改造后的铜锣山变景点。 

渝北区铜锣山是我市首个示范性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张天贵和他的团队就曾参与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拥有25年党龄的张天贵,现已是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7地质队党委副书记,曾获得第二届全国最美地质队员的称号。昨日,他接受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所做的工作不值一提,更重要的是团队的力量。

废矿区变景点,他很欣慰

张天贵最近一次去渝北区铜锣山是上周三。他发现他和团队参与治理的矿山,如今竟成了景点,吸引了主城不少的游客,这让他十分欣慰。

因具备规模大、品位高、杂质少、层位稳定等优越条件,铜锣山曾是理想的灰岩矿产基地。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该地区就有采碎石活动,高峰期采石场规模达到上百家,年产值数亿元,在一定时期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后来关闭了采石场,却也留下了触目的“伤疤”。

张天贵介绍,从飞机上俯瞰铜锣山废弃矿区(渝北区范围),其南北走向有41个大坑,就像一串“珍珠”,面积共计约14.87平方千米。

作为我市首个示范性废弃矿山治理项目,消除废弃矿区安全隐患,修复生态环境成了当务之急。毕业于地质院校、有着丰富水文、地质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的张天贵带领团队,加入到矿山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当中。

为编制治理方案,在矿区吃住一月

张天贵表示,41个矿坑,每一个矿坑都有不同的治理方案,不能千篇一律,这就需要高起点规划,推进废弃矿山的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

如何整治?调查工作和方案编制要先行。张天贵及其团队为矿坑编制整治方案,呆在废矿区吃住长达一个月之久。随后又花了半个月时间,完成了100多页的调查报告,并编制了专项规划。设计报告通过审定后,铜锣山开始了第一期整治。废弃矿坑和边坡隐患被消除,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得以完善,形成了高标准农田。

如今的铜锣山和过去相比,空气新鲜,环境宜人。“有来露营的,有来野餐的。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有四五千人。”当地村干部说。目前企业已入驻开发,正在打造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基地。

完成废弃矿区调查,编制复绿规划

“这里的矿坑资源独特,不但成片,周边大环境也好,离市区也不远。”对于未来的规划,渝北区国土房管局有关负责人透露,该区域后期将被开发建设成铜锣山矿山地质公园,包括市地质实物资料库、市矿山地质博物馆、野外攀岩基地及生态农业基地,形成集休闲旅游、科普展示、团体竞技与生态示范农业于一体的乡村游憩基地。

如今,张天贵及其团队已完成主城废弃矿山的全面调查,编制了矿山复绿规划。张天贵表示,铜锣山片区只是主城四山的一小部分,未来将有更多废弃矿山变废为宝。

■相关新闻

他们连续作业11小时 提前5小时为居民供电

1日凌晨,金紫门大厦专用通电设备发生故障,造成约400户非一户一表居民停电。故障原因是专变低压母线槽超负荷运行,年久失修已经完全损坏。

由于设施属于居民资产,不在供电企业抢修职责范围之内,渝中区政府请求国网重庆市区公司支持帮助。为及时保障居民用电,市区公司立即派出35名抢修工人抢修,其中也包括部分渝中红岩共产党员服务分队成员。

据渝中红岩党员服务分队队长、抢修现场工作负责人杨云飞介绍,2日下午2点接到抢修单后,他们在45分钟内做好了准备工作,并赶赴现场开始作业;他们利用移动发电车,仅用2个小时就恢复了200户居民供电。

2日晚,为及时全面解决居民的用电问题,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决定——把电缆换了。到3日凌晨1点,经过连续11个小时的作业,金紫门大厦受损电缆全部更换完毕,实现通电,比预计时间提前了整整5个小时。作业完毕,每个抢修工人的衣服都已湿透。

渝中红岩共产党员服务分队30名成员,全部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专业技术骨干组成,队员们承担着渝中区18.74平方公里、12个街道26万户居民的供电保障和服务任务,实行24小时全年无休息日服务的工作机制。

市区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7月迎峰度夏以来,渝中红岩共产党员服务分队共接到抢修工单942张,最近两个星期平均每天50多张,其中还不包括居民通过其他途径的报修。“你们用电,我们用心。”杨云飞说,让辖区居民能够正常用电,是他们的分内职责。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黎胜斌 陈翔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