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机厂商们估计不会想到,打败自己的不是虎视眈眈的对手,而是这个“出门不带现金”的时代。
东方证券研报分析指出,随着移动化逐渐成为互联网常态、扫码支付得到政策规范和认可、以及生物识别技术日益丰富和成熟,未来移动支付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线下小额零售领域存在继续拓展和不断提升覆盖率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企业业绩不同程度受到了冲击,但企业陆续开始摸索转型。
记者通过客服电话联系上维珍创意川渝地区一名营销人员,该人士介绍,在一些偏远地区,自助设备投放仍有新增需求,以及银行网点智能升级仍存在市场机会。此外,行业龙头公司广电运通也利用自身生物识别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瞄向银行网点智能化改造,联合建设银行推出国内首家无人银行,还随人民币国际化到“一带一路”沿线寻找新增市场,为阿根廷首个数字银行网点提供自助服务、新加坡上线指静脉识别的VTM。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支付习惯、能力与环境的制约,现金交易仍然是重要支付方式,全面的“无现金”电子化时代仍然甚远,也不可能短期内就被“替代”。
“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变革与演进,无论是以银行卡为基础的传统支付工具,还是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兴电子支付工具,都在发生持续的优化和融合,改变着经济金融的基础设施,影响着交易效率和普通人的生活。”他认为,支付工具本身的形式,可能在未来越来越不重要,或许是各种移动终端,甚至可能是电子账户或钱包本身,各类支付工具介质的作用完全可以剥离。关键是背后的资金流、信息流的整合、行业与工具规则的演变、安全与便捷的权衡,能否不断在市场竞争的适应中有所突破。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郭欣欣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