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国内最大的乳品企业伊利集团以特殊的刷屏方式抢占各大媒体C位。
伊利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发布了实名举报公开信——《常年屡遭破坏伊利苦不堪言 被迫公开实名举报信 恳请彻查郑俊怀及其保护伞》,实名举报前任董事长郑俊怀。
而在公开信发布之前的几个小时,2018年3月“伊利谣言案”中的邹光祥、刘成昆被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一审判以寻衅滋事罪。
郑俊怀、潘刚、自媒体……中国乳业江湖流传许多年的“伊利恩仇录”,比连续剧剧情还令人猝不及防。
▲郑俊怀
源头
如果不是实名举报,郑俊怀在很多民众的印象中将定格于“上一代企业家”代表。
1983年,郑俊怀担任伊利集团前身、呼市回民奶食品厂厂长;1993年,伊利进行股份制改革,并于3年后成为全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时任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CEO的郑俊怀,自此被业内称为“乳业教父”。
上世纪90年代,正是中国乳业开始蓬勃发展的阶段,时值国企股权改制大潮,在直接谋求产权清晰化不可能的前提下,很多人采取了比较激进的方式,郑俊怀就是其中之一。
他跟当时的很多人一样,选择了曲线MBO的道路,即他和伊利的二十多名主管出资成立了一家“华世商贸公司”,相继收购一些国有企业所持的伊利法人股。由于郑俊怀团队并没有太多的现金,因此在收购中便采取了一些“灰色”做法。
▲潘刚
故事的另一条线索,则要从郑俊怀推动伊利股份(23.800, -1.84, -7.18%)制改革前一年(1992年)说起。那一年22岁的潘刚进入呼市回民奶食品厂,从一线起步,担任质检员。科班出身的潘刚年轻能干,颇受郑俊怀器重。
2002年,32岁的潘刚出任伊利集团总裁、董事,是当年全国520家重点工业企业中最年轻的总裁。此次伊利的举报信中也提到,“潘刚总裁带领着这样一个一心为伊利拼搏、屡创佳绩的团队,却莫名其妙遭遇了来自时任伊利董事长郑俊怀的打压。”
▲郑俊怀与曾任伊利高管的蒙牛创始人牛根生
而1998年,时任伊利高管的蒙牛创始人牛根生与郑俊怀的矛盾激化,出走伊利随之创办了蒙牛,掀起乳业江湖著名的双雄对抗。
从此,郑、牛、潘三个人的命运走上了不同方向。
2004年6月,郑俊怀被举报“侵吞国有资产”,曲线MBO的做法原本就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在法庭上郑俊怀称:“所为一切均是为了解决管理层持股的来源问题,至今不明白我的行为已经犯法。”
而牛根生则成了一个幸运儿,2004年6月10日,就在郑俊怀被举报的同一个月,蒙牛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牛根生也以1.35亿美元的身价进入当年度《福布斯》的“中国富豪榜”。
潘刚则临危受命,在郑俊怀被捕11 个月后上演了令人惊叹不已的乾坤大逆转,带领伊利从低谷走上反弹,成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全的乳业领军者。
恩怨
这次伊利在实名举报公开信中的诉求很明确:
首先,“恳请检察机关向社会公开这78册案卷(即当年已坐实、当事人供认不讳的郑俊怀挪用2.4亿公款及诸多涉嫌重大经济违法犯罪线索的78册案卷),并对郑俊怀违法犯罪事实依法提起公诉”。
此外,伊利还称郑俊怀多起重大经济犯罪中,有一起涉嫌侵吞黑龙江两亿国有资产,目前已就这一涉嫌违法情况向黑龙江省监察委寄出了几十封实名举报材料,希望监察委公开被郑俊怀控制的公司收购三道牧场的整个过程及相关文件。
伊利表示,其“所反映的情况都是客观、真实的,愿意对此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并在10月23日正式向其时正在内蒙古的中央巡视组递交了相关材料。
▲伊利公开信选段
伊利和郑俊怀之间因何交集不断?
据公开信息显示,因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郑俊怀获得两次减刑机会,于2008年9月刑满释放。然而,郑俊怀与伊利之间的矛盾却在前者出狱后愈演愈烈。
这次公开信中讲,“郑俊怀出狱后起诉呼和浩特市政府索要非法资产,多次败诉转而施压伊利,要求配合将非法转移出去的资产落实到他们名下;伊利坚决予以拒绝……至此,他们便开始疯狂打击报复,长期造谣、诋毁、迫害伊利及管理层。”
具体的“回击”过程如,在2011年2月,郑俊怀任内的董事长助理、73岁的张三林就通过《内蒙古商报》前社长李希晓等人,在网上公开发表一篇名为《内幕惨不忍睹:伊利被这样掏空掏尽》的万言举报信。举报信刊发后,伊利股份股价当日跌停。
这封举报信称,“潘刚在伊利的个人敛财之路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潘刚利用职权贪污、挪用公司财产,指令其下属以非法手段平帐、冲账;潘刚及其亲属采取虚报注册资本的手段,非法设立内蒙古信禾广告有限公司和虚假公司内蒙古锐信达科贸有限公司,以收取回扣形式受贿,并以公司名义非法交易,把国家财产变为其私人财产,涉嫌贪污挪用”。
该案件一审判决认定,李希晓等4人故意编造虚假信息,其行为构成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罪,并对李希晓等4人判处8个月至1年零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以相当罚金。
举报
针对李希晓、张三林、郑俊怀三人之间的关系,伊利在此次发布的公开信中提到,“李希晓所在单位2002到2010年间,长期接受郑俊怀违规提供的赞助费共计90万元”;张三林则“被郑俊怀以重金收买;2004年9月,在郑俊怀被立案调查的敏感时期,郑俊怀以宣传费名义私自给张三林26.98万元,购买了一辆福特蒙迪欧轿车。”
李希晓案之后,虽然坊间多多少少有些关于伊利的“谣言”,都未能再对伊利造成重大影响。
直到2018年3月,自媒体人刘成昆在公众号“天禄财经”上发表了连载小说《出乌兰记》。这篇文章含沙射影,被外界视为意在暗喻伊利集团领导层腐败。随后,“伊利股份董事长潘刚被带走协助调查”的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导致伊利股份当天市值蒸发60多亿元。
该事件最终以“光祥财经”作者邹光祥和“天禄财经”作者刘成昆、因涉嫌诽谤罪被呼和浩特市检方批准逮捕收场。
而伊利这次的举报信则公开指认“谣言事件”的幕后关键人物又是“老熟人”——伊利前董事长郑俊怀。
举报信中还披露了一些细节,“在该案长达五天的公开审理中,检方出具的证据显示,刘成昆供述案发前,郑俊怀主动约他在北京建外SOHO见面,向其提供了谣言案文章中的相关信息;公诉人出具的证据还显示,刘成昆与郑俊怀(微信名“关怀”)之间有微信聊天记录,谣言引爆网络后刘成昆向郑俊怀汇报,说‘给我更多消息,才能接着写’。此前,刘成昆鼓吹郑俊怀的文章也暴露出:他曾与郑俊怀多次见面,接受过郑俊怀的宴请,称呼郑俊怀‘老爷子’……”
▲郑俊怀等人此前在法庭上
显然,伊利这次的公开反击是想为多年“牵涉”求得一个结果。但直到目前,郑俊怀方还未对此事件进行发声。
事情波折起伏究竟何处去还未明晰之时,伊利股份午后开盘后直线跳水、暴跌逾7%、市值蒸发80多亿却成了“意料之外”的进展。
伊利晚间发布公告,公司目前管理团队稳定,生产经营正常。
事情尚在进展中。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对伊利来说,这份实名举报,意味着孤注一掷,而企业前途如何?伊利无疑想通过这种决绝的姿态,置之死地而后生。
附上郑俊怀简历:
1974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1974.01—1975.11在呼和浩特市农林局政工科工作
1975.12—1979.12任呼和浩特市国营畜禽场副书记、厂长
1980.01—1982.12在呼和浩特市奶牛公司招待所工作
1983.01—1993.05任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厂长
1993.05—2004.12任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CEO
2004年12月, 因涉嫌挪用公款罪入狱
2005年12月31日,被判刑6年
2008年9月,刑满释放(两次减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