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是第16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作为2021重庆文旅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由重庆市博物馆协会主办,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南滨研学、昌辉股份等协办的“献礼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博悟重庆文化沙龙”在渝中区沧白路苏联楼举行。文化沙龙邀请了我市博物馆、大中学校、研学机构的专家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如何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研学教育活动展开多角度的探讨。
首先,重庆市博物馆协会秘书长雷学刚致辞表示,研学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方式,“研”是整合各种资源的基础,“学”是要学习学校里没有教授的内容。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好的研学资源,通过研学的方式,为社会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
作为主题发言嘉宾,南川区蝶语世界昆虫博物馆负责人易杰带来《博物馆与研学》主题分享,从博物馆运营方的角度,阐释如何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生共长。
11中高级历史老师高勇,则从学校教育的课程分类入手,和与会人士分享了《文博研学课程的校本演绎与表达》,通过与跨学科课程的对比分析,形成了文博研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对博物馆资源进学校厘清思路、锚定方向。
紧接着昌辉股份“文博小管”项目、侗云文馆、多马艺术美育机构等几个重庆本地依托博物馆资源开展研学活动的机构,分享各自开展研学教育的路径与策略。
最后,一直在北京从事博物馆教育公益活动“蜗牛我行”团队项目创始人赵佳慧,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和重庆的专家同行分享了《博物馆教育创新探索》,通过北京博物馆教育政策梳理和产品策略分享,为重庆相关业者提供了趋势和方向的思考。
巴山渝水觅知音,未来,重庆市博物馆协会组织更多的行业交流沙龙和论坛,助推重庆文博事业的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 杨新宇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