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地区作为世界储油最丰富的地区,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石油能源主要的出口地区,控制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中东地区的矛盾复杂多变,首当其冲的阿以问题就难以解决,二战后,引发了五次大规模的中东战争。
在阿以战争中,阿拉伯国家由于军事力量的薄弱,在与美国支持的以色列作战时,总体上处于劣势地位,以色列在战争后不断地扩大领土范围,巴勒斯坦地区的人民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在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美国,阿拉伯成员国于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油价骤然上涨了两倍多,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
这次石油危机持续三年,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导致多国经济增速放缓,美国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滞涨问题。然而这次石油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不单单是战争引起的,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一些背后的原因逐渐浮出水面。
一、战争因素,掀起经济战
第四次中东战争直接挑起了这次石油危机是毋庸置疑的。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美国,把石油作为捍卫国家主权、收复失地和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采取石油减产、提价、禁运以及国有化等一系列措施,开展了一场震惊世界的石油斗争,发起了武力斗争之外的经济战,来反对霸权主义。
经过三次中东战争,中东地区民族觉醒的进程加快,获得西方国家保护的希望破灭后,北非和阿拉伯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迅速发展且取得了一些胜利,如埃及革命胜利和收复苏伊士运河。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在中东地区的势力加强,而美苏干涉是以其国家利益为中心,带有明显的侵略性,中东各民族的利益未得到保证,但也正是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使中东人民意识到要获得胜利必须依靠自己的努力。为了夺回在六日战争中失去的土地,埃及和叙利亚联军在10月6日,也就是赎罪日的那天发动战争,以军面对突发的战争措手不及,第四次中东战争打响了。
战争初期,埃叙两国节节胜利,但一周后战局发生逆转,以色列在美国的军事援助下开始大规模反攻,阿方处于不利地位。为了支持前方的战争,阿拉伯国家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向西方国家发起经济挑战,限制原油生产,抬高原油价格,打击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大国对石油价格的控制和垄断。
首先,在战争爆发的当天,叙利亚切断了一条输油管,黎巴嫩也关闭了其南部输送石油的重要港口西顿。7日,伊拉克宣布将伊拉克石油公司所属巴士拉石油公司中美国埃克森和莫比尔两家联合拥有的股份收归国有。随后,阿拉伯各产油国又接连采取了三个重要步骤:
第一,16日,伊朗和海湾地区的五个阿拉伯国家(科威特、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决定,将海湾地区原油的市场价格提高17%;
第二,17日,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部长级会议宣布,立即减少石油产量,决定以9月份各成员国的产量为基础,每月递减5%,11月4日,又决定在9月份产量的基础上削减25%,到12月将继续削减5%;
第三,减少美国等支持以色列侵略的国家的石油供应,逐月减少5%,1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的阿布扎比酋长国决定完全停止向美国输出石油,接着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产国也都先后宣布中断向美国出口石油。
由此因西方国家在战争中支持以色列一方、运输军火武器而引发的石油战争开始了。然而,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这场危机背后还隐藏着一场巨大的资本阴谋。
二、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中东地区占有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以上。二战后,石油资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美国想从这个聚宝盆中获益,那就必须对中东石油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美国为了对抗苏联,出台了扶持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石油方面,则是想通过马歇尔计划扩大美国石油公司在欧洲的石油销售。
石油危机之前,美国对外石油政策的核心是积极支持美国的石油公司发现海外的石油资源和市场,鼓励国内的石油公司积极在中东地区争取石油资源的开采权,控制中东地区的石油。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在石油交易中也是以美元进行交易。美元币值的稳定对于石油价格的平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石油危机之前,美元的兑换比率出现了较大的变动。
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经济出现了下滑,为扭转低迷的经济形势,政府不得不大幅降低利率。投资者为了寻求更高的短期收益,纷纷把资金转往欧洲和其他地方。1971年5月,美国出现了第一次月度的贸易逆差,引发了各国对美元的恐慌性抛售,美元陷入了危机。到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解除美元与黄金的挂钩。1973年2月12日,美国政府不得不再次宣布将美元贬值10%。而美元的贬值直接影响了石油价格的平衡,石油价格也呈上涨趋势。同时面对美国经济的衰退,政府希望从巨大的石油中获益,以弥补国内经济的下滑。
在马歇尔计划的支持下,1960年代欧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1970年在GDP总量排名前12位的国家中,有8个都是欧洲国家。但是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欧洲各国对能源的依赖进一步加深,而且在美国的影响下,欧洲对石油也越来越依赖于中东地区。此时能源已经发展成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资源,面对石油带来的巨大利益,欧美金融集团产生了意图通过提高石油价格大发横财的野心。
就在石油危机爆发的前一年,美国经济和政界人士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即1973年5月,84位金融巨头在“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组织下举行了一次会议,对中东的石油价格和利润进行了一次商谈。这次会议参会人员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力大,包括经济界人士: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的罗伯特·安德森,BP公司董事长格林希尔勋爵,欧洲债券创始人、瓦伦堡集团的埃里克·洛尔,雷曼兄弟投资银行的乔治·波尔,大通曼哈顿银行的大卫·洛克菲勒,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的吉安尼·阿涅利,还有政界即将当选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的布热津斯基等,这次会议的人员以美国和欧洲为主,可见他们对石油利益的追逐。
会上,美国代表沃尔特·利维指出欧佩克的石油收益前景极好,将出现4倍的增长速度。当然,他们不会选择阻止能源价格潜在的上涨趋势,而是为了想办法垄断即将产生的石油美元,在石油价格上涨中获得巨大利益。即使美国和欧洲金融资本家已预测出石油价格上涨的趋势,但是为了获取石油利益,不仅没有阻止价格上涨,反而选择支持上涨。
三、石油危机的“灾难”
这场石油危机波及范围广,在政治、经济上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是搅动了整个世界的经济。
在政治上,由于阿拉伯国家抬高石油价格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即美国,而受美国外交政策影响下的欧洲部分国家也受到了极大的牵连,这就破坏了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孤立和打击了美国和以色列。许多国家对美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高涨的以色列表示反对和不合作的态度。不合作的手段主要是禁止美国经本国转运支援以色列的物资和武器,例如英国禁止美国利用其领地的运输设施为以色列转运补给;西德也禁止美国经西德港口向以色列运输军火;希腊、土耳其、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也公开表示不向美国军火船提供停靠的港口。
除了禁止转运物品外,欧共体还要求以色列必须退出1965年冲突以来所占的领土。阿拉伯国家在限制了对日本的石油供应后,日本政府也表示以色列军队应从“六五战争”中所占领的土地上撤出,并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美国政府在阿以问题上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孤立。
欧洲国家不再在以色列问题上支持美国的同时,美国也对欧洲国家的不信任感增加,美国国内不断质疑欧洲的目的。基辛格和尼克松多次表达了对欧洲的质疑和批评,指责欧洲的背信弃义。而基辛格的新大西洋宣言更是明确地指出美国在欧洲面临威胁,“联盟必须认真关注它在欧洲地区面临的危险,并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避免这些危险”,更是恶化了大西洋关系。
石油危机带来的灾难更多的是在经济方面,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美国加重了经济滞涨问题。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斗争,冲击了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对国际石油产销的控制,沉重打击了美国在世界石油领域的霸权地位。由于石油价格的快速上涨,美国日均石油进口量减少了两百万桶,到1973年10月,美国国内的原油库存量堪忧,许多工厂被迫停工,公众购买汽油恐慌,汽车排长队加油已司空见惯。
美国政府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并采取了一系列节省石油和电力的紧急措施,其中包括:减少班机航次,限制车速,对取暖用油实行配给政策,星期天关闭全国加油站,禁止和限制户外灯光广告的使用等,甚至连白宫顶上和联合国大厦周围的电灯也限时关掉,尼克松下令减低其专机飞行的正常速度,取消周末旅行的护航飞机。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总统对所有石油产品实行全国配给。美国在欧洲的驻军和地中海的第六舰队已动用它们的战时石油储备。当然,对其他国家也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困境。
而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则是一次扬眉吐气的经历,利用自己的资源、自己的优势沉重打击了美国的霸权势力,也打击了以色列的嚣张气焰。一些国家被迫考虑阿拉伯人的利益,反对以色列在“六五战争”之后抢占领土的行为,为其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石油价格的上涨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使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收入由1973年的300亿美元,猛增到1974年的1100亿美元,大大加强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实力。
四、美欧对石油战争的举措
面对阿拉伯国家发起的石油战争,美国和欧洲都相应地调整了石油政策。美国政府立即组建了华盛顿特别行动小组,研究由于石油禁运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尼克松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能源的使用、增加能源的供应渠道,包括提高本国石油的开采量,控制石油的使用量,从利比亚进口石油等。同时还加强与加拿大的关系,获取加拿大的石油。
而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他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性大,1973年10月之前其石油消费量是1500万桶/天,而其中1100万桶来自于阿拉伯国家。西欧国家不仅要在短期内解决石油短缺的问题,还有在面对长远的石油价格的上涨的情况下如何稳定国内石油供应的问题。面对此次石油价格大幅上涨,欧洲国家通力合作,共同应对危机,减少能源的使用,如联邦德国政府规定,周末汽车禁行,每辆车一个月只允许使用三天,延长学校假期等。法国建议开发核能源以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费。这场石油危机无疑给西方国家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威胁,引发社会矛盾。
同时,也正是这次石油战争的爆发,使世界各国意识到发展能源多元化的重要性,不能光靠减少石油的使用来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要从源头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非光治标不治本。近年来,石油价格时高时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为此,各国调整能源政策,改变能源进口单一性的发展模式,增强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发展新型能源,提高本国能源的安全性。
纵观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的整个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于石油美元的渴望和争夺。即使在石油危机爆发后,欧美国家之间出现了意见分歧,但是他们最终的道路还是走向合作,建立了国际能源署,形成多渠道的合作机制。
石油危机引发的西方国家的用油恐慌,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阻碍。但是也正是因为阿拉伯国家抓住了西方经济发展的关键——能源,才使得西方国家对他们态度有所转变,开始关注他们的利益,改变对以色列的态度。可以说,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战是很成功的。由此,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战争是一场反对西方霸权主义和争取自己利益的斗争,不仅仅是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背后还隐藏着一场争夺石油美元的阴谋。
【笔者为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