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5年,爱尔兰船长约翰·唐纳驾驶“帕拉斯”号帆船,从广州驶回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船上的3名中国海员被新大陆的富饶吸引,决定留在这里。从此,一部波澜壮阔的华人移民美国的历史拉开大幕。
华人通过超乎常人的辛勤和忍耐,在新大陆得以立足,并为美国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不过,在由白人主导的美国社会里,他们也饱受歧视和屈辱。
■华人移民
贩运华工的船只
犹如“浮动地狱”
在第一批中国移民抵达美国的几十年后,第一波华人移民潮来临。19世纪中叶,欧美和亚洲的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发达时代,船坚炮利,大肆向外扩张。而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之下,腐朽没落,闭关锁国,民生凋敝。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古老的中国被外国侵略者叩开了大门。
西方侵略者在劫掠中国财物的同时,也开始疯狂地掳掠华工。1846年12月,西班牙轮船在福建厦门贩运第一批华工,打开了充满罪恶的贩卖华工活动的闸门。1848年,詹姆斯·马歇尔在美国西部发现金矿。矿主派人到华南极力宣传金矿的诱惑力,大批华工被胁迫、拐骗或绑架迫至美国淘金。“金山”也成为了圣佛朗西斯科市的最早中文名称,直到后来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发现金矿以后,“金山”才成为“旧金山”。
被贩运出洋的华工命运十分悲惨,当时把贩运华工的船只称做“浮动地狱”或“鬼船”,贩运出洋的华工被诬称为“猪仔”。中国第一位赴美留学生容闳曾这样描述当年华工的凄惨状况:“无数华工,以辫相连,接成一串,牵往囚室,其一种奴隶牛马之惨状。及今思之,尤为鼻酸。”
就连贩运华工的人贩子也直言不讳地供认,“华工船再现了黑奴船上的恐怖景象”,“即使是非洲奴隶贸易最盛时期,也比不上中国奴隶船上那样可怕”。
据统计从1848年淘金热开始,至1882年,抵美华工的人数约为29万,其中,大约10%的华人移民者死在了从中国东南沿海和香港前往美国的途中。
抵达美国加州的华人很快就证明他们是非常优秀的淘金工人。大多数华工来自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熟悉开沟、筑坝、抽水等活计,因为这是水稻种植的基本工作。他们在美国淘金时,便把这种在家乡的治水经验运用到淘金中。据说,经华工淘过的矿区,连“塞进虫子牙缝的”金子也找不出来了。但这些优点也增加了其他淘金者对华人的敌意。
只有一句话的历史
淘金热过去后,1863年1月,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太平洋铁路开始建设。它被BBC(英国广播公司)评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
然而,一开始,工程进展极其缓慢,只能用蜗牛爬来形容——中央太平洋局在两年之内只铺设了仅仅50英里(约合80公里)的铁轨。当时,铁路的筑路工主要是爱尔兰人。他们虽然身强力壮,但根本无法适应危险且令人疲惫的修路工程。他们酗酒、斗殴、罢工、不断地要求加薪,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爱尔兰劳工因不堪辛苦而逃跑。
在无奈之下,中央太平洋铁路总裁查尔斯·克劳克建议雇用华工。他说:“能修建万里长城的民族,当然也能修铁路。”
1865年2月,加州开始试探性地雇用50名华工。果然,这些华工虽然个个看上去矮小单薄,却个个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华工不像白人工人那样自由散漫,爱酗酒闹事,相反,他们循规守纪,头脑灵活,很多工作一学就会。
尝到甜头的美国人决定大规模招募华工。铁路承包商甚至派人专门到中国广东省雇用劳工,并与轮船公司协商好以优惠的船票把中国劳工运到美国。同时,公司上层还游说中美双方的外交官,争取为华工移民美国创造便利的条件。1868年,美国和清政府签订《蒲安臣条约》,规定华人愿常住美国或入籍,皆须听其自由,不得禁阻。这为美国来华招揽华工开方便之门。
1869年5月,太平洋铁路提早整整7年竣工(原计划为14年)。当时,华工人数已经占筑路工人的90%。然而,在铁路完工的典礼上,美国人只字不提华工的贡献。
典礼的主持人贝内特法官说:“在加州人民的血管中,流着四个当代最伟大民族的血液:有法国人敢打敢冲的勇猛劲头,有德国人的哲学头脑和鉴定精神,有英格兰人的不屈不挠的毅力,有爱尔兰人不知忧愁的火爆脾气。他们各自作出一份恰如其分的贡献。”
最先提议招募华工的克劳克实在看不下去,他以巧妙的一句话提醒大家:“我愿意提请各位注意,我们建造的这段铁路能及时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中国的劳动阶级’,归功于他们所表现的忠诚和勤劳。”
这就是美国移民史上著名的“一句话历史”。
■排华法案
加州的排华狂热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备受屈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接踵而至。身在海外的华人也饱受歧视和不公正对待。排华情绪最狂热的,是拥有华人人数最多的加州。
早在华人开始大批到达美国的1852年,加州立法机关就通过了一项《外国矿工执照税法》,对每名华人矿工每月征收税金3美元(这项税金收入在1870年之前竟占加州税收总数之半)。1854年,加州规定华人不准在法庭作证反对白种人。1860年,规定华人儿童不准入学。1862年,规定没有付过矿工税的华人必须付警察税。1872年,规定华人不得拥有房地产,也不向华人发商业执照。1880年,规定加州的公司或个人都不准雇用华人。
这一连串歧视性法律,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观念。
1855年出版的《旧金山年鉴》对该地华人情况有如下记载:华人的风俗习惯令加州美国人十分反感。他们的语言、血液、宗教信仰和性格与我们完全不同,他们的素质低下,一些人认为他们只比黑人优越一点,而有些人认为他们比黑人更低等。那些熟悉“中国佬”的人很快就对他们产生一种无法控制的憎恶感。
1862年,加州州长斯坦福公开宣称,华人是低等种族和下贱人。1871年在加州洛杉矶市、1877年在加州的奇科市都曾发生过反对华人的暴力事件,往往一夜之间几十名华人惨遭杀害。1881年的3月6日,在加州排华的狂热时期,加州政府甚至宣布当天为一个排华假日,用来举行大规模的游行,宣扬驱逐华人。
美国历史上唯一一部
针对特定族群的歧视性法律
19世纪80年代,随着太平洋铁路的完工,华人迁入数的增加以及美国经济的低迷,排华运动由加州蔓延到全美,掀起高潮。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关于执行有关华人条约诸规定的法律》,即通常所说的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部针对特定族群的歧视性法律。
《排华法案》在十年内禁止那些被雇用为矿工的华人劳工进入美国,否则将遭到监禁或者驱逐。少数非劳工的华人,若想要移民美国,必须获得来自中国政府的许可证明。不过,这也是极其困难的。
随后几年,美国国会又接连通过多项相关法律,无限延长《排华法案》时效,增加更为严苛的规定,比如,剥夺华人移民的美国公民权,禁止华人妻子儿女移民美国,任何华人离开美国后想要再次进入必须获得许可等。
《排华法案》对美国华人的影响极大。华人没有法律保障,遭骚扰和攻击,生命时刻都可能受到威胁。1885年,怀俄明州的石泉镇发生暴动事件,导致华人18名死亡、55名重伤。大多数留居在美国的华人只好躲在华人社区(即“唐人街”)的范围内活动。不少华人选择离开美国。1890年,美国华人的人数约10.7万,到1920年减少到只剩6.2万。
移居美国的华人人数也大幅减少。从19世纪70年代高潮的12万人减少到19世纪90年代的1.5万人,到20世纪30年代,甚至减少到不足5000人,到了历史的最低点。1910-1940年期间,加州的天使岛移民站曾遣返了约30%的华人移民。《排华法案》还带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的效仿,对华人的歧视扩大到多个国家。
除了人身伤害和经济打压外,各种针对华人的恶作剧和侮辱行为也极为普遍,男性的辫子和女性的小脚是主要对象。据资料记载:有一次,在纽约的一辆公共汽车上,留着长辫子的广东籍旅美老华侨黄华锦,受到一群美国无赖的耍弄。他们趁黄老先生打瞌睡之际,把他的辫子打结后拴在车凳上,黄华锦醒来不能下车不能离座,引起同车旅客的哄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