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正文
对话接种新冠疫苗志愿者:体内有疫苗,觉得自己是最安全的人
04-02 18:50:59 来源:上游新闻

4月2日上午,又有14名参与重组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的志愿者,从隔离点离开。至此,“108好汉”已有18人回家。

回家的18名志愿者之一大川(化名)告诉上游新闻(报料微信号:shangyounews)记者,接种重组疫苗后,除刚开始时注射处有些酸胀外,身体无任何异样,“我对疫苗充满信心,觉得自己是现在最安全的人,等疫苗上市后,大家就都解脱了。”

微信截图_20200402185320.jpg

▲4月2日,接种新冠疫苗志愿者大川表示,身体无任何异样。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牛泰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新冠疫情爆发后,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领衔科研团队,集中力量展开疫苗研制应急科研攻关。3月16日,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并进入临床试验。紧接着,团队发布招募志愿者信息:仅限武汉地区常住居民,武昌、洪山、东湖风景区户籍居民优先,年龄18-60周岁。志愿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三组,每组36人。

41岁的大川告诉上游新闻记者,3月17日,首批志愿者接种重组新冠疫苗。3月27日,108位志愿者聚齐。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老师、大学生、退伍军人、企业家,均为非新冠病毒肺炎患者。3月31日,已有4人解除隔离回家。

据媒体报道称,一期临床试验主要是测试疫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检测机体可能获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在不同的人当中,多少剂量是最安全的;通过一部分人的情况,知道将来在大部分人使用疫苗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再去分析这个疫苗能不能打?怎么打?

▲4月2日,志愿者大川离开隔离点之前,与陈薇院士合影。图片来源/当事人供图

上游新闻:当志愿者接种重组新冠疫苗,不怕吗?

大川:分感性和理性来讲。感性地说,疫情爆发后,武汉经历了太多伤痛。我是武汉人,想疫情早点过去,想贡献一点力量,心里有“家国大义”的情愫。

理性地说,招募信息发布后,我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陈薇院士研发出了埃博拉疫苗,我相信陈薇院士,相信科学。为避免家人担心,我只告诉了老婆,没有告诉孩子和父母。老婆有些担心,但她通情达理,道理一讲就支持我了。我离家这么多天,老人和孩子都知道了,也没多说什么,都还挺理解的。

上游新闻:接种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大川:3月17日报名,3月18日体检,询问病史,量体温、抽血,采咽拭子、肛拭子,拍CT等。体检完后,我有点不安,怕体检不合格,当不了志愿者。3月19日,通知我合格,又做了一次体检,下午注射的疫苗。

上游新闻:接种后,身体有无异样?

大川:注射前,他们告知了我风险,可能会有一些发热或咳嗽等临床反应。除了打针的地方酸胀一两天外,14天下来身体没有任何异样。有些志愿者出现一点症状,但都是短暂的。

▲志愿者在隔离点吃的中餐。图片来源/当事人供图

上游新闻:隔离时,伙食怎么样?

大川:早上有面、鸡蛋、花卷、牛奶。中午和晚上,鸡鸭鱼肉、蔬菜换着花样来,还有水果。我们有个志愿者群,大伙都说比在家里吃得好多了。

上游新闻:隔离时,具体需要做什么?

大川:每6小时量一次体温,看是不是正常。另外,我们身上都有体温传感器,会实时传到专家那里去。还给我们发了表格,要填写身体上的一些变化。专家每天都会来,询问我们身体状况。

总共要抽7次血,注射疫苗前一次,注射后一次,第7天、第14天、第28天、第3个月、第6个月各一次。

▲4月2日,志愿者大川领到感谢状,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最荣耀的事。图片来源/当事人供图

上游新闻:隔离14天,哪件事情令你最难忘?

大川:有两件事。今天离开隔离点时,我见到了陈薇院士,和她交流了,合了影。她叮嘱我要注意身体,对我表示了谢意,感觉她就像邻家大姐姐。她是我敬重的人,其实疫苗出来后,她是第一个注射的人。

另外一件事,就是给我发了感谢状。上面写着:“感谢您于2020年3月19日至4月2日作为志愿者参与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临床研究圆满完成疫苗接种和疗养观察,对您的大爱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我觉得这是我一生中最荣耀的事情。

上游新闻:你怎么理解重组新冠疫苗?

大川:打个比方。人是电脑,免疫系统是杀毒软件。注射疫苗后,就给了杀毒软件杀死新冠病毒的能力。我现在体内有了疫苗,我自认为我现在是最安全的人。我对疫苗充满信心。相信不久的将来,人人都可以注射疫苗了。新冠病毒就一点都不可怕了,大家都解脱了。

上游新闻记者 牛泰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