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性 > 正文
川江唯一女号子头吴秀兰,原创了一首献给党的“生日号子”
05-21 19:08:43 来源:上游时尚 新女报

“工农商业大发展咯,嗨嗨!面向科学大进军咯,嗨嗨!开辟条条致富路哦,嗨嗨!贫困农村变富民咯,嗨嗨!人民拥护共产党哦,嗨嗨!党的政策为人民咯,嗨嗨……”

5月18日清晨,两江新区大竹林渡口的江面上,响起了久违的号子唱和声。

这是79岁的市级非遗项目川江号子代表性传承人吴秀兰,为建党百年专门原创的“生日号子”

一声号子穿越百年涛声依旧,一首赞歌礼敬党的奋斗征程,新女报为您独家报道。

绝不失场,老船工言出必行

嬉笑怒骂,一身江湖气。精雕细刻,一颗匠人心。

这是记者两次见吴秀兰的感受。

第一次是在她家里,吴秀兰说了两个多钟头,其间她追忆船工时代,痛心无人承艺,炮轰行业乱象,完全从心所欲直言不讳,看得出是一个至情至性的“大姐头”。

第二次是在江边,吴秀兰带着她的姐妹团演绎川江号子,歌声高亢,清脆,动作一丝不苟。等到拍摄结束,她瞬间面色苍白,神情萎靡不振。

我们这才知道,拍摄前夜,吴秀兰肩周炎犯了,贴了膏药也不见好。既然身体不适,怎么不改时间呢?吴秀兰轻描淡写地说,“约定好的事情,就要做到。”

言出必行,绝不失场,这是吴秀兰在江河中冲撞出来的棱角,不知不觉,就坚守了一辈子。

自学成才,女号子头远近闻名

“我家5代人都是船生水养。父亲是老船长,还送过抗美援朝的老兵和战马去宜昌。平时主要是在重庆主城和合川之间往返,运送粮食。”

吴秀兰告诉记者,她来自船工世家。

1942年,她在嘉陵江上的一条运粮船上出生,因为排行老三,大家都叫她“吴三姐”。三姐自幼跟着父亲在船上讨生活,她也曾向往过江水以外的世界——偷偷跑去学校读书,做贼似的小心翼翼,结果她跟“做读书人”的缘分竟这样短暂,只读了7天,就被揪回船上。

▲小时候的吴秀兰(二排右1)和兄弟姐妹们

从此她歇了心思,老老实实待在船上,推桡、收放纤藤、看水路、打二蒿、烧火做饭、洗衣服,从早到晚忙忙碌碌,摔打出了一身本事。

那会儿江上流行喊号子——就是一种由号工领唱,众船工帮腔、合唱的传统民间歌唱形式,其目的是在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号声统一动作和节奏。

三姐从小就听川江号子,耳濡目染之下,竟然无师自通。等到年纪稍长,父亲就让女儿去前头喊号子。三姐虽是白白净净的小姑娘,声音却高亢嘹亮,还能游刃有余地根据水势急缓变调变奏,令人惊叹!

天赋异禀的吴秀兰很快就在江上喊出名堂,成了远近闻名的女号子头。

威风八面,女船工全是花木兰

“我们是船工里头的花木兰!穆桂英!”吴秀兰特别神气地告诉记者,重庆的女孩子向来冒尖儿,船上更甚。她的小姐妹们很拉风,平时戴顶帽子,打扮得像男孩子。一旦出现船靠不拢,要往后退的情况,立刻就把绳子挽个圈圈缠在背上,从船艄纵身一跃,“扑通”一声跳进了河里,游鱼似的蹿到岸边,把绳子系在石头上,帮助船稳住,谓之“打水滑子”。

好厉害!但不止如此!吴秀兰说,她们十几岁的时候,就能搬搬扛扛两个耳朵那种麻口袋,“一口袋差不多150来斤,我们每回在码头卸货装货,打望的人多得很,还经常有人吹口哨。”

这么爽利、能干的女孩子,到哪儿都是风景线呀!

男船工们一点儿不嫉妒,有的还悄悄成了小粉丝。比如张志高。他也是一位川江号子头,早就耳闻吴秀兰的大名。

1957年的某一天,他们两家的船正好相遇,暂时停靠在一起,他远远认出吴秀兰,就冲她喊,“吴幺妹儿,你喜欢看小人书不?”

吴秀兰回,“喜欢!”

于是上了他的船借书看,一来二去,就生了情愫。

▲吴秀兰、张志高夫妇

18岁那年,吴秀兰嫁给张志高。小夫妻继续在船上工作、生活。转眼二十多年过去,吴秀兰40岁生了老四,转了单位,上了岸。

她做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最稳定就是蛋场,正式工,一个月25块钱,30多斤粮食。结果没干几个月,船上缺人,问吴秀兰愿不愿意回去。

她一听,脚板心都痒了,想都不想立刻辞工,把母亲气得不行,骂她,“巴巴适适的正式工不当,又去跑船!傻子!简直乱来!”

没办法,吴秀兰喜欢嘛,喜欢到1994年退休以后,还回船上漂了六七年,后来实在是年纪大了,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告老归家,含饴弄孙。

建党百年,原创“生日号子”

川江号子被誉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音乐奇葩,号子头被雅称为山水之间的行吟诗人。2006年,川江号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川江号子——官方认可,民间也多有演出,但曾几何时,川江号子险些就失传了。

上世纪70年代,长江上机动船代替了木船。90年代,三峡大坝开始修建,纤夫和川江号子慢慢绝迹,乏人问津。

机缘巧合之下,长安中学退休教师陈旭东认识了吴秀兰、张志高夫妇。在他的推动下,吴秀兰夫妇结识了川江号子带头人陈鹏,由此走进大众视线。

2003年,央视“魅力12”栏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川江唯一的女号子头”吴秀兰;

▲吴秀兰(中)去央视录节目和董卿合影(右)

▲2005年,吴秀兰(左3)随川江号子学会到央视录制”唱山歌“,左4为著名歌唱家李双江

2008年,吴秀兰受邀参与北京奥运村“中国文化故事”文化展示活动,向中外游客展示川渝民间音乐艺术的魅力;

▲2008年,吴秀兰受邀参与北京奥运村“中国文化故事”文化展示活动

2009年,吴秀兰被授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江号子代表性传承人,在社区组建川江号子船工队,亲自制作木船等道具,长期义务培训船工队员,在各地参加演出,唱响峡江之魂。

‍从“号子头”到“传承人”,吴秀兰花了60多年,一路走来,她感慨万千。

“嘉陵江上滩连滩,滩滩都是鬼门关,上半年来走一转,十船九打烂……”船工的职业有着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危险,也有着自己都动摇的贫苦。

吴秀兰说,“十三岁的时候,我在船上顶一个漂,下水推一个桡子,薪水是4块4分钱,一个月能挣8块8分。结婚又遇到在荒年,从怀孕到坐月子,别说鸡蛋,就连稀饭都喝不饱。”

▲木船正被拉纤上滩,美国生活周刊记者凯塞尔摄于1946年

几十年风雨兼程,励精图治,嘉陵江成为国家规划的18条高等级航道中第一条实施全江梯级渠化开发建设的河流。

黄金水道依然繁华,船里船外却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船工需要风里来雨里去,跋险山涉恶水,以“搏命”的代价谋生。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船舶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一场有关船员行业的变革已悄然拉开帷幕……

正如吴秀兰所说,大的幸福由党创造,小的幸福靠自己的双手创造。

如今,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越来越富裕,她感怀党恩,却不知道能做点什么。琢磨了好些天,原创了一首献给党的“生日号子”。

遥望嘉陵江畔,往事一一浮现,吴秀兰不禁放声高歌:

工农商业大发展,面向科学大进军

开辟条条致富路,贫困农村变富民

人民拥护共产党,党的政策为人民

永远跟着共产党,党的光辉放光芒

花红引来蜜蜂飞,幸福生活依靠谁

依靠党的好领导,幸福生活万万年

……

文_首席记者 龚正星

图_被访者提供

视频、摄影_郑旭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