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高楼林立的南滨路钟楼广场后,顺着石梯台阶拾级而上,台阶边上“挺进报”三个醒目的红字,挺进报就展现在眼前。这是一栋灰白色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的建筑,在周边现代风格的建筑群中,显得格外的惹人注目。这栋小楼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占地面积212平方米,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挺进报》旧址。5月15日,上游新闻记者来到这里,带你走进那段历史。
挺进报诞生的历史背景,可谓是应时而生的。1947年2月28日,国民党顽固派封闭了设在重庆的中共四川省委和新华日报社,工作人员被迫撤回延安。7月,中共重庆市委根据当时地下党和进步群众渴望听到党的声音的需要,以“无名小报”为基础,出版重庆市委的地下机关报,并定名为《挺进报》。蒋一苇负责主编和刻写,陈然负责印刷,刘熔铸负责发行。印刷地点设在南岸野猫溪“中粮”公司机械厂修配车间,这也是陈然家里。先后由彭咏梧、李维嘉领导《挺进报》的工作。《挺进报》像一股地下热流从长江南岸把党的声音传到了学校、工厂,乃至全社会,成为川东临委和重庆市委团结群众进行反对间接式政府斗争的有力武器,在党内和进步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11月,《挺进报》成立特支,由刘熔铸任书记。1948年2月,刘熔铸转移,由陈然接任《挺进报》特支书记。1948年4月22日,《挺进报》因陈然被捕而停办。
虽然《挺进报》只存在了短短两年时间,但是它突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为国统区的共产党员和进步群众带来一线光亮。《挺进报》创刊和斗争的历史,是重庆地方党史上的重要篇章,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经验教训,永远值得我们记取和珍惜。
上游新闻记者任君 郭静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