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省 > 正文
成渝“第三城”绵阳的破局之道
2023-12-28 12:35:17 来源:重庆日报

晨曦下的绵阳三江半岛。(受访单位供图) 

12月14日,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鸟瞰埃克森新能源(绵阳)电池产业园。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12月25日,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价一路飙升到22.2元,上市不到6个月,股价翻了两番多。

就在今年6月27日,扎根绵阳65年的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丰科技)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成为四川国资自己培育的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

“对大多数绵阳人而言,很难想象一个在5年前还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的没落国企,竟能奇迹般地迎来新生。”华丰科技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尹继告诉记者,那几天,华丰科技上市的消息在绵阳大街小巷不胫而走,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华丰科技的浴火重生,更像是绵阳华丽蝶变的一个缩影。

起步于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成长于“三线建设”时期的绵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工业城市。进入21世纪,和全国所有的老工业城市一样,绵阳也面临金融资本冲击、国有企业改革、科技迭代升级等多重考验,转型之路亟待“破冰”。

绵阳以非凡的气魄,开启上下求索。如今,这场火热的实践,初露曙光。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绵阳地区生产总值以8.2%的增速领跑全省,稳居四川第二大经济体。

“高分报表的背后,是绵阳在新型工业化闯出的一片新天地。”绵阳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委政法委书记黄朝阳告诉记者,近年来,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势所趋,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的绵阳正破浪而行。

古老而年轻、坚定而智慧,被寄予厚望的成渝“第三城”,正走在大道上。

科技创新不断缔造工业传奇

华丰科技的辉煌,曾在中国工业史书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

“华丰科技的前身是国营华丰无线电器材厂,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在一五时期成立的防务电连接器科研生产型企业。”尹继回忆说,此后大约50年里,华丰科技一直都是国内行业的龙头老大。

但2006年,形势急转直下。

“这一年,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抢先布局光连接器的中航光电强势崛起,凭借领先科技成为行业霸主。”尹继回忆。

但谁也没想到,对华丰科技而言,被拉下行业老大的宝座,却仅仅只是第一块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

“由于之前长期引用海外技术,华丰科技逐渐形成技术依赖,弱化了自主研发能力,在轨道交通等关键领域的产品竞选中落败,丧失大量市场份额,几乎陷入长达十年的停滞期。”尹继感叹道。

就在看不到希望的2016年,时代之光却照进现实。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加速前行,2016年左右5G、物联网技术加速迭代,对元器件的传输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速背板连接器市场需求井喷。

这一次,华丰科技把握住了机会,牵头制定电源连接器IEC国际标准,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为全球提供互连技术服务;

2019年,华丰科技开发出的10Gbps(交换带宽)、25Gbps速率的高速背板连接器并顺利实现了量产,打破了国外厂商在10Gbps以上速率产品的技术垄断;

2020年,华丰科技研发出的56Gbps背板连接器产品,在通讯设备、数据中心、超级计算机等场景中广泛应用。

高速背板连接器市场份额国内领先、企业年产值近10亿元,凭借科技创新重塑辉煌的华丰科技,如今轻舟已过万重山。

事实上,华丰科技的“逆势翻盘”,只是绵阳“科技力”缔造的传奇之一。

比如,成功转化中物院技术的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国产首创医用回旋加速器产品,首次实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在医用同位素制备领域的应用,成功填补国内空白,是核医学影像关键装备国产化的重大突破。

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科技创新已成为绵阳最鲜明的城市底色。

当前,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空管监视与通信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

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绵阳造”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前三达到22种、全国前三达到51种;

全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位居全国前列,“十一五”以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70项;

2023年,绵阳位列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50强第17位,两年提升24位、是全国进位最快的城市,获评全国十大最具科技创新潜力城市。

特别是去年以来,绵阳创新建设“云上科技城”“云上大学城”,积极打造创新联合体,国产“宽频带同轴探针”、装配式制储发电一体化氢移动电源装置关键技术等一批产品和技术打破国外垄断,研发大功率振动台驱动器为航天事业逐梦星辰助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中玖闪光FLASH放疗技术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成功转化。

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今年1—10月绵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新型显示、光伏储能产值增长均达23%以上,连接器、特冶新材2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对各大城市而言,科技创新角逐进入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绵阳正劈波斩浪,在科创赛道跑出“绵阳速度”。

数字化转型助推产业再上层楼

“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行业首批‘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12月14日,当记者走进位于绵阳的长虹智能制造产业园智慧显示工厂,该生产线正在抓紧生产一批8K液晶电视。厂区内工业机器人、AVG自动运输车、全自动物料立体库让人应接不暇。

“创始于1958年的长虹,依托机器视觉、边缘计算等5G与工业互联网技术支撑的数字化生产,打开传统家电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局面,成长为集智能家电、核心部件、IT服务、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为主的跨国企业集团。”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新闻发言人饶彬彬告诉记者。

那么,长虹智慧显示智造工厂“数字功夫”究竟有多深厚?4个数字或许可以窥见一斑。

0。如果客户今天在网上下单,智能生产系统就会自动抓取信息,判断物料是否齐套、订单是否紧迫、生产设备是否有空等,从而进行自主决策,实现0人工干预智能排产。

95%。长虹智慧显示工厂是第一家将原材料立库、整机生产线和成品立库进行无缝集成的工厂,整个工厂的物流自动化率达到95%。

10万。依托MES(制造执行管理)系统,工厂生产制造流程中生产排产、工艺流程、采购清单、物料准备和成品仓储等流程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数据采集秒级响应,每秒可查询处理数据10万条。

600万。工厂一共有9条总装线采,均用多阶段混联的生产模式,一年可实现600万台个性化订单的生产,在中国家电行业率先实现大规模个人化定制服务。

在数字化浪潮中勇当“弄潮儿”,长虹并不是绵阳的个案。

总部位于四川绵阳工业园东区的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临精工),从“0”到“1”搭建IT基础、数据中心,实现业务流程电子化、生产过程智能化,打造出柔性、高效、安全、协同的智能工厂新模式,逐渐实现黑灯工厂制造场景。

一夜春风起,百花争春来。在数字化、智能化的东风下,绵阳万千企业纷纷趁势而上,助力这座城市拔节向上。

当前,绵阳入选全省首批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蜀信链节点建设城市”,重点领域已建成智能工厂27个、数字化车间60个、数字化生产线230余条,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79.9%、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7.8%,工业数字化转型再上层楼。

发展向绿引领城市行稳致远

一个投资超百亿元的大项目从开工到投产要多久?绵阳给出最新答案:10个月!这个速度,也创下了行业建设的新纪录。

2022年5月,绵阳高新埃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克森)签约落地,补齐绵阳储能电池产业“版图”关键拼图。

“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厂商提供覆盖源网侧、分布式、家庭储能三大领域的储能解决方案,满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超100亿元。”埃克森生产运营负责人童双龙告诉记者。

据了解,作为母公司首个产能基地,绵阳基地使用100%绿电,致力于打造全球标杆智能化灯塔工厂,已取得由德国莱茵 TUV 携手英国建筑研究院联合颁发的净零碳建筑认证评价体系的低碳运营卓越级证书,成为国内首个获净零碳建筑认证的工业厂房项目。

经济绿色化程度大幅提高的过程,就是城市发展潜力和后劲持续增强的过程。在这条绿色发展之路上,埃克森并不是绵阳的独行者。

在内蒙古包头、四川冕宁的一粒粒并不起眼的稀土,翻山越岭抵达绵阳,成为54UH变频空调永磁钢、无重稀土54H风电永磁钢等永磁行业“明星产品”,成为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无人机等行业领域的“宠儿”。

绵阳究竟有何“魔力”,能让稀土跋山涉水而来,并实现华丽“变身”?

绵阳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星永磁)就是答案。

“当前,绿色节能、新能源风口正盛,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场景从传统的消费电子向新兴领域迈进。”巨星永磁综合办主任刘鑫告诉记者,迎着千载难逢的历史窗口期,去年5月,巨星永磁投资280亿元在绵阳落地建设全球最大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项目,仅用一年就建成投产,创造行业项目建设最快速度,“用稀土永磁创造绿色生活”的理念加速落地。

正所谓,一子落,全盘活。对绵阳而言,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模式,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就是盘活全局的关键一招。

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当前,绵阳正以“绿”为底、向“绿”而行。

今年以来,绵阳已建成光伏及新型储能项目6个、在建项目7个,紧盯太阳能电池智能制造、4万吨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新型太阳能智慧热电联供系统、新能源电池产业园(二期)等重点项目,发展向“绿”、动能焕新引领城市行稳致远。

数读“第三城”>>>

8.2%

今年前三季度,绵阳地区生产总值以8.2%的增速领跑全省,稳居四川第二大经济体。

第17位

2023年,绵阳位列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50强第17位,两年提升24位、是全国进位最快的城市,获评全国十大最具科技创新潜力城市

18家

拥有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25家国家级创新平台

记者手记>>>

跨越300公里 渝绵牵手赴未来

一条涪江串起了四川绵阳、德阳、遂宁、广元、南充、阿坝和重庆潼南区、铜梁区、合川区,涌动着合作共赢的浪潮。

今年以来,绵阳发起推动川渝九地产业协同协作、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开展涪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研讨会等活动20余场次,签署合作协议20余个,持续深化涪江流域沿线城市间的交流联动,掀起“双圈”内合作共进的小高潮。

四年弹指一挥间,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重庆和绵阳的热烈牵手,也揉进了岁月的痕迹。

对绵阳而言,北碚是最亲密的城市。早在2020年,两地就结为友好城市,“绵碚”合作风生水起。截至目前,两地43项合作事项全部完成,共建重大平台10个,共推重大改革事项11个,三年行动计划已圆满收官。

除了政府之间的双向奔赴,企业间的合作也渐入佳境。比如,长虹集团与重庆国际复合材料开展智能微粉产业园智能制造互联网项目合作,绵阳东材科技与重庆德凯实业公司进行技术合作,隆瓴科技与重庆赛力斯就N91车机项目寻求合作,预计金额达2.1亿元……

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科技协作是携手共进的点睛之笔。近年来,绵阳创新建设“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入驻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搭建起两地企业和科研院所无缝衔接的桥梁。

川渝一家亲。既然是一家人,重庆、绵阳串门走亲戚、相互“扎场子”自然是常事。今年以来,重庆、绵阳互邀参加智博会、西洽会、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等展会,举办“创新金三角 智汇科技城”“绵阳造”重庆行、2023年第三届“巴山蜀水·运动川渝”体育旅游休闲消费季等活动,参加在重庆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峰会……在频繁的你来我往中,重庆、绵阳的感情也快速升温。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作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参与者,当前,重庆、绵阳正在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携手共进,在“双城记”的大合奏中奔赴未来。

原标题:成渝“第三城”绵阳的破局之道

编辑:罗小岳  

责编:周希

审核:王成

编辑:罗小岳    责编:周希    审核: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家居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网络暴力
获取验证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