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到冬,这一年,绵阳“文化三推”(城市品牌推广、文化艺术推介、文旅产品推销)先后走进厦门、杭州、青岛、重庆、昆明、西安、河北(石家庄)、南京、深圳9地,让世界“看见”这座生机勃勃的“文化+”城市。
马不停蹄的背后,是绵阳以文化为重要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展现文化交流大融合、大联动、大贯通的信心和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深谋远虑。
01 何以破圈
12月18日,跨越1700多公里,绵阳市“文化三推”深圳行在南山区文体中心广场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绵阳用系列“宝藏级”好物,诠释出底蕴厚重的城市之美,四足机器人大方迎客,秀出硬核科技;金峰雄狮、绵阳拼布、蜀绣等非遗技艺,展示文化之厚重;李白文化长廊,透出历史之绵长;地标农产品,尽显物产之丰富。
首站选择海滨城市厦门,相继走过人间天堂苏杭、浪漫之都青岛、8D山城重庆、四季春城昆明、十三朝古都西安、京畿福地河北(石家庄)、十代都会南京,以“文化三推”为钥,跨越时空的文化碰撞,为外界读懂绵阳打开了一个“新窗口”。
在参与过多次采访的记者眼中,“文化三推”活动就像邀请客人来家里作客。四川日报记者任紫鑫表示,绵阳市“文化三推”集成“打包”具有地方特色、彰显巴蜀魅力的优质文旅资源,让当地市民、游客“一站式”感受绵阳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满满诚意。
看诚意——
每站“文化三推”活动在文化“吸睛”的同时,美食也“当先”,通过线下发放消费券的形式,让当地市民选购“绵阳好物”。数据显示,绵阳市“文化三推”活动共发放消费券近70万元,既激发了当地市民的消费热情,也让购物消费券化流量为销量。
亮招式——
“文化三推”活动集成了绵阳优质文旅资源,充分展示绵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和“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展区外,多媒体儿童剧《哪吒》、音乐剧《将进酒》、民族风情剧《云朵上的尔玛》、芭蕾音诗舞《涪鸥》等具有绵阳烙印的原创剧目成为“爆款”。
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温芬表示,绵阳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提炼地方独特文化元素,鲜明文化主题,创新性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旅融合产品,在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同时,频频推出文化领域“爆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生活探路。
如何让本地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源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天下谁人不识君”,进而迎来“车如流水马如龙”?频繁“出招”的背后,是绵阳选择大胆走出去,从登台“吆喝”到直接登门“吆喝”化被动为主动。
主动“走出去”仅是第一步,过程中绵阳与当地市民深化情感链接。以“文化三推”河北行为例,打造《平武“冀”忆 感恩同行》主题摄影展,50余幅照片展现难忘的河北援建记忆,串联起两地心手相牵的情谊。
石家庄十二中学教师崔锡升是当年参与平武教育对口支援的12名教师之一,看着摄影展上的一张张照片,他回忆满满,“我希望石家庄和平武之间能够有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两地都越来越好,两地人民越来越幸福。”
“文化三推”活动用文化吸引人,用情感打动人。今年5月,“文化三推”青岛行结束仅3天后,当期主题县北川就迎来了山东团建游客。跟着“文化三推”来绵阳的山东游客梁玉霞告诉记者,“在这里,不仅有很多美食,还有好玩的地方,而且各种设施、建筑都非常漂亮。我希望以后全国所有喜欢旅游的朋友们都能来这里看看。”
02 何以致远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走出去,既能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也是互学互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行进中,绵阳把所到城市的实践作为观察的样本,是一个向“标杆”学习取经的过程——
看重庆
以文旅融合新业态解锁城市流量增长极,从磁器口到解放碑,将稀缺资源转化为具备商业价值的游憩载体,尽显千年历史与现代繁华的交融。
看深圳
在全国率先提出了“文化+科技”产业发展新模式,一批文化科技企业在此迅速崛起,更让“文化+科技”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特征和重要标志。
看西安
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产品思维拥抱新变化,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打造的文旅大IP。
拉开时间轴,由近及远、从市内到省外,绵阳“朋友圈”越来越广,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积极“走位”,表达着“自己”,深化着“共赢”。“走出去与当地文旅交流经验、拓宽思路,在更高层次整合资源、更大范围寻求合作共赢,这也是我们开展‘文化三推’的初衷,以城为盟、以文为媒、以旅为脉。”绵阳市文广旅局副局长张静表示,“我们也将各地看到、学到的好经验用于实践,激发绵阳文旅新活力。”
启迪,用于实践便能焕发新机遇。日前,绵阳在中外文旅交流互鉴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寻踪李白故里 探秘熊猫家园”旅游线路。流量“从天而降”,绵阳科学规划文旅产业,不断完善交通、住宿等基础设施,打造深度体验场景。
“我们通过设立打卡标识、还原拍摄场景等多种方式,打造了聚焦王朗山海湖泊等自然元素的体验场景。”平武文旅公司副总经理郭雷表示,“李子柒视频在平武的取景,给王朗带来了一波流量,游客数量同比增长了约900%。”
无论是省外的“远行”,还是市内的“践行”,都能看到文旅融合正在成为城市机遇的关键推手。
今年以来,绵阳深入推进“文旅+百业”和“百业+文旅”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文旅产品,持续浓厚文旅氛围,最大限度释放文旅需求,加快培育文旅发展新优势,文旅消费升温升级。
一个个绵阳文旅“小浪花”,也在走出去中有了更多的期待,奔向更加广阔的“海洋”。羌族非遗传承人江福容从西安、重庆,到石家庄、南京,每一次“文化三推”,都让她不虚此行。“我们去每一个地方,都会带一些符合当地人喜好的产品。比如,在南京行时就与一家文创企业达成12万元的订单,后期双方还将开展代加工深入合作。‘文化三推’让指尖非遗,被更多人看见,也让我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03 何以绵阳
“主动跳出去”,源于对现实的反思。在企业的纾难解困中,有企业反映经营困难,“好产品”链接不到“大市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绵阳城市“三推”(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应运而生。如今,科技与文化已成为外界认知绵阳的“一体两翼”。顺势而为,绵阳创新开展“文化三推”,造出一条愈加广阔的开放发展之路。
正如在“文化三推”深圳行中,把文旅推介会与新型显示产业恳谈会进行融合,精准链接产业资源。深圳绵阳商会会长郭晓林表示,“以‘文化三推’为桥梁,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了解绵阳、涪城产业的平台,为粤川两地不断深化经济合作搭好桥梁,积极吸引更多技术、资金、人才汇聚绵阳。”
造“路”,既要造“有形”之路,也要造“无形”之路,让“有看头”的文化与“有为”的绵阳,直观呈现在外界眼前。
“无形”之路上,“有看头”的文化带来看得见的效益——在建设成渝文化副中心的新征程上,绵阳积极主动作为,一路探索、一路实践,努力化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化先天优势为发展强势、化生动实践为发展声势。
以“文化三推”为帆,绵阳踏浪前行。在青岛,北川禹露茶叶有限公司、北川奕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与山东“牵手”,收获530余万元订单;在河北(石家庄),平武县食药同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找到新销路,揽获800万元购销合同……数据显示,“文化三推”活动共实现文旅商品销售总额近3000万元,与目的地城市企业签署项目投资协议和引客入绵合作协议,签约金额超亿元。
“‘有看头’的文化,必一端系于传承,一端系于发展。”在温芬看来,借助“文化三推”,绵阳打出了文旅融合“新招式”,不仅拉动了消费升级和产业能级,更提升了城市的软实力、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从而赋能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成为城市发展的深层“动力机制”。
“有形”之路上,“有为”的绵阳迈出转型跨越的步伐,打开拓展视野、促进开放合作的大门——跳出“文化三推”,“绵品”加速借船出海。一方面,同期,“绵品出海”相继走进越南、非洲等国家地区,用“硬核”科技、“拳头”产品、“独特”文化向外界展示绵阳经济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以医用回旋加速器为代表的核医疗、新型显示、光伏新能源等“绵阳造”创新产品飘扬出海,抢滩海外市场。四川省三台县潼川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静主动报名参加2024年“绵品出海”经贸交流活动,“这几年,看到不少传统文化、非遗产品等走出国门、走红国际,也想着把绵阳的非遗产品带出圈。绵品出海不仅为企业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拓展市场的国际舞台,希望通过零距离的跨海推介,传播潼川豆豉非遗文化,拓展潼川豆豉海外市场。”
走出去——
“敲响”开放合作的“大门”。今年绵阳在常态化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基础上,打出了链式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等一系列“组合拳”,发布《招商引资正面清单》,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户绵阳,提升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质效。
引进来——
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以“人才招引”为例,绵阳常态化把人才工作融入对外交流活动,发布“人才十条”以来,绵阳已累计兑付人才政策资金6.29亿元,建成“拎包入住”人才公寓5000余套,发放“科技城人才卡”1800余张,全市人才总量达到91.68万名。
从“内秀”到“外放”,醇厚鲜明的文化腔调,塑造着高质量发展的基调,亦是绵阳城市发展的生动写照。
跨越山海,以文会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于绵阳而言,主动作为、善作善成,努力探出开放新路径,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也是需要不断拓展、深化的“将来时”。
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绵阳扬起“敢为”之帆、提升“创新”之能、乘好远航路上的“风”,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原标题:一年九城,绵阳“文化三推”的2024足迹
编辑:张沛 责编:周希 审核:肖玲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