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鱼是重要的生物资源之一。一条江里有多少鱼、有哪些种类的鱼?这些鱼生长在哪里?它们的生存现状如何?这些数据能为“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渔”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在重庆,有一群“追鱼人”,他们全力以赴,细数水中精灵,呵护母亲河生态环境。新华网 黄俊辉 摄 李华曾 陈雨 文
今年37岁的何滔(右)就是一位“追鱼人”。早上8点,长江重庆江津段,何滔带着3名研究生冒着零星的秋雨,抬着采样设备前往监测船。他们这次的任务是要采集水环境样本,对江段的鱼类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新华网 黄俊辉 摄 李华曾 陈雨 文
何滔是西南大学水产学院的一名老师。2011年,何滔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博士毕业后,来到这里教授《鱼类学》《组织胚胎学》等几门课程。新华网 黄俊辉 摄 李华曾 陈雨 文
何滔也是该院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种质保护与繁育研究团队的一员。对鱼类资源进行现状调查,是何滔的工作内容之一。新华网 黄俊辉 摄 李华曾 陈雨 文
“打水的同学注意安全。”监测船上,何滔认真叮嘱同学们。水样采集好后,何滔带着同学们上岸,准备对采集的样本进行预处理。新华网 黄俊辉 摄 李华曾 陈雨 文
“在很多人眼中,这只是一袋水。但是,在科研人的眼中,这袋水可以告诉我们,这条江里有哪些种类的鱼。”何滔说。新华网 黄俊辉 摄 李华曾 陈雨 文
如何通过一袋水知道一条江里有哪些种类的鱼?何滔介绍,每一条鱼只要在这个水域生活过就会留下印记,通过环境DNA技术对水环境样本进行分析,就能判断水里有哪些种类的鱼。新华网 黄俊辉 摄 李华曾 陈雨 文
何滔说,环境DNA能检测鱼儿遗留在水体或沉积物中的遗传物质,可有效跟踪稀有、濒危或外来鱼类及其时空变化特征,评估鱼类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甚至繁殖生态学。新华网 黄俊辉 摄 李华曾 陈雨 文
“环境DNA技术帮我们识别水中有哪些种类的鱼,鱼探声呐扫描仪则可以探测水中鱼类个体大小、分布情况、水深和底质情况,能帮我们数清楚水里有多少鱼、哪里有鱼。”何滔说。新华网 黄俊辉 摄 李华曾 陈雨 文
除了对鱼儿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监测外,何滔和团队成员还要对鱼儿的生活环境进行调查,包括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新华网 黄俊辉 摄 李华曾 陈雨 文
何滔说,只有摸清楚鱼儿的各种“家底”,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它们进行保护。新华网 黄俊辉 摄 李华曾 陈雨 文
目前,何滔所在的西南大学水产学院科研团队已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10余年的连续监测。依托科研监测提供的数据,当地政府多措并举加强渔政执法监督,科学开展增殖放流,构建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体系,严格涉渔工程影响评价,全力守护长江鱼。新华网 黄俊辉 摄 李华曾 陈雨 文
监测数据显示,目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于评价鱼类资源总量的单船捕捞渔获量增长幅度达到300%以上;监测渔获种类数也呈现明显增加,长江鲟、岩原鲤、胭脂鱼等珍稀物种在渔获物中的出现频率,已由“稀见”等级提升至“偶见”或“常见”等级。长江鱼类资源已得到明显恢复。 新华网 黄俊辉 摄 李华曾 陈雨 文
原标题:“奋进新时代 重庆新答卷”|江上“追鱼”人 呵护母亲河生态环境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