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周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邱小姐”的“嫁妆”保存在重庆
霞光喷射云空,腾起万丈长龙。春雷震惊寰宇,人间天上欢隆。
这几句词,说的是六十年前“邱小姐”“出嫁”的场面。这“邱小姐出嫁”不但惊天动地,而且开启了中华民族新的征程。同时,她还留下了一件“嫁妆”,珍藏在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供人们怀念。
聂帅馆展出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模型”
“邱小姐”,乍一听,好似一位温柔贤淑的女士,事实上,它是我们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因为圆球状的外形和保密的需要,所以被保密人员用“球”的谐音“邱”,来亲切地称为“邱小姐”,“出嫁”指的是试验,留下的“嫁妆”,就是这颗原子弹的备用触发管。
聂帅馆展出的“引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备用触发管”(国家二级文物)
这枚触发管长6厘米,宽3.5厘米,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却是触发原子弹点火中子源释放中子,从而撞击核材料原子核产生核裂变的关键部件。而且它还见证了一段艰苦奋斗的历史。
孜孜以求,精益求精
1956年,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毛主席指出:“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原子弹。”中央决定由聂荣臻元帅主管国防科技。1959年起,我们又遇上了三年困难时期。面对险恶的国际环境和严峻的国内形势,中央决定集中一切力量搞出两弹,聂帅更是立下了“搞不出两弹,我死不瞑目”的誓言。
科技大军憋着一口“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的气,与戈壁黄沙为伴,以地窝子为家,抬铁轨、扛枕木、建基地,依靠手摇计算机,甚至上百人同时打算盘,人工计算庞大的数据……
环境艰苦,挺过来;设备落后,挺过来!但粮食短缺,饿到浮肿,怎么办?仍然挺过来!
战胜风沙,戈壁安家
当时科技人员的伙食标准是“2611”,也就是每人每月26斤粮,每餐1个馒头,1毛钱干菜汤。吃不饱,饿了怎么办?喝一碗酱油汤,冲一杯糖水,就当“加餐”了。而地处戈壁的核试验基地罗布泊,甚至还出现过断炊的情况,本来植物就很稀少,可以吃的榆树叶、沙枣树籽,甚至骆驼草,几乎都被吃光了,但还是不够。聂帅心疼啊,他想方设法募集粮食。他动情地说道:“我们的科技人员太辛苦了,他们能不能活下来,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宣告了一个曾经落后的大国,正在以巨龙腾飞的姿态,崛起于世界之林!
时隔60年,那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依旧令人难忘,它见证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历程,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充分展示出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力量。如今,“邱小姐”不在了,但它的“嫁妆”,将继续见证并激励着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同谱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原标题:“邱小姐”的“嫁妆”,保存在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