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果”挂在枝头上——“改革开放看乡村”网络媒体行活动走进巴南
“改革开放看乡村”网络媒体行活动走进巴南
乡村振兴的“果”挂在枝头上
▲ 全市各家网络媒体从业人员在二圣天坪山参观生态农业发展情况 记者 张礡 摄
本报讯 (记者 张礴) 7月26日,“改革开放看乡村”网络媒体巴南行拉开序幕。在为期一天的媒体行活动中,全市各路网络媒体人一起奔赴巴南二圣镇、接龙镇,零距离体验改革开放带来的乡村新貌。
当天,网络媒体人一行首先来到二圣镇天坪山。据介绍,天坪山位于主城区东南郊,距市区约38公里,平均海拔700米左右,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当地逐渐形成以高山梨、茶叶、花卉苗木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种植历史悠久的二圣高山翠冠梨颇有名气,还是永川黄瓜山翠冠梨的引种地。
“梨园打造和居住环境相得益彰!”活动现场,天坪山上最大的梨园——二圣镇集体村高山梨园牢牢抓住众多媒体人的眼光。据梨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梨树品质,梨园采用梨树非充分灌溉技术,配套灌溉管网、排水沟渠和缓冲沟塘,满足生态拦截和排灌需要,并实施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将化肥用量较常规减少40%以上,同时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采用梨果套袋、糖酒醋液诱杀害虫、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等措施,采取减少农药使用,使集体村梨园基地化学农药用量减少60%以上。在实施“生态治果”后,天坪山农户争相栽种翠冠梨,梨园覆盖的区域一片翠绿,生态与产业发展实现“双赢”。
“之前在新闻里也看到过二圣这个地方,今天来到这里,感受它比照片中更美。”走访二圣梨园后,人民网记者谢佳洁感叹道。
随后,媒体人一行又来到地势相对平缓的接龙镇。为破解当地劳动力不足、农业生产相对单一等难题,让传统农业走上高效、高质量发展之路,近年来,我区精准发力,探索创新“稻 N”种植模式,即在种植水稻的同时,通过降低种植密度,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让泥鳅、小龙虾、蛙、鱼、鸭、球盖菇等在稻田中和谐生长,形成生态互补、高效高质的种养模式。
“上次来接龙镇还是几年前,没想到如今有了这番变化。” 在“一田多用”采访现场,记者们对“稻 N”种养模式十分感兴趣,重庆时报记者覃天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泥鳅的经济收益十分可观,一亩稻田最少能够增收8000元。”接龙镇相关负责人说,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探索,目前,实施“稻 N”模式的稻田总面积已有上万亩,未来还将在全区推广10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