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奶八猪”穿越“互联网”
当你在网上拼单、拼团时,拼过猪吗?
带着“奶八猪”穿越“互联网”
肖杨正在给猪添食 记者 赖丽莎 摄
记者 赖丽莎
移动互联网时代,让农村电商找到了拓宽农副产品营销渠道的捷径。当你在网上拼单、拼团时,你拼过猪吗?在麻柳嘴镇感应村,有一位“80后”的女猪倌,立志运用农村电商卖起了猪肉。
从2015年网络零销售,到2017年卖出140头猪的突破,她用3年时间,证明了互联网思维下的农副产品销售路径,以及乡村振兴中,品质决胜一切的永恒命题,并在巴南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上,荣获“优秀新型职业农民”(电商好手)称号,她就是重庆渝名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肖杨。
化整为零 各尽所需
渝名园猪场位于海拔600多米的山顶。肖杨的父亲从2002年开始培育良种猪,通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他于2015年培育出了毛色黑亮、体型圆润、出栏率高的种猪,为了给母本定性,还将猪送去专业权威机构认定。2017年,母本得以定性,因其前蹄内侧排列着8个小孔,取名“奶八猪”。
因为自主培育的新品种,知名度不够,加之猪场位于山上,交通并不方便。生猪到出栏时,销路成了问题。2015年,肖杨萌发了网络销售的念头。“整猪售卖比较挑买主,刚开始,网络销售卖得并不好,一头猪也卖不出去。”肖杨称,由于在销售上缺乏经验,网络售猪遇到了难题,于是她多方“淘金”,决定化整为零,把整猪按部位分解成多块猪肉售卖,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
“顾客需要买哪个部位的猪肉,我们就卖哪个部位,网上拼猪如果拼够80%的肉,我们就可以宰杀。实行当天宰杀,当天配送。主城区顾客当天就能收到新鲜的猪肉。”肖杨说,顾客网络买猪大多抱着尝鲜的心态,通过售卖方式的改变,电商渠道卖猪有了起色,直至2016年,电商渠道售猪达30多头。渐渐地,赢得买猪肉的回头客,又提前预订年猪,销量逐渐有了起色,2017年,通过电商卖出140头猪。
果肉互动 各得其所
虽然通过电商卖猪肉有了起色,但猪肉因保鲜、运输、邮费等问题,制约了猪肉的网络销量。于是,肖杨便增添了网销水果的项目,让购肉、购果的客户互动,逐步扩大猪肉的销量。尤其能将农场的养殖与种植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果的附属物做饲料 猪的附属物做肥料”的良性循环格局,从根本上提高养猪、种果的产量。
利用农场的地理优势,她在承包的410亩荒山上,启用了200多亩种植血橙、梨子、桃子、西瓜等水果。由于土壤、气候等原因,该农场种出来的水果偏酸,不太适合本地人的口味,水果也就卖不出好价钱。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把她的水果样品带到北京一家营养师协会进行小范围展销,没想到,水果竟然成了畅销品,其口感更适合外地人的口味。于是,她开始往北京市场拓展。
“我的水果,在重庆连5角钱一斤都无人问津,却在北京能卖到5元钱一斤。”肖杨说,北京市场销路的扩展,让她看到了除网络卖猪之外的希望,于是她开始针对水果和猪肉的特点,灵活地做电商,“现在,网售猪肉主要方便重庆市场,而网售水果主要针对外地市场。”谈起做电商,肖杨有了自己的“门道”。
“我最高的一次记录是一周内网销血橙30000斤!”肖杨兴奋地谈到。从电商卖水果“淘金”后,肖杨又尝试网销番茄。肖杨说,卖番茄和卖血橙其实是一个道理,墙内开花墙外香。目前,她的网销收入已占总收入的70%以上。
品质为先 顾客至上
电商只是销售的一种手段,农产品的品质才是发展的长久之道。肖杨深知,在乡村振兴中,既要用得来鼠标,更要有好的农副产品。为了扩大养殖规模,解决养殖环保问题,今年4月,她把猪仔免费送给麻柳嘴镇4户建卡贫困户养殖,等到生猪可以出栏了,再高于市场价格回收,并进行售卖,通过“公司 农户”的模式,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产品销量。
“这既是公司发展的起点,也是带动农户增收的途径,可谓双赢。”为了保证农户养猪的质量,她联系兽医站,每两月派人去农户家中跟进动态,确保生猪的质量。“一开始,有的农户并不愿意,毕竟是新品种,不知道能不能卖好价钱。”肖杨说,她也有所顾虑:农户是否按科学方法养猪、生猪能否按预期出栏、销路又在哪里等。
顾虑,虽然劳心,但能促使她打开产销思路。肖杨说:“生猪的收益期一般集中在年底,如果能把‘奶八猪’做出品牌、形成产业,那么所有的顾虑便会成为财富。在麻柳嘴镇的行政村中,如果试点的4户养殖好了,销路能跟上,便有更多的农户愿意养殖我们培育的猪仔。那时候,生猪的养殖量就上来了。”说起下一步猪的养殖,肖杨胸有成竹。不仅如此,在水果种植方面,她正与相关科研单位取得联系,使用环保酵素培肥,通过合理的种植、多品种的选栽,增加水果的品质和口感,以期卖出更好的价钱。
编/杨梦逸 核/朱琳 审/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