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璧山 文化塑城】乡村遍植文化符号 传承文明留住乡愁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既要“面子”美,又要“里子”实。乡风文明,作为农村的精神文明,既传承古朴乡间民风,又融入现代文明风尚,它的实质和核心是农民的知识化、文明化、现代化。乡风文明建设,就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区以乡风文明为切入口,不断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打造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同时充分发挥乡规民约在新时代的乡治功能,为老百姓营造了有普遍认同感、强烈归属感的精神家园,助力乡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构建一村一品传承乡村文明
花开山坡上,风车随风动,游客游走在白墙灰瓦、绿道之中,犹如一幅淡彩水墨画,这是7月12日,记者来到福禄镇斑竹村的“福文化”基地见到的美丽图景。
古朴的“迎福门”,别致的“福”字水车,生动的新二十四孝彩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福禄镇斑竹村通过构建乡村文化符号,厚植文明乡风,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月份我和朋友一起过来玩过一次,就觉得这里的‘福文化’氛围确实很好,所以今天特意带着家人再过来接受下熏陶。”来自重庆主城的市民张媛琴笑着说。
游人源源不断的到来,也让附近的村民们喜出望外。
“过去也就沃柑成熟的时候有人来采摘,但自从办起这个‘福文化’基地,天天都有人来。不管是搞农家乐的,还是像我家这样卖点土鸡土鸭的,生意都好了不少。”村民刘启华高兴地说,天天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我感觉大家的文明程度都提高了。
乡土文化,曾一度被视为落后的代名词。然而,当我们要把乡村建设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之时,就必须得正视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正是如此,近年来我区正着力构建“一村一品”的格局,以“扬弃”的态度继承与发展优秀乡土文化,并努力创新探索,与产业发展、强村富民紧密结合,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一村一品”逐渐成为乡村独有的特色标记,承载着远离家乡之人的思念之情,留住了乡愁。
发展农旅融合留住乡愁记忆
“最美不过家乡,难忘莫过乡愁。”如何缓解远离家乡人们的思念之情,留住乡愁?
璧山的做法是:发展农旅融合,留住乡愁记忆。
7月8日,星期天,七塘镇喜观昆虫王国科普教育基地来了许多城区的小朋友。他们在中华螳螂、昆虫馆、蚂蚁广场、蝶梦空间、农耕印象、荷塘人家等多个主题景点,参与了种稻收穗、种菜摘果等农耕亲子体验活动,感觉既新鲜又有趣。
带队的家长孟君然说,这样的农耕体验,不仅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更是让他这样的成年人也回想起故乡甜甜的味道。
在七塘镇四合村民俗农耕文化园,每天前来参观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园内汇集、展示了数千件“古玩”和老物件,有20多张明清时代的雕花鎏金床,有上世纪使用的农机具(滑口、田犁、水车、风车、石磨)等,有马车、轿子、永久牌自行车,上千个毛主席像章,还有老电视机、音响等等,数量上千,品种多样。
参观的市民们在惊叹的同时,仿佛随着这些老物件回到了从前,儿时割猪草骑单车的欢乐,想起了犁田耕地、听着老收音机歌曲的日子,让人流连忘返。
农耕体验、民俗文化、老物件做成的场镇微景观……璧山大力实施农旅融合发展战略,打造完善一批景色美、配套全、功能齐的乡村旅游景点,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又记住了乡愁。
记者:张承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