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激扬青春 大学生村官助力乡村振兴
冉洋和贫困户交心谈心
陈豪与村民一起在果园里商讨蜜柚管理技术
李海川深入村民家中进行入户调查
邹云燕在田间地头为村民宣传政策法规
记者 曾清龙 文/图
大学生村官,一个骄傲的称呼,一个响亮的名字。在基层,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梦想,他们从对农村不了解,到深深热爱一方土地,渐渐成长为懂农业、爱农村的生力军,为农村发展尽心尽力,让青春在泥土中闪光。
2008年,璧山启动第一批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20余名大学毕业生奔赴农村一线,成为活跃在农村的新鲜面孔。10年来,我区选聘大学生村官260余人,形成了一支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的大学生村官队伍。
这些大学生很快融入农村工作,有的成了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有的成了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有的成了村级管理的新生力量,有的成了村民的贴心人。他们是基层组织的“新鲜血液”,基层干部队伍的“源头活水”。
今天,请跟随记者一起走近我区部分大学生村官,去发掘他们扎根基层书写人生梦想的故事。
扶贫帮困的“爱心使者”
“现在这份工作,每月1700元工资,不算高,但基本生活有保障。如果不是小冉帮忙,我们的日子真的很难过。”11月3日,福禄镇胜利村村民王兴田对记者说。
王兴田口中的小冉,是去年底才来他们村的大学生村官冉洋。去年冉洋通过大学生村官选拔考试,来到福禄镇胜利村工作。
王兴田是胜利村的贫困户,平时靠打零工维持生活,其妻患有心血管破裂疾病,女儿患有心肌炎,每年一家人用于治病的开支就高达几万元,家里又没其他经济来源,家庭经济拮据,生活困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村官冉洋对于这个因病致贫的家庭充满了同情,想从根本上解决王兴田一家的贫困问题。
“我想办法给你找个稳定的工作!”说干就干,冉洋通过各种渠道打听,跑中介,上网求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城里帮王兴田找到了一份专职保安工作,每月有1700多元的工资,解决了他们一家的燃眉之急。
“帮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我的工作方向。”冉洋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胜利村,只要哪家有了难事、烦心事,冉洋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特别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冉洋走村串户,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倾听群众的心声,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和家人聚少离多,但为了村里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他表示无怨无悔。
特色产业的“推动者”
2017年10月,毕业于重庆理工大学的陈豪,通过大学生村官选拔考试,来到正兴镇大面坡村担任主任助理。
村里来了大学生村官的消息很快就在群众里传开了。“人家是大学生,不过是把这儿当个踏板,肯定呆不久。”面对村民的质疑,陈豪意识到,想要得到村民认可,就必须为村民做点实事。
大面坡村是市级贫困村,脱贫任务艰巨。经过几届村干部的努力,村民的生活虽有所改观,但距离小康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通过前期调研,陈豪发现大面坡村全村虽然种植蜜柚400亩,但因为缺乏种植技术和销路,村里的柚子始终卖不起价钱。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成为陈豪亟待解决的问题。先从种植技术入手!作为村官的他,多次到镇上和区里相关部门,邀请种植能手、专家教授来村里开展蜜柚种植技术培训,有时更是把“课堂”搬到了地里,对村民进行现场指导,以提高村民的种植技能。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该村的400亩蜜柚硕果满枝,一派丰收景象。针对蜜柚销售情况,陈豪主动当起了“销售员”,和永辉、大润发等大型超市联系,争取订单,并且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拓展市场。
陈豪的这些付出,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民们都爱与这个积极、勤快、热情的年轻人打交道。大伙看他整天奔忙,总劝他“别这么拼”,可陈豪每次都笑呵呵地说:“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为大家干点实事是应该的。”
角色转换成“高参”
2015年从重庆文理学院毕业的李海川,做过景观设计助理,运营过新媒体。
2016年10月,李海川选聘到三合镇任大学生村官。刚接手时他还满怀激情,但一段时间后,农村琐碎的工作让他感到枯燥和摸不着头绪。
村书记徐荣中的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做农村工作,要懂农村情况、晓政策方针、知农民需要、用群众语言,角色转换最重要。
为了尽快适应工作,李海川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干部、老党员学习、请教,积极与村“两委”干部交心谈心;他挨家挨户走访群众,从家长里短到村级发展、从邻里纠纷到干群关系、从家庭收入到惠民政策,广泛的接触群众,到群众家里了解民情,掌握村里的情况;他从小事做起,主动帮助群众到镇里代办各项事务。
慢慢地,李海川与群众打成了一片,成了一名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
李海川先后参与了该村美丽乡村建设谋划,协助村“两委”打造乡村旅游品牌,配合镇政府筹备2019年首届“梨园茶海”乡村旅游文化节工作。同时,李海川充分发挥自身新媒体运营技能,开通“三合先锋”微信公众号,结合村情实际,大力宣传“三业茶叶”“简云峰翠冠”“云雾之巅茶文化小镇”等品牌。
任职两年来,李海川先后走访群众510多人,向村民提供致富信息20余条,提合理化建议30余条,其中大多已转化为村级决策正在付诸实施,真正成了村干部、村民不可或缺的“高参”。
做好村民的“贴心人”
11月2日一大早,八塘镇青云村的大学生村官邹云燕便开始在村中的贫困户之间奔走,不仅向他们讲解新的扶贫政策,还将前几日贫困户们咨询的问题和代办事项,一一交付。
今年26岁的邹云燕,2015年12月选派到八塘镇青云村任村主任助理。“其实我最初选择当村官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就业。但当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后,发现自己逐渐喜欢上了这项工作。”邹云燕说。
“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小姑娘能有什么本事,能给大家伙做什么事?”这是邹云燕刚到青云村里时,听得最多的质疑声,同样出生在农村的邹云燕很清楚大家的想法。
为了改变村民们对她的看法,邹云燕开始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与村民们话家常,融入其中。谁家有个大事小事,邹云燕会主动前去帮忙。渐渐的,村里的村民,特别是贫困户们开始愿意和这个小姑娘说说家常、谈谈知心话。
“云燕,我这手机怎么存电话号码,你帮我看看。”前两天,邹云燕走在路上,被村民赵大爷拉住,要她帮忙。趁着这空隙,邹云燕跟赵大爷拉起家常,询问老人家的身体情况。
“村里的青年人都出去做事,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邹云燕走到哪,总会有村里的老人跟她说上几句话。“老人大多问的是一些琐碎的事,比如小孩上户口、低保申请、办理特病手续等,我会针对这些问题,第一时间去向镇里的相关工作人员请教,及时反馈于民。”久而久之,大家都把她当成了“贴心人”,而她总说:“在我看来,村主任助理这个头衔,就是一份责任,不管大事小事,我都会尽力去做好。”
记者手记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特殊的身份和较高的学识素养,他们到村里工作以后,往往是基层干部和群众关注的焦点,他们深入到基层,让知识服务乡村,因而人们常常把当下的大学生村官称为“新知青”。
目前,我区在职的大学生村官有20余名,均为80后、90后青年。他们为农村灌输先进理念、传播科学技术、宣传政策法规,撸起袖子,竭尽全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随着乡村振兴“冲锋号”的全面吹响,他们立足区情农情,用新点子、新思路,突出本村特色,为发展农业、致富农民、建设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走进农村,变身成为“两脚泥”的村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希望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像他们一样,扎根农村,为实现乡村振兴放飞青春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