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从书信到微信 天涯近若咫尺

璧山报尹秀秀2018-11-21 10:05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曾几何时,人们把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寄托在一枚小小的邮票上。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亲朋好友间随时随地都可以语音、视频通话。

改革开放40年来,从过去的书信往来到固定电话沟通,再到如今的智能互联,璧山人的通讯方式日新月异,映射出了时代的迅速发展。

一封书信寄思念

“过去通讯不发达,远的就用书信往来,近的就靠走路传话,哪有现在这么方便呀!”11月19日,在七塘镇喜观村,50岁的王代荣对那个年代的通讯方式仍然记忆犹新。

王代荣回忆,70年代,母亲偶尔会给远在海南打工的舅舅写一封信,每次都是改了又改,然后誊抄在信纸上,再走几公里路,送到镇里的邮政所。通常一封信寄到舅舅手上,都要半个月,等收到回信,就又过去了半个月。有时候运气不好,寄平信,还会碰上信件丢失的情况。

“尽管如此,那一封封小小的书信,却是远在两地的亲人之间唯一的联系了。”王代荣说,那时候,母亲便常常站在家门口,远远地眺望着那位骑着自行车来送信的邮差,期盼着有舅舅的来信。

一通电话诉牵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固定电话开始进入百姓生活,也给在外务工、学习的游子带去了更多的问候。

在47岁的熊恩彬的记忆中,过去安装一台固定电话得几千元,农村能安装电话的家庭更是屈指可数。一般都是去公用电话亭打电话,市话0.5元/分钟,长途1.8元/分钟。为了省钱,打电话前都要写好底稿,尽量简短。

“我给家里打第一个电话,是在电信局营业厅里打的,排队足足等了7个多小时,通话时长还不足两分钟。”熊恩彬说,因为条件限制,只能把电话先打去就近的商店,请店主帮忙喊父母来接,然后守在电话旁等父母再次打来电话。在那个年代,和父母通的每一次电话都显得弥足珍贵。

一部手机聊家常

进入21世纪,价格亲民、携带方便的黑白屏数字手机出现,逐步取代了固定电话,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

2005年,19岁的何莉考上了四川师范大学,父母为了让女儿能随时和家人联系,给她配备了一部200多元的手机。尽管只能接打电话,但在当时已经是很方便的通讯工具了。

何莉说,有了手机后,即使相隔几千里,都能随时随地听见女儿熟悉的声音,感觉就在身边一样。如今,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以QQ、微信为代表的社交软件,更是实现了从文字到语音再到视频通讯的随意切换,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近了。据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70余万户。

从一份家书到一根电话线,再到面对面视频,改革开放40年,通讯方式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已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记者 尹秀秀)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