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脱贫攻坚战打出组合拳
“现在养了鸡鸭,还有两头猪,以后还要扩大养殖规模!”近日,石堰镇干坝村五组的脱贫户胡栋成正在盘算着明年的养殖计划。去年,胡栋成免费领了50只鸡,通过养鸡卖蛋,每个月稳定收入600多元。如今,他已经走上了发展家庭养殖产业的路子。
我区属市定插花贫困非重点区,有10个市级贫困村。2015年,10个贫困村均脱贫销号。近年来,我区多措并举有效巩固脱贫成果。目前,经过多轮动态调整,全区19个镇街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政策)5754户15287人,其中:已脱贫5432户14598人,未脱贫314户665人,返贫8户24人。
提升造血能力 实现稳定增收
“在家一年坐收2000元,稳当得很!”近日,八颗街道石马村一组的村民詹成芳告诉建起了光伏电站,她每年可以拿到分红2000元。该村负责人介绍,“公司 贫困户”的光伏产业,投入少、见效快、风险小,收益稳定。
脱贫根基在产业,难点在增收。我区落实区级产业扶持资金2718.15万元,累计发放蛋肉鸡苗23万只、种畜3000余头、水产500余亩,发展柑橘种植5000余亩、蔬菜3000余亩;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扶贫工作中的带动作用,给予贫困户开办的家庭农场和贫困户致富带头人产业补助;探索光伏扶贫试点,分别在云集镇大同村、石堰镇干坝村、葛兰镇塘坝村和八颗街道石马村建成光伏电站4座232千瓦。
同时,我区加大力度保障就业创业,着力加大贫困人员就业帮扶力度;保障住房安全;实施高山生态移民搬迁脱贫82户,发放搬迁补助资金191.2万元;保障义务教育,落实落细教育扶贫资助政策;保障基本医疗,建立健全健康扶贫运行机制;保障正常生活,严格落实民政兜底救助制度。
加大要素保障 推动持续发展
“路马上修好了,春节儿子开车回来就方便多了!”近日,龙河镇四坪村村民刘忠学高兴地告诉让村里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提升。今年,我区实施“四好农村路”总里程为578.68公里。
要致富,先修路。加快推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区提升脱贫村造血能力一项重要措施。今年,我区全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云丛路、全云路等一批干线公路改(扩)建工程,启动乐温大桥、老槽口大桥和官栈河大桥等重大扶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招标;累计投入1700万元用于贫困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环境绿化,人行便道建设等工作。
此外,我区还创新融入“三变”理念,构建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一村一品”项目建设。今年投入约700万元启动江南街道700亩枇杷园、洪湖镇五龙村300亩歪嘴李基地、石堰镇干坝村食用菌生产、龙河镇永兴村老果园改造、云集镇大同村1000亩蜂糖李项目建设。
创新扶贫举措 巩固脱贫成果
“在家门口指挥一下交通,就可以得到一笔收入!”云集镇大同村脱贫户李大爷告诉了,但还是能够从事公益性岗位。
李大爷之所以能够在60岁以上的年龄还能够从事交通协管员工作,得益于我区创新开发的农村服务型工作岗位。针对在家劳动力普遍偏大的特点,将岗位年龄在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政策上延长10岁,定向开发护林员、保洁员、交通协管员等岗位,帮助贫困户稳定增加工资性收入。2018年,已累计吸纳70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
我区还创新设立了小产业扶贫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先建后补、申报验收的方式,最高给予每户5000元的产业补助。目前,全区已有377户贫困户申报了专项发展资金,预计补助资金74万元。
此外,创新制定医疗兜底制度、将临界贫困对象危房纳入改造范围,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