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一线——追记我县扶贫干部王华
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一线
——追记重庆城口县明通镇金六村扶贫干部王华
新华社记者 赵宇飞
大山深处的重庆城口县明通镇金六村,近一个月的阴雨后,天空终于放晴。但久违的阳光,却无法驱散村民们心中的哀伤。大家在怀念一个月前去世的驻村扶贫干部王华。
9月20日,城口县水务局派驻金六村扶贫干部王华,在连日的劳累之后,查看暴雨灾情时突发脑溢血不幸离世,50岁的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一线。
无悔的抉择
王华(图右)在明通镇金六村走访贫困户
城口县,地处渝川陕交界,秦巴山脉横贯全境。多年来,城口县综合实力在重庆市位居末位,是全市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区县之一。
今年8月初,县水务局决定派干部到明通镇金六村驻村帮扶。县水务局局长施玉楼想到了王华,王华在基层水务所工作20多年,群众工作经验丰富,非常适合脱贫攻坚工作。但王华的母亲80多岁体弱多病,妻子也有膝盖囊肿等疾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
“他完全有许多理由推脱。”县水务局副局长江瑞伦记得王华的回答。王华毫不犹豫地说:“我服从组织安排。”
回到家后,妻子廖瑞芳不理解:“你不要命啦?你去驻村工作,痛风发作了怎么办?”
“我也是农村人,知道农民有多苦,没理由推辞。”王华说。
8月27日,王华正式到金六村工作。
城口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高山地区的村民普遍“吃水难”。金六村山高谷深,是当地贫困程度最深的村之一。看到金六村部分村民吃水困难,王华主动要求上山寻找水源。
路途遥远,同事劝他留守办公室。 王华坚决不同意:“找水源我是行家,我这把‘老骨头'没问题。”
王华手持砍柴刀,带着同事们,在荆棘丛生的山上边砍边摸索前行,跋涉两个多小时后,终于找到一处稳定水源。如今,这项水利工程已经收尾,村民们也将告别“吃水难”。
“那是没日没夜地干啊,他白天一大早就出发,查看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宣传小额扶贫贷款政策,晚上又在办公室熬夜熟悉档案资料。”金六村第一书记朱大为说。
金六村党支部书记肖加云说,20多天里,王华只休息过一天。“他说看到还有很多村民生活困难,心里很着急,睡不着觉。”
9月中旬,连续多日的暴雨,造成金六村多处发生塌方,王华又投入到没日没夜的抗灾抢险工作中,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
9月20日天刚亮,王华与同事们再次冒雨上山,查看灾情。中午时分,王华回到村委会吃饭时突然晕倒在地,后抢救无效去世。医院的诊断为:因劳累过度引发突发性脑溢血。
贫困户的亲人
石头为办公桌,王华(左一)在记录走访贫困户情况。(城口县委宣传部供图)
事实上,早在三年前,金六村就已成为王华的“家”。
在城口县,干部都有扶贫结对帮扶户,金六村6组的袁胜菊就是王华的扶贫结对帮扶户。
“多好的人啊,在我心里,他就是我们的亲人。”67岁的袁胜菊,听到王华牺牲的消息时,手中的盆“咣当”一声掉在地上,眼泪止不住地流。
王华家住坪坝镇,到金六村必须转一次车,需要颠簸两个多小时。但3年来,王华每月必到金六村看望老两口,家中油壶、米缸空了,王华就自掏腰包买油买米;老人生病了,王华就主动联系医生上门治疗。
2015年冬天,袁胜菊家水管冻裂,要走一个多小时山路去挑水吃,老两口的儿子长期在外务工,断水几天后,袁胜菊试着拨通了王华的电话。王华二话没说,一路颠簸赶到金六村,购买了200多米的水管,亲自动手维修,让老人重新吃上了自来水。
同时,王华还帮老两口规划了养殖产业。如今,袁胜菊养的土猪、土鸡已成为市场上的“俏货”,摆脱贫困指日可待。
9月5日,王华生前最后一次到老人家中探望时说:“我现在到村里工作了,以后可以经常‘回家'了。”
“他说过要常回家的,现在怎么说话不算数呢?”面对记者,袁胜菊哭着说。
王华驻村工作仅20多天,却已成了村民们心里的亲人。
贫困户周关奎种植中药材缺乏资金,王华帮他申请小额扶贫贷款;贫困户李天明不懂养殖技术,王华手把手传授养殖技术;老党员沈茂友家的危房改造,王华帮忙规划、组织施工……
“当时他说,等房子修好了,他一定来看看。”沈茂友红着眼圈说,现在房子修好了,他却走了……
水利扶贫的“拼命三郎”
王华是有名的“拼命三郎”。王华生前所在的坪坝片区管理所管辖的4个乡镇都在大山深处,部分高山贫困村至今尚未通路,而水源多在深山中,王华只能在悬崖边狭窄的小路上跋涉,为贫困群众寻找水源、规划饮水工程。
今年初,王华步行到辖区内的深度贫困村沿河乡北坡村寻找水源,在路上,王华痛风发作,疼痛难忍,他吃了几颗随身携带的药,坐在地上休息了一会儿,又一瘸一拐走了3个多小时,才找到一处稳定的水源。
这对于王华而言只是“家常便饭”,甚至他这条命都是捡回来的。2012年夏天,坪坝场镇及周边的贫困村因天气干旱严重缺水,王华上山寻找水源,跋涉一个多小时后,他一脚踩滑掉下十几米的山崖,他从昏迷中醒来后,连滚带爬地回到了家。家人将浑身是血的王华送到医院,他开口第一句话却是:“这一跤摔得真值,终于找到新的水源了……”
五年来,王华所在的坪坝片区管理所,共为片区贫困群众安装管道9.5万米,修建蓄水池26口,大部分群众已告别“靠天吃水”的生活。
同时,保护河道安全,守卫绿水青山,也是王华等水利工作者的职责之一。
五年来,王华累计出动巡查1200余次,其中节假日300余次,夜间200余次,河道非法采砂等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已得到有效遏制。
“王华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继续努力,将他未完成的事业变成现实。”施玉楼说。
人走了,他那部热线电话仍让人牵挂
——追记城口县明通镇金六村扶贫干部王华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彭瑜
袁胜菊抱着电话说,好想给王华打个电话,但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记者 彭瑜 摄
“很想很想给你打个电话,也想和你悄悄说些知心话,一遍一遍拨着电话号码,电话响着无人回答……”
城口县明通镇金六村贫困户袁胜菊与老伴徐代忠不会唱歌曲《电话情思》,但这歌词就是二老最近的心情——因为那个经常给他们打电话的王华走了,再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了。
50岁的王华是城口县水务局派驻明通镇金六村扶贫干部。9月20日,王华与同事们冒雨上山查看灾情。中午回到村委会吃饭时突然晕倒在地,后抢救无效去世。医院的诊断为:因劳累过度引发突发性脑溢血。
这之后,袁胜菊家的电话里再也没有了王华的声音。两位老人说,好想给王华打个电话,可是电话那头再也不会有应答……
第一次通电话他叫她伯娘
“第一次打电话他就叫我伯娘。”2015年的一天,袁胜菊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我介绍叫王华,是城口县水务局干部。在城口,叫人伯伯、伯娘就等于把对方认作爹娘,“他说要帮助我脱贫,还问我有啥困难。”
当时,袁胜菊已是64岁,患有严重的腰椎疾病,整个腰杆弯曲变形,走路得佝偻着身子艰难前行。老伴徐代忠也有68岁,不能干重体力活儿。老两口三个孩子,一对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家庭负担也不轻。
城口县地处渝川陕交界,秦巴山脉横贯全境,山高谷深,位置偏远,是全市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区县之一。为此,城口县下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就这样,王华与袁胜菊一家结识了。
“以为只是打个电话,问问而已。”徐代忠回忆,没隔几天,王华来到他们家中深入了解情况。王华告诉他们,虽然金六村六组的张家梁山势险峻、交通闭塞,但这里的上山公路肯定要修,并且还要硬化。他建议徐代忠,多利用林地扩大茶叶种植面积,继续搞好家庭养殖业,“他说等路修通了,茶叶就能方便运下山变成钱了。”
按照王华的思路,袁胜菊夫妇种了10亩茶叶,养了50只山地鸡、3头土猪儿。3年来,家庭经济状况逐渐好转,今年仅茶叶就卖了5000多元。
就在2015年的冬天,金六村下了大雪,袁胜菊家的水管被冻裂。那时,儿子一家在外打工,徐代忠只好踩着冰雪满山找水吃。
“就担心他摔跤!”袁胜菊说,看着老伴担着80斤的水桶在山路上跋涉,每走几步都要歇一口气,“无奈之下我给王华打了个电话。”
当天下午,王华就带着200米水管来到袁胜菊家,亲自动手维修。王华在寒风中忙碌了一下午,直到将山泉水引到了袁胜菊家的水缸后才离开。
他的电话成了贫困户热线
3年来,袁胜菊夫妇记不清有多少次遇到难题向王华打电话求助。王华呢,不但尽全力帮忙,还每月都要到村里看望两位老人,顺便带些米和油等生活用品去。冬天下雪了,他打电话叮嘱袁胜菊夫妇注意保暖;下雨山洪暴发,他又打电话通知不能外出干活,当心落石和泥石流。
就这样,这个电话成了袁胜菊夫妇与王华之间联系的纽带。3年来,他们建立起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感情。
今年8月27日,城口县水务局决定派王华到明通镇金六村驻村帮扶。金六村位于大巴山深处,全村一共326户村民、1274人,其中贫困户就有60户、191人。贫困户分布在深山里,有的去走访一趟往返就要大半天,不可能随叫随到。因此,王华每走访一家贫困户,就会互相留下电话,让他们有困难随时与自己联系。
金六村村支部书记肖加云回忆,王华曾说,走访时若情况了解得不全面,离开后还可以打电话继续了解;贫困户反映的问题有了结果,得在第一时间打电话通个气,让他们早点放心;贫困户有啥急事,也可以打电话及时向他求助。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王华对全村贫困户的基本信息烂熟于心,他的电话成了与金六村贫困户交流的热线。
刚到金六村,王华在走访中发现,种植中药材的周关奎缺乏资金周转,但老人因为超龄无法贷款,只能由他的儿子签字后才能贷款。
“娃娃们都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周关奎说,王华并没因此推脱了事,而是先帮助老人完善前期资料,并和银行沟通好相关事宜,只等儿子回家签字。“他一早一晚都在打电话,问我儿子回来没有。”
后来,周关奎的儿子终于回来了,王华闻讯冒雨赶到金六村,将周关奎父子接到银行办理了贷款手续。
今年9月,老党员沈茂友家正进行D级危房改造。从驻村开始,王华就经常过去查看改造进度,遇到人手紧张时,王华还拿起锄头帮忙干活。
“他临走时要了我的电话号码。”沈茂友回忆,王华时不时打电话问改造进度,并再三叮嘱一定要注意安全,“他在电话里跟我预约,等房子修好了,他一定要来看看,没想到……”
“好想给他打个电话”
王华自1988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城口县坪坝镇农技站、农业服务中心、县水务局坪坝片区管理所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
“为守护好城口的一湾碧水,他和同事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城口县水务局坪坝片区管理所所长杨芝兵介绍,王华常常说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保护山川河流还得走群众路线才能保护水生态安全,“他的办法就是把电话广泛告诉群众,让大家发现问题及时举报。”
去年8月的一个晚上,王华与同事接到群众举报,有人正在河道非法采砂。他们随即赶到现场,在收缴挖掘机钥匙保护现场证据时,采砂人叫了一大群人围攻上来。危急时刻,王华毫不畏惧,最终保留了证据,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2012年夏天,坪坝场镇及周边贫困村因天气干旱严重缺水。那段时间,王华的电话都被打爆了。电话就是命令,王华独自上山寻找水源,跋涉一个多小时后,一脚踩滑掉下十几米的山崖。
“浑身是血!”妻子廖瑞芳回忆,王华从昏迷中醒来后,是自己爬回家的。住进医院后,他开口第一句话却是:“这一跤摔得值,终于找到新的水源了……”
据统计,5年来,为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王华个人累计出动巡查1200余次,其中,节假日出动300余次,夜间巡查200余次。王华所在的坪坝片区管理所,共为片区贫困群众安装管道9.5万米,修建蓄水池26口,让大部分群众告别了“靠天吃水”的生活。
城口县水务局局长施玉楼称,王华的母亲80多岁体弱多病,妻子有膝盖囊肿等疾病,他自己也有高血压,但王华隐瞒了自己的情况,接到任务从不说半个“不”字。
“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在金六村的20多天里,王华只休息过一天。9月中旬,连续多日的暴雨,造成金六村多处发生塌方,王华又投入到没日没夜的抗灾抢险工作中。9月20日,天刚亮,王华就与同事们再次冒雨上山,查看灾情。中午回到村委会吃饭时,王华突然晕倒在地,抢救无效去世。金六村第一书记朱大为说:“一口热饭都没吃完。”
王华走了,他终于可以休息了,那部与贫困户们联系的热线电话却依然让人牵挂。连日来,袁胜菊总是不自觉地看着家里那部电话机,一想到王华,眼睛便忍不住发红。她噙着泪水告诉重庆日报记者:“好想给他打个电话,再听听他的声音……”
本期编辑:田丛阳
往期精 彩
城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你关心的问题在这里可以找到答案!
必看 | 城开高速的最新进展,超全报道,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我欠城口一首诗,诗词歌赋带你看遍城口美景!
”高清版城口”电脑壁纸来袭!喜欢你就pick me~
识别二维码
更多精彩内容在等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