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三农”专家温铁军支招城口乡村振兴

重庆日报-农村版2018-11-28 07:11

温铁军在上课。通讯员孔德萍摄

城口的生态环境质量连续7年位居全市第一。通讯员谢开成摄

如何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日前,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温铁军,在城口县委小礼堂,为当地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夜校课。温铁军结合国内外乡村建设的案例、以及城口县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现状,做了精彩的讲析。

城口必须走生态产业化的路子

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安吉县,是全国最早提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地方,其距离杭州约65公里,天目山脉自西南入境,是中国著名的竹乡、白茶之乡。

绿色是安吉的底色,有着72%森林覆盖率、75%的植被覆盖率。2003年,安吉县就开始走“生态立县”的路子,这让原本经济落后的山城,有了更多的生机。两年之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从此,安吉的生态经济之路越走越宽,绿水青山真的奇迹般转化为金山银山。

弯弯的小河从门前经过,户户都有小型湿地;青瓦白墙的徽派农家,每家每户门口都种着花;用斗篷、蓑衣、水车等打造出农耕文化……十多年来,安吉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环境与财富、人与自然这三对关系,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由一个欠发达县一跃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中国唯一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城、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2018全国“幸福百县榜”。

所以,中国新时代最大的趋势是向生态文明转型,要求的是城乡融合,而不是城市取代乡村。北纬31度是中国气候的南北分界线。在这条神奇的纬度上,有着数不胜数让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而位于重庆最北端的城口就在这条线上,全县森林覆盖率66.7%,生态环境质量连续7年位居全市第一。因此城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走生态产业化的路子。

对此,我的建议是切忌把每个村镇都弄成钢筋水泥一个样,要维护“十里不同风”的差异性。各村各庄的民俗、民居、民风都不一样,要把能利用的特色资源都利用起来,要发动大众创新“微景观”,在每一个角落都告诉人们“我是乡村,我不是城市”,用城口自己独特的魅力针对目标客户群,吸引80后小确幸和90后小清新。

让乡村产业“六产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我看来,乡村的产业兴旺即意味着“六产化”,不要只把农业“一产化”,要让农村业态“多元化”。

何谓农业的“六产化”?即指在“一产”种养、“二产”加工、“三产”旅游的基础上,深度开发教育和文化体验为主的“四产”农业,发展医养、寿养、康养为主的生命产业的“五产”农业,打造历史文化传承的“六产”农业。

中国的乡村建设可借鉴欧盟或者日韩等国的经验,开发农业在生态环保、休闲养生、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多功能性。

目前国内大量的中产阶级正在兴起成为生态产业的目标客户群,他们中有执着于大自然的“小清新”审美品味。有一次我住在南方山村的民宿,看见萤火虫在草丛中飞舞,让人流连忘返。因此生态资源丰富的山区可以为吸引他们下乡搞定制化消费,通过村集体收储闲置民宅推进“共享产权”来提供独特、私秘的乡村生活,并且促进生态产业化需要的中小企业创业。这样三产、四产、五产、六产就活起来了。

还有,大山区里的农业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文化等相关资源。教育部要求加强中小学生自然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只有自然资源多样性丰富的地区才适合开展自然教育。这就会带来对本地化的知识生产和外部教育需求对接的问题。田野的自然风光、峡谷里的河流、吊脚楼和石头砌的老房子……都是很好的自然教育资源,城口可以通过建自然教育基地,带动教育、旅游、养生、运动、文化的发展。

此外,一个没有被化肥、农药、垃圾所破坏的生态村落,最有条件发展生命产业——“五产化农业”,为人们的寿养、康养、医养等城乡融合新业态创造条件。我认为,城口县有很好条件形成第五产业。而当一个村庄的资源、历史、环境、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时,便可形成最为宝贵的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六产业,比如城口的民俗文化、山神漆器等非遗,都是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传承。

所以城口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要首先进行全域生态资源整合开发研究,要求相关部门清理过去“粗放增长”时期强调“一产化农业”的政策和法规,这样才能把城口独特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才能通过推进乡村资源的价值化利用,实现乡风文明和有效治理;二是对已经初具特色的大巴山“森林人家”乡村旅游品牌进行定制化、网络化的内涵发展,如融入“野生鲜摘”“原乡民宿”等针对城市中产阶级群体独特体验品牌创意;三是推进“六产化”的生态旅游、养生文教等融合发展,有意识地把生态产业化中的多业态创业与县域集体经济的制度创新结合起来,形成深化生态文明改革的城口经验。

将乡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资本

不过,中国的小农经济如何进入现代化是个大问题,只有通过加强集体经济建设,通过综合性合作社的发展,才能让小农经济进入现代化。

所以我建议,可以通过国家财政对乡村基层的投入作为杠杆,撬动农民把资源性资产入股,先在村内形成生态资源定价,发育国家集体农民三结合PPP模式的村集体的资产管理公司;然后,由村集体一个主体对外招商引资构建综合性合作社,让过剩金融下乡实现生态产业化。

具体来说,就是在一个村内,如果只以第一产业的农业来定价,形成的价格相对较低,留有很大增值空间。因此,要通过把集体变成资产管理公司,让它借鉴股票一级市场来担任生态资产的做实商,使农户变成股东,把资源性资产在村域范围内做了一次一级市场定价,才能占有可预期的增值收益。

在村内形成一级市场的时候外部金融投资还进不来,但国家财政投资于“山水田林湖草”形成的各类资产都可以作为公股。所以国家往村里修路、架电、修水等基本设施形成资产,并且做股到户让每户农民按户内人口占有受益权、可以分享公股的收入,但不得处置和转让,这便是通过一级市场形成PPP的要点。

当村集体有了一个庞大国家财政投入所形成的公有资产的盘子分股到户时,农民可以把他们承包的无论山场还是林子作股进来,就意味着村集体有了全域资源性资产,可以作为村民股东的股票发行人。农民入股变成股东,按股权分享收益。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由村集体根据村域生态资源整体性的要求,统一对外进行招商引资,获得收益回馈村民股东,这就是不同于过去那种粗放增长时期把生态资源切碎了“一卖了之”的二级市场。

这样分层形成村集体的资产管理公司后,在生态产业化实现的基础上,就可以推出资源资本化交易的三级市场,在县级构建各村集体参股的“生态产业投资基金”,集中优质资产做成投资产品,适时引入外部机构投资来活跃地方性的金融资本经济,利于实现用过剩金融替代各地亏损财政的政策目标。

我了解到城口已出台了农村“三变”的改革方案(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从目前统计的情况来看,全县36个基础较好的村首批开展了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入股农民达6254户2.63万人,吸引了50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改革,撬动社会资本投入2000多万元。在推进“三变”改革的过程中,探索出了“村集体 农户 公司”生产发展型、“村集体 合作社”资源开发型、“村集体自主经营”项目带动型以及村文化保护型等多种模式。下一步全面推开“三变”改革可以借鉴以上“六产融合” “三级市场”的生态产业化思路,既要搞活农村经济,也能基本消除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

记者李星婷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