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这些企业瞄准精准医疗大市场
戴着鞋套,穿着防护服,通过防护门,进入落户大渡口区的重庆精准医疗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实验室。这里,精密仪器精准运作,检测着人类身体中最为神秘的组成部分——基因。
“基因,正是我们发展精准医疗的着力点。”大渡口区科委介绍,生物医药产业是重庆市“十三五”期间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渡口区瞄准其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领域——体外诊断(IVD),打造重庆精准医疗生物产业科技园。
目前,园区已聚集第三方体外诊断检测机构12家,诊断服务上游所需的诊断设备、诊断试剂、原料,以及下游的医疗大数据分析、诊断方案提供等产业也正在加速聚集。
快速基因诊断
7天出结果
“据原卫生部《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统计,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5.6%,以此测算,每年我国新增出生缺陷患儿约100万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听力障碍和唐氏综合征。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出生人口数以及高龄高危产妇比例的增加,以上这些数据还可能增加。”重庆嘉检医学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孙静介绍,通过临床实践、分子影像技术结合遗传学检测技术获得的基因诊断,将有助于为患者制定更加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据了解,嘉检医学致力于将遗传病基因检测平台应用于临床,在国内首创了“高精度临床外显plus”的7天快速诊断项目。利用高精度临床外显基因诊断方案,检测和分析已知明确的与人类疾病相关的约4000个致病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区和已知的内含子变异(含深度变异),对遗传病相关致病基因进行检测和解读。从医院到实验室各个环节无缝对接处理,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
孙静告诉记者,此前国内常规的基因诊断技术至少需要45至60天。7天快速基因检测,为遗传病患儿,尤其是危重症患儿的快速诊断和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目前,嘉检医学首创的“高精度临床外显plus”检测项目已在重庆市场推广应用。他们与西南医院、大坪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第一院、第二院均已开展送检合作。
癌症精准诊疗
有望取代传统治疗
癌症的精准诊疗,则是正式投入运营不久的重庆精准医疗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研究重点。执行院长伊远学教授告诉记者,我国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很大一部分人诊断出癌症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因此早期筛查和精准诊疗至关重要。”
伊远学介绍,研究院重点打造的肿瘤精准诊疗平台,主攻肿瘤精准诊疗、个体化用药和肿瘤易感基因检测。肿瘤精准诊疗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食管癌等常见高发癌症,以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估相结合。“与传统医疗相比,精准医疗具有明显优势,它的最终目标是以最小化的医源性损害、最低化的医疗资源耗费来获得最大化的治病效益。”伊远学透露,目前研究院研发的肿瘤精准诊疗手段已通过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准备进入临床试验。成功后,以放、化疗为基础的癌症传统治疗将被取代,癌症将变成可控的慢性病。
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则跟踪基因的变异情况,从而评估肿瘤发生的风险,通过有效的健康干预将患肿瘤风险降至最低。
伊远学表示,目前研究院还在建设生物样本库,其中就包括肿瘤分子诊疗中心样本存储库。在庞大数据支撑下,将应用基因组、蛋白组学等技术,对癌症进行精细分类及精确诊断,为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生物检测
将实现智能化
不久前,杭州一试剂生产公司向重庆微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订单,希望用“机器换人”生产试剂。
这家公司生产的检测试剂,最复杂的一个工序就是把签字笔笔尖大小的一颗钢珠放进直径3.5毫米的容器里。干这件精细活儿,一个熟练工一天能做1000个左右,且差错率较高。
“我们把订单接了下来,目前正给生物实验机器人换‘手’,这个‘手掌’安装好以后,一次就能同时精确放入96颗钢珠。”微浪生物总经理王建表示,预计9月中旬,这台特殊定制的生物实验机器人就能交货。
让王建充满自信的,是微浪生物研发团队埋头三年研发出的国内首台生物实验机器人。
他介绍,随着生物科技发展,生物实验室自动化需求迅猛增加。“现在做检测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医院的检测实验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不仅耗费人力,且耗时较长,不利于快速医疗诊断,还存在一定误差。而生物实验室机器人能在密闭无尘环境下,对生物检材进行自动检测,无需人工操作。因此实验室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
记者见到,这个生物实验机器人外形呈立体蜂巢形状,是一个密闭空间,紫外线光灯和HEPA过滤模块提供洁净无污染的运行环境。里面一个机械臂位于正中央,四周摆放着各种检测耗材。只见操作人员输入相应程序,轻轻点击鼠标发出指令,机械臂上6个“关节”便灵活转动起来,又稳又快地完成移液、开盖、移板等一系列实验操作。
王建说,有了这款生物实验机器人,实验人员只需做好实验的整体设计和思路,具体的实验操作交给机器人即可。这样,医生和研究人员就能从繁杂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目前,微浪生物已与和多家生物科技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生物实验机器人现已预售3台,租赁1台。
王建透露,明年生物实验机器人将实现全自动化细胞培养、核酸测序。同时,公司盯准精准医疗这块“蛋糕”,还将扩大规模,生物实验机器人的产能将在明年达到50台。
(据《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