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大渡口古镇有两个神秘地方,打开后竟是这样!

大渡口发布2018-10-15 18:56

大渡口古镇,一座承载了千年历史的古镇。从早期的沿江渡口到近代的繁忙商埠,如今的大渡口古镇已是大渡口文化旅游产业的一处重要的地标式景点,是集吃、喝、玩、游为一体的人文旅游古镇。

去过大渡口古镇的人都知道,在大渡口古镇正街上,有这么两个院子,紧闭着大门,在近十几年间一直深藏闺中,充满了神秘感。大渡口古镇这两扇最神秘的大门后到底是什么呢,将来怎么发展呢。今天为大家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李竹山民居位于马桑溪正街48号,原为民国时期富商公馆,建筑面积349.36平方米,占地面积550.37平方米。

李竹山民居

公馆建于 1915 年,原是民国时期重庆义字号袍哥大爷、西南旅馆老板李竹山 ( 李祝三 ) 所住私宅遗存。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专家认为,李竹山民居是重庆主城区现存为数极少、保存现状较好的民国时期的袍哥公馆,对研究这一时期建筑风格演变、当地袍哥组织的社会生活有重要价值,为研究大渡口马桑溪历史渊源、民风习俗以及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11 年,李竹山民居被列为大渡口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袍哥又是是什么呢】

袍哥会是清末民国时期四川(包括现在的重庆)、云南盛行的一种民间帮会组织,在其他地区被称为哥老会。袍哥会发源于清朝初期,盛行于民国时期,与青帮、洪门为当时的三大民间帮会组织。袍哥会里的成员被称为袍哥。

解放后,李竹山民居划归国有,之后曾作为马桑溪小学、海员公会、马桑溪派出所等的用房。

该建筑较好的保留了重庆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建筑的造型风格特点,建筑内部仍然采用巴渝地区传统民居的制式和材质,悬山式屋顶,青黑瓦屋面,木架构承重;外立面装饰简洁,民居内部通透开敞,槛窗下为红砖墙,廊屋和正房之间的隔板多为竹骨泥夹墙,周以封闭院墙围护,用青砖石脚。整座院落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居室宽敞,庭院幽静。

李竹山民居朝门依势处于院落东南角,为中式 " 八 " 字形青砖石枋木门,门外有十级弧形台阶石。

由于年久失修,以及改建、拆建,李竹山民居已有多处破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使该民居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大渡口区文管所积极推动该项目的修缮工作,现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预计今年年内竣工。

从2楼阳台眺望古镇

中西合璧的朝门,浓荫匝地的黄葛树,青翠欲滴的芭蕉丛,和古旧的小楼相伴,这简直就是一幅画。

拱门背后就是李竹山民居

修复后的李竹山民居将再现其折衷主义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风貌,并将作为大渡口古镇的景区向游客开放。

供销社

一个沧桑的名字

诞生于半个多世纪以前

关于供销社

1949年11月,

成立了中央合作事业管理局,

主管全国合作事业。

1950年7月,

成立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

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

消费、信用、生产、

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

曾经的供销社(网络图)

1954年7月,

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由此建立,

从此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

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

遍布全国村镇,覆盖数亿农民的生活圈。

曾经的供销社(网络图)

在那个年代,

既没有“双11”,也没有“双12”,

供销社的墙面上你总会看见“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的红漆标语。

曾经的“粮票”(网络图)

老百姓要想添置东西,

供销社是唯一的购买渠道,

它俨然就是老一辈心目中的“购物中心”。

独一无二的市场角色,

造就了供销社一个黄金般的荣耀时期。

曾经供销社的社员证(网络图)

在大渡口古镇

也曾经有一个马桑溪供销合作社

马桑溪供销合作社旧址

两面“百货公司”旗帜随风飘扬

现在它已是大渡口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桑溪供销合作社旧址

走进马桑溪供销合作社旧址

空荡荡的房子早已没有

以前“购物中心”的模样

房间里收藏的农具

马桑溪供销合作社旧址

共有三个大房间组成

其中有两间正在重新装修

还有一间则收藏着旧时的农具

房间里收藏的农具

根据大渡口古镇的统一规划

这里将在整修完成后对外开放

它们,见证了大渡口古镇的前世

我们,一起陪伴大渡口古镇的今生

往期精彩 点击图片

来源:大渡口发布

编辑:朱俊宇

主编:张   韬   陈长青

监制:刘文娅   姜   海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