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 走进大渡口的历史古迹,读《大渡口历史文化溯源》
06-13 14:41:11 来源:大渡口发布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渡口因水而灵秀,因山而瑰丽,岁月为这座美丽的城市留下了有许多珍贵的历史古迹,今天,让我们透过那些遗址遗迹、老建筑、老故居,寻觅大渡口的往日故事,感受大渡口的历史文化底蕴。

大渡口境内已发现的文物遗存证实,在旧石器时代就有远古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马王场、石盘村、杨家嘴等遗址蕴藏着大渡口远古至先秦时期丰富的文化信息;大树林、观文岩、民新村、八一村、钓鱼嘴等古墓葬的考古发掘,为研究大渡口不同时期的丧葬习俗和社会发展进程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 遗址遗迹 ·

马王场遗址

马王场遗址位于大渡口区跃进村街道和九龙坡区九龙镇桃花溪羊溪河旁阶地上。1978年7月,在重庆桃花溪支流羊溪河石塘口旁边发现晚期侏罗纪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和蛇颈龟化石,距今约1.3亿年。1983年3月至4月,在水碾往大渡口方向的采石场建筑工地挖出的地层中发现一批旧石器,有盘状砍砸器、锛形砍砸器、刮削器和少量磨制石斧、石锄共30余件。经测定,应采自附近坡状高地,其地质时代应为晚更新世晚期。

1987年8月至9月,为配合重庆市动物园地段整治河床工程,重庆自然博物馆对桃花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本次发掘共出土石制品69件,确认了埋藏旧石器遗存的原生地层,土质为杂色砂质黏土层,并初步确定了旧石器遗存的年代。

该遗址中打制石器居多,均系砾石为原料加工而成,部分亦为磨制石器,数量相当丰富。其文化特征是石核和石片形制原始,石核多利用自然台面,石片形态不规整。

在马王场遗址出土的石器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一件旧石器时代手斧。这件珍贵的手斧被纳入重庆市馆藏文物“镇馆之宝”,作为重庆地区发现的唯一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手斧,据考古认定其历史有80-100万年,它证明了大渡口是重庆主城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马王场遗址是重庆主城区发掘较早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桃花溪流域同时具有旧石器时代早期和晚期文化层的重要遗址,该遗址出土的石器是大渡口区史前文化遗存的重要物证,为人们了解重庆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09年12月,马王场遗址被公布为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石盘村遗址

石盘村遗址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石盘村。2012年4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大渡口区文物管理所在石盘村地点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试掘。遗址试掘位置位于长江北岸第二级阶地缓坡上,山坡小地名大树林,江边小地名鲜家石盘。根据地层剖面、地貌特点、年代测定,石盘村遗址应形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8万至7万年间。

该遗址共采集石制品31件,器形有手斧、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及石核、石片、断块等。另发现一件旧石器时代石制手斧,该手斧为两面打制,器形规整,采用石英岩石料加工制作而成,发掘者认为手斧的发现是远古人类聪明灵巧的又一重要实物证据。

这种在同一区、不同地点,发现两件打制手斧的考古现象,在重庆市尚属首例,为重庆地区手斧的类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佐证。

石盘村遗址是继马王场遗址后又一处具有研究价值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这一发现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大渡口区长江沿岸就有人类在此定居,填补了重庆主城沿江地区旧石器考古的空白。2011年2月被公布为第一批大渡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龟亭山遗址

龟亭山遗址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沙沱村。龟亭山又称龟停山、车亭子、小南海,跳磴河入江口以东100多米,距长江北岸200米的长江中,南与巴南区隔江相望。该山是长江中一处卵石洲碛发育的石屿,基本呈西南东北向的长条形,其形似龟,海拔约210米,孤峰耸立,四面环水,风光旖旎,与安徽省宿松江段小孤山齐名。

“龟亭”因龟亭溪在此入江得名,是大渡口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地名。巴人立市于龟亭北岸,在《水经注》、《华阳国志》等史籍都有记载。

据中坝岛上出土的一通明代石碑所记,小南海在明代即有其名,属巴县龟停里。龟亭寺建寺后,在龟亭溪入江口与龟亭山之间有木船摆渡,上岸后经迂回石阶可达山顶。清光绪初年,山面北石壁上刻有重庆知府王庆善手书“小南海”摩崖题刻。大渡口区博物馆藏有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跳磴场济米义渡会碑一通。

该遗址于1988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位于龟亭山上。现存宋代以来的山门、寺庙建筑基址、月亭、建筑构件、佛教造像、摩崖题刻等众多遗迹。通过初步调查,在山上的台地,可见早期古人用过的砖瓦残片及各种陶器残片。1988年12月被公布为巴县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2月被公布为第一批大渡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大树林汉墓

大树林汉墓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石盘村7社。2012年4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砖室墓一座。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特征判断,为东汉时期墓葬。

该墓形制为竖穴券顶单砖室墓,墓道朝南,由甬道、墓室两部分组成。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外长5.1米,外宽2.3米,残高1.83米。墓室顶部原为榫卯砖券顶,墓葬封土、砖室顶部在清理前已遭到破坏,四壁以菱形方格纹砖错缝平砌,墓底有素面青灰色地砖一层。

在墓室西北角出土的一具东汉陶棺体积较大且保存较好,分为棺盖、棺身,均为素面、泥质灰陶。棺身保存较完整,长1.90米,宽0.47米,高0.56米, 平面基本呈长方形。棺盖表面有多处陈旧性裂痕。该墓为室双棺,墓室东北角铺有棺台,其上残留有木棺朽痕。该墓随葬遗物较为丰富,共出土器物30件,器形包括陶罐、钵、盆、甑、铜镜、碟类生活用具,陶俑、鸡、狗、房、案类模型明器及铁剑类兵器等。

大树林汉墓的发掘为研究大渡口区汉代墓葬形制、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观文岩东汉崖墓群

观文岩东汉崖墓群位于大渡口区九宫庙街道百花社区。2010年6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大渡口区文物管理所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崖墓5座。根据墓葬形制特征判断,为东汉晚期墓葬。

M1北依观文岩南壁,方向173°,葛老溪在山下自西向东流入长江,单室墓,设左右耳室,墓底略向外倾,墓门为单层门楣,墓室长4.45米,宽1.7米,高1.65米。M2-M5西靠观文岩山体,东朝长江,形制均为单室墓,双重门楣,封门被破坏,墓室平面呈“凸”字形,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其中M2方向124°,左邻M3,墓葬总长6.5米。M3方向112°,墓室弧形顶,底部设排水沟,墓葬总长7.95米。M4左邻M5,右邻M3,方向115°,墓葬总长5.84米。该墓形制保存较完整,因早年被盗扰严重,未发现人骨及葬具、随葬品。

观文岩东汉崖墓群的发掘为研究大渡口区汉代墓葬形制、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11年2月被公布为第一批大渡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大渡口现存的古建筑中,年代最远可上溯到元、明、清,从规模上看,不仅有规模宏大的寺庙建筑,更有许多坐落在山坳林间的摩崖石刻和民居小舍,还有商旅不绝、历经沧桑的城防建筑、古桥梁。

· 古建筑 ·

猫儿峡摩崖题刻

猫儿峡摩崖题刻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蜂窝坝村。猫儿峡古称大茅峡,与铜锣峡、明月峡并称为重庆长江小三峡,也称“巴渝小三峡”,是大渡口区文献记载较早的著名自然景观之一,系长江切割观音山而造成的峡谷,江流湍急,有石如猫捕鼠状,故名。该峡地处大渡口区跳磴镇和江津、九龙坡三区交界,旧时是巴县连通江津的重要交通关隘。

猫儿峡长江北岸峡口岸上有一座王爷庙,庙中供奉镇江王爷,舟楫往来,必进庙祈祷而后行,以求庇佑。据传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苏轼、苏辙随父苏洵自四川眉山顺江去汴京途中,于此停舟上岸祭拜时手书,被王爷庙的僧人刻于崖壁之上。

“摩崖”一词由宋欧阳修提出,清冯云鹏《金石索》中概言曰“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猫儿峡摩崖题刻位于王爷庙上方崖壁山体上,坐北朝南,用行楷阴线双钩,自右向左横刻“岷江一束”4个大字,字径高60厘米,宽40厘米,体量较大,雕刻工整。由于年代久远,风化剥蚀严重,现仅存“岷江”二字。该题刻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为研究大渡口区宋代摩崖题刻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20年2月被公布为第二批大渡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秦家院子民居

秦家院子民居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南海村10社。建于清代,该民居坐西朝东,面朝跳磴河,背靠官坟嘴,有前、内院,院落由朝门、前院坝、过厅、堂屋、南北厢房及天井组成。

朝门原为双石柱门框,位于五级台阶之上,进门迎面为一院坝。前院坝连接过厅,过厅坐西朝东,明间为穿斗、抬梁混合式建筑,次间和梢间为夯土墙承重,墙土用“三合土”——菜园土、含沙质的泥土和田土混合,单檐双坡屋顶,小青瓦覆面。厅前额枋正中有匾额,原书内容无考。过厅背后院内有天井,青石板铺地。堂屋为穿斗结构建筑,外墙为夯土墙承重,单檐双坡屋顶,小青瓦覆面。左右两侧有厢房。整个院落占地面积630平方米,建筑面积660平方米。

秦家院子民居脊顶灰塑、木结构门窗、栏板、檐下、雀替、驼峰均有雕饰,工艺较精湛,具有地方特色,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据秦家后裔了解,明末清初,秦氏家族从湖南迁徙至四川江津、巴县。经过三百余年的播迁与发展,辗转迁徙,现在居住在大渡口区跳磴、沙坪坝区磁器口各地的秦姓人口已达千余人。

2018年政府对秦家院子民居过厅、厢房进行了修缮,该民居至今仍采用传统的建造方法,传承了历史的形式及经验技术,具有很高研究价值,为研究大渡口区清代民居建筑特征和营造技艺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11年2月被公布为第一批大渡口区文物保护单位。

石杠子伍家民居

石杠子伍家民居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南海村1社。建于清代,民国时期续建。整个院落坐南朝北,背靠石杠子,面向跳磴河,因地制宜形成前低后高三级台阶状成列排列。原有朝门、前院坝、前厅、祠堂、马厩、天井及厢房、二进院正房、天井及厢房等。整个院落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

朝门原为双石柱门框,矗立于重巷道石阶之上,向外呈八字形布局,基座及门槛、门框均由赤砂石制作而成,俗称“石朝门”或“八字石朝门”。进门后迎面为前厅,前厅原为穿斗、抬梁式木结构,小青瓦覆顶。前院天井长8米,宽6米,青石铺地。天井东西连接厢房。现存西厢房为穿斗、抬梁式木结构,单檐双坡屋项,小青瓦覆顶。每一列厢房邻近巷道,通过巷道围墙上的门进入堂屋。前厅小门出入后院,后院为方形天井。堂屋原为穿斗木结构建筑,后改建砖房。

祠堂遗址为石砌台基,外墙阴刻“伍氏祠堂”四个大字,后改建砖房,是祭祀伍氏祖先的公共场所,人们在厅内供祭祖宗和神灵。每间屋前房后阶前石两侧均建有15厘米宽,低于地面10厘米的排水沟,排水沟由主干和支干组成,通过下水地漏和暗沟完成整个宅地的排水,自建造以来从未堵塞,长时间发挥排水功效。

据伍家后裔了解,伍家先祖自广东梅州兴宁辗转迁徒四川巴县跳磴乡,曾取仕官任福建知县,也有过艰辛历程,传宗几代至今。

石杠子伍家民居是一处典型川东建筑风格的庭院式民居,且规模较大,为研究大渡口区清代民居建筑特征和营造技艺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跳磴桥

跳磴桥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跳磴村。该桥建于清代,因前人凿石为磴,隔一步放置一个用以涉水过河而得名。

咸丰年间由巴县跳磴场乡绅捐资聘请工匠、购置石料修桥,跳磴街与此桥相连通。该桥南北走向,横跨于跳磴河上,为九墩十孔石梁桥,桥长30米,宽1.3米, 高3米,跨度2.5米,桥面用大青石板竖向铺筑而成,桥墩由块石砌筑,每墩迎水面顶部各雕有镇水兽头。

跳磴桥因汛期河水泛滥曾多次被冲垮,20世纪80年代政府对桥体进行修复,现桥面石改铺水泥板,两侧有护栏,供行人通过。

磴子桥

磴子桥位于大渡口区跳磴镇南海村。建于清代,由当地乡绅捐资聘请工匠、购置石料修建。该桥东西走向,横跨于沙沱村和南海村之间的跳磴河上,为四孔石梁桥,桥长12米,宽3米,高5米,跨度4米。桥面用大青石板竖向铺筑而成,桥墩由块石砌筑,每墩迎水面呈弧形,既挺拔又减缓河水的冲力。

1999年桥墩被洪水冲垮,政府拨款进行修缮,改建预制板桥面和铁栏杆。

大渡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遗址遗迹和古建筑远不止这些。出土遗物、遗迹揭示了生活在大渡口地区的居民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那些年代久远的古建筑,可谓门类齐全、特色凸显,蕴含着丰富的建筑特色、文化内涵及人文故事。大渡口这些历史遗存下来的珍藏“古色”,为大渡口历史文化长河不断增添着新的内容,让大渡口的人们不断汲取着充盈的人文内涵。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带大家走进了大渡口的遗址遗迹和古建筑。在中共大渡口区委宣传部、大渡口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大渡口历史文化溯源》中还有更多的历史文化内容。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本条稿件后留言,两天内点赞最多的前五名将获得《大渡口历史文化溯源》一本。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 头条
  • 重庆
  • 悦读
  • 人物
  • 财富
点击进入频道

本周热榜

汽车

教育

美家

楼市

视频

举报内容
低俗色情 广告 标题党 内容重复 有错别字 排版错误 侵权
获取验证码
请先完成短信验证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