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建设的“慈云经验”
雍溪镇慈云村总人口3600多人,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常年在外务工。近日,一村民外出打工一年,高高兴兴地开着新买的小轿车回家,没想到村里公路太多,竟然迷了路。
这件事并不是编造的,这从侧面反映了该村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取得的成效。总里程30公里的新(改)建村级公路让慈云村实现了社社通,基本实现了户户通。
“梯次集资法”化解筹资难题
虽然现在的慈云村四通八达,但几年前却是天壤之别,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阻碍农村公路修建的主要原因在于筹资难,村民们认为出资不公平,经常“扯皮”。慈云村在试点农村公路建设中,由于受制于筹资难问题,项目迟迟不能动工。
“针对村民筹资争议最大的公平问题,我们通过走访群众,召开院坝会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根据群众的意见梳理汇总,制定了‘梯次集资法’。”慈云村党支部书记邢建介绍说,“梯次集资法”的具体做法是:村级主干道全村村民按照统一筹资标准进行筹资,通社支路根据村民到户里程长短来核定村民筹资金额,从支路起点到户里程越短,集资额越少,从支路起点到户里程越远,集资金额越多。
通过采取“梯次集资法”,慈云村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公路建设筹资,群众积极主动筹资达200余万元,主路与支路一并打通,在公平与效率间求得了最大公约数。截至去年底,慈云村累计新(改)建公路30公里,基本实现户户通。
村民担任监督员,晒出“明白账”
“村民们出钱修路,要让大家明明白白看到钱花到哪些地方了。”村民李永华的一句话道出了群众的心声。为此,慈云村专门成立了监督小组,李永华就是监督人员之一。
为了对村级公路实施精准监督,慈云村成立了主干道监督小组和支道监督小组,每个小组3—5人,均由社员大会推选而出。同时,为了杜绝监督小组与项目相关利益人员形成新的利益链条,项目结束后监督小组自行解散。在监督方式方面,监督小组通过入户走访、参与会议、查阅资料、实地察看、事后回访等方式对公路建设中的“项目动议、项目确定、项目上报、规划设计、项目招标、合同签订、资金管理、质量监管、项目验收”九个环节进行精准监督。
在监督职责方面,慈云村制定了“菜单式”监督记录表,细化了监督职责,让监督小组成员“搞清楚、弄明白”如何监督。在监督公示方面,监督小组对每一步监督的结果在村公开栏上进行公示,晒出“明白账”,让村民成为“明白人”,村民的知情权得到充分保障。
“慈云经验”全面推广
随着农村公路的修建和改善,一批特色种植养殖产业落户慈云村。据邢建介绍,在之前的十年时间内,慈云村仅有一个蔬菜基地,公路建好后,该村先后引进富霞农业公司、鹤咀农场和稻田养虾场几家业主,流转土地2000多亩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和稻虾一体化养殖,解决常年用工200余人。
慈云村在农村公里修建中探索的“梯次集资法”和“监督法”消除了群众对干部的猜疑和误解,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修路的热情,这种做法很快在雍溪镇得到了推广。近年来,雍溪镇累计新(改)建村级公路13条,里程达65公里,全镇所有的村主干道都通上了水泥路或炒油路,近2.2万名群众告别了行路难。
目前,雍溪镇7个行政村均实现了场镇至行政村“村村通”,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有效提升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形成了“修好一条路,带动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良好态势。本报记者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