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加速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大足有在校学生15万余人,其中农村学校学生占63.5%;在编在岗教师7800余人,其中农村教师占70%。由于政策导向、经费短缺、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原因,城市与农村在校舍环境、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素材等方面的差距日趋加大。
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是摆在大足教育面前一道急待解决的难题。为此,2010年初,大足组织了一次专题调研并形成共识——教育发展,关键在人,要牵住均衡师资这一“牛鼻子”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具体做法是利用网络搞教研。
实践证明,网络教研有效助推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区农村教师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工作更加有条不紊开展,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网络教研的“大足经验”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推进,“网络教研”遍地开花。所谓网络教研就是利用专门的网络平台打造一个网络研修社区,向辖区内教师提供空间服务,包括集体备课、评课议课、结对教研、课题研究、在线训练、在线题库等。
“针对农村教师量大、质弱、专业发展渠道单一和传统支教、顶岗培训、互派学习的局限性,为有效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帮助城乡教师同步快速成长,我区在开展网络教研时采取的方式是‘整体推进’,通过改革教师教研培训机制,组建学习共同体,拓宽教师视野,快速更新专业知识、促进深层次交流。”区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主任何政权介绍说,我区将全区学校按城区学校、中心场镇学校和农村偏远学校(含村小)三个类别进行划分,采取分类培训、分类指导。首先,为城区学校培养7名种子校长、为中心场镇学校培养24名种子教师。种子校长负责城区学校的培训、指导;种子教师负责中心场镇的学校培训、指导;对村小教学点实行定时、定人进行蹲点培训、指导。其次,所有村小开展以薄弱学科(艺体学科)为主、部分农村学校开展以薄弱年级(每年完成1-2个年级)为主、中心场镇学校开展以薄弱学段(每年完成1个学段)为主,逐年推进校本培训。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区教委还开展“教育信息化合格学校”评选,要求试点学校必须坚持应用为体、服务为本,将应用融入到教育信息化试点的整体设计与构建中。通过开展项目试点,发挥试点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农村师生的快速成长。
提升教学质量
近年来,“办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成为了教育部门和各大学校的工作目标。其实,和完善的硬件设施相比,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能力水平才是衡量一所学校质量高低的“试金石”。值得庆幸的是,我区推进的网络教研让学校教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城南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曾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离城不远不近,条件不好不坏,教师群体中不乏一些老师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学校处于海棠新城的核心地段,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期望越来越高,学校必将经历着一场“农转非”的蜕变过程。
城南小学共有教师70余人,在区教委的统筹安排之下,该校教师网络研修率达到了100%。同时,学校共派出32人参加了区技装中心组织的集中培训,加快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学校发现,教师的观念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驾驭课堂的能力在不断地增强。在新教育理念和新技术的引领下,推动了学校“卓越课堂”的生动性、丰富性和有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在开展网络教研中,我区建立了区、学区、学校三级管理的网上教研平台,教师够通过在平台建立名师在线、专家答疑、集体备课、学科互动、视频研讨等窗口,开展各类网上研讨交流活动,加强了城乡学校教师之间、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之间的对话交流,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学资源扩容
龙水二小坐落在“五金之乡”的龙水镇,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乡镇小学,在数字校园的硬件建设上,由于资金的困境,没有法追求高、大、上,而更多的是只能追求基本够用,在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上,在平台的自主搭建上下功夫。
2014年11月,龙水二小被教育部命名为教育信息化“视频互动教学及网络研修系统”创新应用试点学校。学校以课题研究和校企合作的方式,引进了智能语音技术在英语学科中的应用研究,目前已拓展到了在小学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品社等学科,并将老师原创的、二次开发的比如小视频、ppt、微课、flash等适合自己教学的资源,嵌入到我们自主的多媒体教学系统里去,搭建起囊括了1-6年级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品社、英语等学科的一个教学平台。
龙水二小并不是个例,我区很多学校都采用了类似方法。学校将教学资源上传到多媒体教学系统,这些资源有的是原生态的,有的是从网络平台下载的,有的是通过二次开发、加工的,总之,所选择的资源都是更适合学校的实际教学需要。
各学校通过资源平台的搭建,开展教研活动,有效促进各学科教学的融合。“智慧校园”如雨后春笋,基础教育的数字校园逐步发展到“教育云”模式,服务于教、学、研、管各方面。
培育优秀教师
长期以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一直受到资源分配不均的制约,这也一直是农村教师蒋秀兰一直来最深的“痛”。当初,为了心中的教师梦,蒋秀兰选择了扎根广大的农村,为农村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然而,当她面临农村教育资源紧缺、师资力量单薄、教师教育水平发展受限时,蒋秀兰对教育技术的渴望达到了“最高值”。
近年来,通过网络在线教研,蒋秀兰掌握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校还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蒋秀兰参加了区级电子白板使用培训,掌握了新技术后,她在教学中尽量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同时通过网络在线教研平台,经常向骨干教师们请教,一起讨论分享课堂心得。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中,蒋秀兰现场执教的《红领巾真好》一课赢得了现场评委和专家的充分肯定,获得了全国现场上课组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近年来,通过开展网络教研平台,我区农村教师和学生获奖比例和专业素养有了大幅提高。2012年以来,我区已有36位农村教师参加全国赛课获得一等奖。此外,据统计,在参加市级、国家级的各种比赛中,我区农村教师、学生获奖比例较开展“网络教研”前,分别上升了27%、32%,农村骨干教师比例提高了10%。本报记者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