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播下青少年的“法治种子”

大足网2018-09-11 23:07

雍溪镇实验学校,小学生们正在学习自编的普法“三字经”(资料图片)

区职教中心学生在禁毒教育室参观学习 记者涂尧摄

徐箐正在设计漫画(资料图片)

叛逆少年“变形记”

2015年,张昕(化名)初中毕业,因为成绩不好,父母选择让他读职高。那时的张昕,已沾染上抽烟、打架、逃课等恶习,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初来住校,张昕开始了集体生活。寝室里,他住上铺,室友罗兴旺(化名)住下铺。入校后的第一个月,上下铺的两个人经常因一些琐事而拌嘴、争吵。处于叛逆期的两人彼此缺少沟通,相处得并不愉快。

上下床时,张昕偶尔会踩到罗兴旺的被子,罗兴旺嘴里难免嘀咕几句。罗兴旺爱在半夜打电话,张昕也会嫌罗兴旺太吵,不时嚷嚷几句。

就这样,两人你来我往,气氛日渐紧张。在一个午休时间,两人爆发了争执。

一天中午,班上的同学都在教室午休。张昕觉得有点冷,便把教室里的风扇全部关掉。

“嘿,哪个喊了你关的?”趴在桌上的罗兴旺突然站起来,朝着张昕吼道。

“我想关就关,怎样嘛?”张昕没有丝亳退让。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积压多时的矛盾被瞬间点燃,张昕一拳挥了过去,罗兴旺一脚踢了回来……

同学们见势不对,纷纷上前劝架,好不容易才将两人分开。班主任闻讯赶到教室,对二人进行了教育,并将此事告知了家长。

但真正让张昕和罗兴旺意识到自身错误,并下决定改掉陋习,是两人踏入“法治教育室”的那一刻。

事情发生后,学校专职法治教育老师宋熹找到了张昕和罗兴旺,并把他们请到了学校的法治教育室。

宋熹首先让两人观看了“复且大学投毒案”等法治宣传短视频,让他们分别谈了谈观看感受。随后,宋熹当面剖析了几起青少年因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案例。

当宋熹进一步问及打架的原由,让两人当面说出对彼此的看法时,张昕和罗兴旺说出了心里话,两人相互间的争执和斗气,是在同学面前爱面子、耍威风、逞强好胜的思想在作祟。

经过这近一个小时的教育课,张昕和罗兴旺当场承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摒弃曾经的陋习。

几个月过去了,那个一言不合就“爆炸”的罗听变了,那个所谓的“街娃”罗兴旺也变了。

张昕戒掉了游戏,告别了那些天天在社会上闲晃、无所事事的朋友,忙着参加班干部的竞选。罗兴旺则学会了倾听,学会了与他人沟通,整天忙着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准备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文明风采的演出。

“两室”每年普法百万人次

张昕和罗兴旺的“蝶变”,是我区“普法教育室”建设成果的一个实例。

2015年,我区在双桥中学、龙水实验中学、昌州小学、中敖小学4所学校首创设立“普法教育室”。

2016年,在原有试点“普法教育室”进学校的基础上,我区创立了“普法教育室”“禁毒教育室”(以下简称“两室”)共进学校的普法新格局。当年,国家禁毒委评选出了100所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先进学校,区职教中心榜上有名。

在区职教中心,宋熹是学校专职法治教育老师。据他介绍,学校在既往工作基础上,立足实际,先后投入近20万元,建成了“两室”以及宣传教育长廊,将青少年法治、禁毒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纳入课程,做到普法和禁毒教育有计划、有教材、有课时。新生入学时,要接受为期三天的法治教育,每个学生每学年接受的教育不少于8课时。

“两室”空间宽敞,可一次性容纳50人左右开展教学活动;室内配备视频设备、法治图书阅览柜、橱窗等各种教学设施设备,张贴有法治典故、格言、警句、漫画、故事等图片;配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等毒品模型,吸毒危害文字介绍生动具体。

“如今,在运用板报、标语、图片、书籍等媒介的同时,更注重运用现代化媒体手段开展法治、禁毒教育。”据区普法办负责人介绍,“两室”的建立,改变了过去靠书本灌输、枯燥乏味的状况,结合“听、看、讲、议、演”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将法治、禁毒教育融入趣味性、娱乐性、实践性活动中,使青少年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禁毒教育,并逐步入眼、入脑、入心。

目前,全区115所中小学的“两室”已全部建立,师生们利用“两室”开展法治教育主题班会、专题报告会,观看法治视频、禁毒电影、公益广告,增强了青少年的法律意识,提高了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在“两室”创建的同时,不少学校也将自身的校园文化、道德文化、廉政文化、安全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打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法治文化。

昌州小学依托昌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以石刻文化为切入点,充分挖掘石刻文化之精髓,通过石刻文化核心教育思想——忠孝、善良、诚信、礼仪廉耻,找到石刻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契合点,提炼出石刻文化核心教育思想中的“善”文化,作为学校的校园特色文化。

龙水实验中学将“五金文化”引入到普法教育中,在该校建设“普法教育室”时,将五金文化渗透到每一块标语与字画中,用耳熟能详的五金故事,开展诚信教育、责任教育和爱国教育。

去年,我区成功创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全区5所学校荣获全国“零犯罪学校”称号。“两室”教育进一步提升了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兴趣,成为我区青少年普法的特色亮点工作,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时注入了一剂立竿见影的“强心剂”。

校园里的“法治大餐”

普法漫画、普法视频、普法三字经、普法童谣……专业严谨的法律知识、妙趣横生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的传播形式,一场场别样的法治教育课,为我区青少年捧上了一道“法治大餐”。

“小朋友、仔细听,学安全、三字经”“生命贵、重于天,避灾祸、保安全”“陌生人、给零食,莫伸手、不贪吃”……在雍溪实验小学、城西中学等学校的升旗仪式上,有过千名师生齐诵“普法三字经”的壮观场面。

2016年,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区普法办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成长特点,组织我区普法工作者创编了“防拐骗”“饮食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网络安全”等内容的“普法三字经”和《我是遵纪守法的先锋》等“普法童谣”100余首。

目前,“普法三字经”和“普法童谣”因易于理解、易于记忆、易于传播,已经在全区115所中小学校中唱响和普及,14余万名青少年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法治熏陶和启迪。

以漫画、视频、宣传片等形式推出青少年普法教育作品,是我区推进青少年普法工作中的一个创举。

“背心和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许别人碰”“未经父母许可,不要随便吃喝陌生人或他人给的饮料或食品”……2014年,区检察院为预防幼童性侵,制作了少儿防性侵教育漫画《宝贝,不怕》,用可爱生动的画面和亲切的语言,提高了儿童对于“猥亵儿童”行为的甄别能力。

作为《青春防线——校园安全系列法律丛书》之一的《宝贝,不怕》,出自区检察院“莎姐”团队之手。撰稿“才女”孟传香、手绘“莎哥”徐箐、“闪客精灵”赵珊珊、“配音达人”龙云、张萌、谭俊、陈杰,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发挥各自的特长,创作、编撰了《青春防线——校园安全系列法律丛书》。

《走进刑法》《宝贝,不怕》《青春无毒》……这一册册宣传漫画,免费发放到全区中小学生手中,图文并茂地向青少年讲解了预防校园暴力、防范幼童性侵、远离毒品危害等普法知识。

“信息时代,能不能利用“互联网 ”的思维和模式,拓宽传播平台、创新传播方式、扩大宣传范围、增强教育效果,让法治正能量在指尖上加速传播?”一个新的灵感,最终让“莎姐”团队成员达成了共识。

随后,这群年轻人再次集结,创作出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时长6分37秒的动漫普法宣传片《宝贝,不怕》,作为2017年儿童节的礼物与广大师生和家长正式见面。今年,根据受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莎姐”团队对《宝贝,不怕》再次进行剪辑和修改。最终,一部集图像和声音,时长3分32秒的《宝贝,不怕》重新推出,在教育青少年如何远离犯罪侵害的同时,也引导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深受师生和家长的喜爱。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