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保障“老有所养”

大足网2018-11-28 12:02

区委二届四次全会提出,加

快发展养老服务,推动医养融合

发展,满足各类健康养老需求。

重视养老服务,发展养老服务,提

升养老服务能力,为广大老年人

提供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人

性化服务,已成为社会广泛共识。

日前,区民政局邀请重庆市养

老行业的专家来足就提升全区的

养老服务能力进行专题培训。那

么,我区的养老工作现状如何,取

得了哪些成绩,哪些方面还需要改

进,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对区民政

局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全区养老服务现状

到2017年底,我区60岁以上

的老年人有 21.38 万,其中:60—69 岁老年人 14.47 万,70—79 岁老年人 8.9 万,80—89 岁老年人2.8万,90岁以上老年人5128人,100岁以上老年人63人。我区老龄化率(20.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1%)4 个百分点,与全市平均水平(20.09%)基本持平。

目前,全区现有养老服务机构 34 个,有养老床位 3164 张,其中:政府运营管理的敬老院19个,床位 1542 张;公建民营的敬老院3 个,床位 466 张;在建未投用 3个,床位 436 张;社会养老机构 9个,床位720张;农村幸福院、城镇社区养老服务站等社区日间照料机构141个,床位711张。

全区养老服务的现状怎样呢?

2015年,统一全区百岁老人高龄津贴标准500元/人·月,惠及全区63名百岁老人;开展“孝老安康”工程,为全区特困老人和60岁以上城乡低保、重点优抚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惠及老人47250名;建立大足区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惠及老人2040名。

2016年,启动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购买服务,在棠香街道、龙岗街道试点,现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困难老人1114名。

探索创新发展养老工作

我区一直高度重视养老工作,特别是建区以来,为应对我区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区民政局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设施、养老基本服务、养老产业发展等,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效果。

重视发展养老工作,区民政局首先从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入手,初步建立起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管理体系,健全完善了养老服务要素保障机制,积极探索社会参与养老服务机制。

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方面,2012年—2017年,市区镇三级投资 5000 余万元,对全区 8 处敬老院进行综合改造,筹资580余万元对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敬老院进行整改;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全力推进特困人员区域性供养工作;其次,为满足全区老年人入住机构的需求,在将特困人员中定点供养的同时,为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设施打下基础。

为了推进养老基本服务建设,我区相继出台了民办养老机构创办补助、公办养老机构日常营运补贴、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等扶持政策,近三年来,中央市区三级配套补助 1700 余万元,为我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按照民政部和市民政局的要求,深化拓展生活照料、政打理、医疗保健等服务项目,建立起了22名专职护理员、27支社会助老团队和 2000 名志愿者的服务力量,全区 14199 名困难老年人得到有效照料,2584 户高龄空巢家庭得到帮扶,城乡广大老年人享受到了基本的服务;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以来,我区在各镇街试点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先后培植了龙岗西街、棠香水峰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等 32 个示范机构,为老年人提供日托、就餐、康复、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活服务。今年,全区确定新建9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取“十三五”末全区建成60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

孝敬老人的社会就是和谐的社会。为了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我区大力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探索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尤其是医养结合方面,我区在推进龙滩子卫生院医养结合成功试点的基础上,与区卫计委合作,充分利用区人民医院(老院)的硬件和医疗资源优势,打造医养结合的老年养护院,目前一期项目113张床位已全部投用,入住率达100%,床位供不应求。

养老工作任重道远

虽然我区的养老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社会需求多样性的日益增加,如何解决全区群众日益增长老需要同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区老龄办负责人介,全区公办养老机构聘请的 74名工作人员中,获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的仅 21 人,占护理人员数的 33.7%。在公办养老机构中,工作人员基本为本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年龄偏大,取得职业资格和证书的人员仅占极少数。而且,由于受认识、环境、待遇等方面的影响,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服务人员稀缺,很难为老年人提供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

“公办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也不高。”该负责人指出,我区的养老工作还存在民办养老机构安全隐患突出,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

养老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任重道远。该负责人表示,为了更好地推动全区养老工作,民政部门将在加大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强养老机构培训管理,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加大民办养老机构整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等方面抓紧抓好,让广大老年人真真切切地获得幸福。

提升养老服务能力保障“老有所养”本报记者 张玮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国家重视养老产业的发展,各地的养老机构也都建立发展起来,但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质量的保证。养老机构质量的参差不齐,导致运营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风险。为了提高养老机构的运营质量,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日前,来自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的专业人士,就“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常见风险防控”,对我区养老行业的相关人士进行了专题培训。

今年2月,我国老龄办新闻发布:截至 2017 年底,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 2.41 亿人,占总人口 17.3%。到 2017 年底,我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21.38万,我区老龄化率(20.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1%)4 个百分点,与全市平均水平(20.09%)基本持平。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养老机构的种类也在增多。经营养老机构的群体庞大,而养老机构服务的标准却又与老人的需求不平衡。

专家指出,老人的安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意外事故风险,二是心理健康问题,三是其他事故意外风险。其中意外事故风险发生的几率较高,如烫伤、突发疾病、走失等等。这类风险发生的原因大部分涉及到护理员的专业性以及设备设施的完善性。而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涉及一些抑郁症老人、孤寡老人等。其他事故意外风险是指一些无法预测的灾害,如火灾、地震等。

“防范和处置意外事故风险的基本步骤主要有 4 个方面。”培训专家介绍,意外发生后,第一时间应急处理,启用相对事件的应急预案,及时送医。同时听取医务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对当事人采取科学的处置办法,并及时进行案例分析、总结经验、分析过失原因、改进工作机制。事后要反思时间处置的过程及流程,思考建立哪些防范机制和措施。

培训中,专家以实际案例入手,对老年人最有可能发生的跌倒、压疮、坠床、烫伤、噎食、外出走失、猝死等意外事故的预防措施、控制处理、原因分析等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讲解。培训内容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风险防控需要团队共同努力,标准要细致,重在执行,服务更要达标。”培训专家特别提醒,照顾好老人,降低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与家属的良好沟通更是关键。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