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大足大力发展雷竹产业 2022年产值将达10亿元

人民网-重庆频道2018-12-12 14:59

人民网重庆12月12日电(刘政宁)初冬时节,在重庆大足区宝兴镇转龙村,成片的雷竹高耸挺拔、郁郁葱葱。不久后,这里的雷竹林地将被谷糠壳覆盖,原本只在春季才有的雷笋在冬季也能孕育而出。从浙江到重庆、从春季出笋到一年四季笋不竭,大足的雷竹产业正是由此起步,时至今日种植面积已超过万亩,并通过“公司 土地承包大户 农户”示范带动的经营模式,让小竹笋发展成了大产业。

雷竹又名雷公竹、早园竹,原产于浙江。十年前,浙江人黄承平从家乡引来雷竹,拉开了大足规模化种植雷竹的序幕。经过多年的栽培和改良,并结合当地的土壤、气候等特点,黄承平培育出了2个适宜大足种植的雷竹品种。

时至今日,黄承平已在大足发展雷竹基地3000余亩,成林后亩产量在2500至3500公斤。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他还通过对雷竹冬眠期的控制,土壤升温、降温、保湿等技术控制,实现了一年四季均有新鲜的竹笋可供采挖上市,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为进一步推动大足雷竹产业的发展,12月10日,大足区竹籐产业协会邀请国际竹藤组织终身资深研究员、原副总干事竺肇华走进大足,深入转龙村、车辅社区等多个雷竹产业基地考察指导、把脉支招。

位于龙水镇车辅社区的雷竹基地,是由中农竹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7年开始打造的。该公司总经理杜琼介绍,两年来,公司已在车辅、盐河栽种了2000余亩雷竹。雷竹产业的到来,不仅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土地流转金的收入,他们还可以就近在基地务工。杜琼表示,等基地成林、市场打开后,公司还会进一步带动土地承包大户 农户发展雷竹产业,助力百姓增收致富。

“当前,市场对笋制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竺肇华说,竹产业除了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兼具生态效益,符合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市场前景广阔。大足发展笋竹产业具有一定优势,但也面临着竹林效益较差、加工附加值低等问题,他建议,大足在引进新品种的同时还应注意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

目前,大足已有7家企业规模种植雷竹,种植面积超过万亩,主要分布在宝兴、龙水、万古、雍溪、三驱、龙岗等镇街。大足区林业局产业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大足将通过招商引资、国资投入、发展大户等方式,扩大雷竹种植面积,2019年计划新增1万亩,到2022年,全区规划种植雷竹基地达5万亩,年产值达10亿元,逐步建成竹苗培育、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西部“雷竹之都”。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