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返乡创业 葡萄园里写出学术论文
一眼望不到边的葡萄园里,嫩叶与尚未成熟的葡萄串子被垫江的小雨清洗成令人心悦的新绿。返乡创业的硕士童平,正在自己的种植园里修剪葡萄,常年的劳动使得他的双手像普通农民一样饱经沧桑。
8年前,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的硕士童平放弃了在外人眼中值得艳羡的高薪工作以及大城市的安稳生活,毅然回到农村老家创建葡萄种植基地,成为一名真正的农民。
返乡创业的8年时间里,童平一直致力于栽培高品质作物,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葡萄品牌。还凭借自己在实地种植葡萄的过程中采集的数据与研究心得,撰写并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
如今,他的家乡新民镇明月村作为垫江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5个先行先试行政村之一,正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这对于童平的裕康葡萄产业来说,是为今后的发展规划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
返乡创业源于儿时梦想与天赋
几间灰白色的小平房,屋内放置满了各种农业用具,供人歇脚的只有最扎实的那种四脚小木凳……屋外的小庭院却被葡萄架子所铺满。
这里是垫江县裕康葡萄种植合作社,今天的主人公童平正匆匆赶来接待前来采访的记者。才下车,他就迈着大步子直愣愣地朝记者走来,简单的打过招呼后,随意地站在原地就开始接受我们的采访。
童平脸上的肤色黝黑,被红蓝相间的格子衬衫衬托得又深了一个色号,方脸粗眉厚嘴唇,常年劳作,他的双手被磨出厚厚的茧子。外表上,他和田间地头的普通农民一样,看不出是个拥有研究生学历的读书人。
童平正在葡萄园里修枝
“村里的第一位重点大学高材生”、“一本大学研究生文凭”、“曾经月薪近万”、“返乡创业研究生”……这些都是贴在童平身上的标签。作为高学历人才返乡创业的典型人物,他被媒体报道过很多次。
但提起这些名头时,童平不以为然,只当作自己的一段人生经历,反而在说起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时显得更得意一些:“我从小就有吃这碗饭的天赋!”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童平三岁多时就开始做农活,给家里的两头猪打猪草:“猪的伙食都是我包了的”;才上小学三年级,10岁不到的童平用每周末回家的时间种黄瓜、南瓜等作物,种出来的蔬果甚至比大人们种的还要好。不仅如此,他还通过仔细观察,学会了给果树和桑树等树木搞嫁接,还被别人请去帮忙,当村里的“小师傅”。说起这些故事,童平的语气充满了孩子气的骄傲:“一般哪有这种娃嘛,现在你去问,别人都知道,聪明得很”。
上了初中后,童平开始明确自己将来的方向:“虽然还不知道具体做什么,但就是想做农业。” 作为农村里土生土养的孩子,童平与生俱来的热爱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
从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先后在上海、等大城市工作过两年,但安稳的生活抵不住心中的热爱,他终于决定辞职,回到老家开展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业。
知难而上,开拓市场新天地
童平回到老家后的第一件事,是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一个葡萄园。用他妻子的话来讲,那曾经是一片烂园子:桩子拔了,苗子锯了,啥都没有。很多村民也不看好童平的接手:垫江大概就不适合种葡萄,别人来做都已经失败了,你童平又有什么本事把葡萄种好呢?
而童平之所以选择葡萄这个作物,恰恰就是因为,在重庆,葡萄的确不好种。
葡萄喜阳光,不耐水渍,较长时间的阴雨及过湿的土壤均不利于葡萄挂果及生长,且易感染病害。因此在西南地区种植葡萄,需要特别注重技术与管理,极易因为管理不当而影响收成、导致亏损,许多农户因为种植技术没有跟进,结局都是惨淡收场。在童平返乡前的2010年,垫江的葡萄种植园地面积只有50余亩。
重庆市经济飞速发展、对优质葡萄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但当地葡萄的种植量却远远满足不了这一“供不应求”的市场。看出了这一市场空缺的童平决心要培育出高品质的葡萄,打造重庆区域性的精品高端葡萄品牌。
童平语气坚决地告诉记者:“正因为在这里葡萄不好种,才有我发挥的天地。”
边种葡萄边写论文,种植经验转化学术成果
为了使自己的葡萄品质领先于同行,童平下足了功夫。
为了找出适宜本地栽种和最受市场欢迎的葡萄品种,他在自己的园子里尝试栽种过30多个种类的葡萄。栽种中遇到的问题,发现和书本上不一样的现象,童平都会用本子记录下来。如今,这样的本子,他已经记了满满三本。
一般人在重庆种植葡萄到了第三年都很难挂果,童平的葡萄却在种植的第二年就实现了产出并收回了成本。“他们为什么失败,我觉得是因为根本不了解这个行业,任何行业都不简单,农业尤其高风险。”
童平特别注重葡萄的管理与经验积累,还根据自己在实地种植葡萄的过程中采集的数据与研究心得,撰写并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早夏无核葡萄在垫江的引种表现及优质栽培技术》、《核葡萄8611在垫江县的引种表现及高效栽培技术》……这些论文从葡萄品种在重庆区域的引种表现、建园、定植、葡萄架搭建,到土壤培肥、肥水管理、葡萄修剪等环节都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介绍,数据精确,向需要的人提供了该品种的推广种植参考以及高效栽培技术。
不忘初心 但父亲反对成最大心结
从学校毕业多年,当年的很多同学现今都已成为了教授、研究员,但童平从来不羡慕别人的前程,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最重要的是热爱。“外面的人也可能觉得我划不来,甚至觉得我很可怜,但我是自由自在地做想做的事,我从小就想做、就爱做,所以我一直幸福感很强”。
精心培育,专研技术,因为内心坚定的热爱,童平从不埋怨创业的过程辛苦,也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但有一个人的意见,却让童平无法忽视——直至今日,童平的父亲对于儿子放弃城市里的工作这一点仍感到不能理解。
“我父亲就觉得你在城里上班、坐办公室多好啊,你再回来干这活,你就还只是个农民。” 童平的父亲从一开始就强烈反对他回乡创业,即使如今裕康葡萄已经稳步发展多年,仍不能释怀。为此,父子二人时常发生不愉快,这成了童平的一个心结。
回忆起自己创业初期的孤独,童平的语气中流露出深深的无奈:“白天我出去做事,天黑了和他们吃完晚饭,不想在家里面待着,就一个人出门,在园子里面转,看看自己的葡萄。”
外人的流言蜚语和父亲的态度都对童平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但没能够阻挠童平的决心,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内心真正想要的,也许,正是这些压力使得童平产生了更多证明自己的动力。
在这段压力与动力抗衡的日子里,唯一理解自己的妻子,却远在几千公里以外的山西。
童平与儿子
童平的妻子毕业于西北农林大学,硕士研究方向是葡萄酒的酿造与制作。共同的专业领域,使他们在一次农学交流活动中相识相恋,如今结婚9年,育有一双儿女。多年来,刘丽丽一直默默地支持这童平的事业,在她看来丈夫无论在事业还是在家庭方面都很有责任心,“葡萄出现了什么问题,我们都觉得可以放一放,他却不行,一定要先想出办法把问题解决。”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童平夫妇新婚后,两人因为工作原因,一人在重庆,一人在西安,分隔两地长达5年之久。但双方的爱意并没有因为距离而消减,每天都电话保持联络,每隔一两个月,只要有时间就赶过去看望对方。
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了解到童平夫妻分隔两地,其妻刘丽丽也是农学专业毕业的高学历知识分子,便打定主意:“这样的人才一定要留在我们垫江!”于是主动邀请刘丽丽来到垫江农委担任指导工作,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
匠心独具,打造美味美景兼备的园区
如今,童平的家乡新民镇明月村作为垫江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5个先行先试行政村之一,正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这对于童平的裕康葡萄种植园来说,是为产业的发展规划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将自己的葡萄园打造成垫江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休闲旅游目的地之一,成为了童平的新目标。
进入产业园数百米长的观光通道,是童平的得意之作,绿油油的葡萄叶子生长繁茂,沿着架子铺设了一条清新静谧的绿色长廊,而待成熟的葡萄一串串点缀其中,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童平一边种葡萄,一边还根据实践撰写了数篇论文
“观光走廊的葡萄品质我用的是砧木,相当于是野生葡萄,但是生命力顽强、遮阴效果好,叶子生长期从4月持续到11月,只有我们选择这个品种来专门做观光走廊。”
“虽然果子太酸不适宜使用,但我宁愿放弃这一点产量,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观赏,是让人家做到这里感觉安逸、凉快。”
目前,童平对于自己葡萄园未来规划的很多想法正在逐步实施。如引进现代化农业设备,尽量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寓教于乐,在鲜果采摘业务之余开展科普环节,为游客讲解葡萄知识,吸引中小学生和社会人士前来参观;园区的功能全面升级,在园区内增加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满足多方面需求……
说起对未来的规划,童平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挥舞着手向记者示意:“这里、那里,明年你们再来看,绝对都不一样了。”
通讯员 覃天 (刘雪雪 支欣欣 吴满满对本文也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