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凡的退休生活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在七旬老人朱正凡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朱正凡退休后"不甘寂寞"的14年间,老人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写出大量朗朗上口的诗词作品,并在《垫江日报》《夕阳红》等报刊杂志上多次发表。他常说,"写东西是我的爱好,有了爱好就会去努力、去奋斗。"
朱正凡,1944年出生于垫江县大石乡, 1967年参加工作,在杠家花园小学担任语文老师。先后在大石小学,龙口小学,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任教,教过语文、政治、化学等科目,也担任过班主任,大队辅导员以及大石小学的副校长。从教三十多年来教育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提到他的学生,朱正凡言语中充满了满满的自豪感。
朱正凡最大的爱好就是写作,从小他就喜欢读诗,后来喜欢写诗。在学校任教期间,虽然没有太多的时间写作,但朱正凡总会抽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写写诗歌,写学生、写学校、写生活。在任教的最后两年里,朱正凡撰写的论文《历史教学应重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改春风吹暖了心田》获得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当代重庆教育》一等奖和三等奖。辅导学生参赛作品《幸福》《走过的路》获得《当代重庆优秀作文精萃》指导一等奖和二等奖。
2005年,朱正凡过上了退休生活。退休,对一个人来说是个很重要的"分水岭",而对于朱正凡来说,退休后的生活反倒激发了他的创作源泉。退休后,有了更多闲暇时间,写诗成了他生活的主要部分。朱正凡觉得,诗歌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是言志抒情的好东西。每天他至少要用1个小时来进行创作,只要有灵感,都会随时随地记录下来。对他而言,哪怕一天没有拿起手里的笔写写画画,生活就像缺少了点什么。
朱正凡的诗题材特别广泛,那些口口相传下来的民俗风情、左邻右舍的故事、家乡点点滴滴的变化、庄稼的长势、家禽家畜的模样,他都记录在作品中。"滟滟随波数十里,一轮明月照亮天",他在傍晚陪着妻子去广场散步,看见高安镇夜晚的繁荣,激情满怀地写了这两句诗。
1990年在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任教以来,朱正凡就定居高安镇,这里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个故乡。高安镇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重庆市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这里山,水,洞别具风格,气候宜人,风景优美。《赞高安》的诗歌就是朱正凡第一篇发表的作品, 寄出去的作品得到了垫江日报的肯定,看到自己的诗歌得以发表,朱正凡无比兴奋,也给了他之后的诗词创作巨大的鼓舞。
在朱正凡的诗歌中,有很多是反映垫江翻天覆地变化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他对家乡快速发展的无比喜悦。由于他的诗文字简单明快,读来朗朗上口,老百姓看得懂,村民们说,读着这些洋溢着泥土芳香的乡土诗歌,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建校三十周年时,他写下了《曾经拼搏地,奉献开新花》的散文,纪录了学校三十年的变迁。
《高安赞》《腾飞垫江梦》《牡丹湖赞》《高安小学百年颂》《曾经拼搏地奉献开新花》都分别在《垫江日报》《夕阳红》杂志发表。《赞高安》更是被高安镇兴盛社区演绎团队改编为三句半参加全县汇报演出。
退休后的生活朱正凡不仅写诗,空闲时间也会到儿子的店里帮忙打理生意,有时候一边做生意一边也不忘创作。平日里朱正凡既善于观察生活,又关心国家大事,更热衷于用诗句记录身边的点点滴滴,以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警醒自己,教育子女。在朱正凡小时候的那个年代,想上学是很难的事,所以他非常珍惜当年的学习机会,更是不忘母亲当年对他们兄弟的教导。朱正凡的母亲虽是农民出生,却对他们的道德品质的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为朱正凡之后家庭正直的家风家训有着重大影响。
在朱正凡的卧室的墙面上,他手写的小学生字及成语挂满了墙壁。这些都是他精心为正在上小学的孙子制作的,对孩子的思想品德秉承了当年母亲的教育,他都亲力亲为,尽心尽力。
写诗歌,偶尔带下孙子,帮儿子照看生意。这些都是朱正凡的退休的全部生活,即便退休了,他依旧活力十足激情四射。过着最平凡的日子,写着最真实的句子,写诗是朱正凡退休生活的习惯。他希望,用他的诗,将党的事业、国家的发展、身边的变化,一件件记录下来。现在,朱正凡一有时间就要静下心来创作诗歌赞美家乡,把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感悟都倾注于笔端。
记者 李炎
(责任编辑:刘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