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村民种葡萄致富
山中来葡萄园硕果累累
本报记者李达元
“一般在葡萄采摘完毕后,也就是9月底前,我们就组织人工进行清园,并对厢沟进行修补,确保园内整洁。”近日,在位于高家镇金家坪村的丰都山中来葡萄园,园主胡三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眼下,他又开始组织人工对葡萄进行修枝整形,这项工作将在立冬前完成,为来年葡萄丰收打好基础。
为葡萄园取名注册
胡三中曾经是丰都县建筑陶瓷有限公司下岗职工。2010年10月,他来到高家镇金家坪村三组,流转160多亩山坡,准备打造葡萄园,实现他的创业梦。
他爬上山坡,看到的是齐腰深的杂草,没有路,没有水,满目荒凉。他就用车拉水至山脚,人工挑水到山上,除草、耕地、打窝、栽下一株株葡萄苗。
“适逢政府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我上网查询相关信息后,决定去高家镇工商所咨询。”胡三中说,该所领导高度重视,把他纳入微型企业发展计划。
企业要有自己的名称。响亮、好记、寓意深长是首要条件。经过深思熟虑,胡三中决定用自己的姓名来命名,因“三中”与“山中”谐音,再加一个“来”字,于是取名“丰都县山中来葡萄园”。随后,他便去了县工商局申请注册“山多”商标。
面对困难不言放弃
“第二年春天,葡萄枝发芽了,嫩绿的芽瓣伴着我的梦想一天天成长。但理想与现实往往是不一致的。”胡三中说,当年夏季,50年难遇的持续高温干旱,让他的葡萄苗几乎枯死。之前雇请人工挖掘的20多个蓄水池,几乎全部干涸。
想到160亩葡萄苗眼看就要打水漂,胡三中心急如焚,是放弃还是坚持,他十分纠结,左右为难,寝食难安。最终他决定要全力以赴拯救这些葡萄苗,但如何拯救,他心里没有底,也没有人为他排忧解难。情急之下,他想到了向百度求助,当他打开电脑,一个全新的名词跃入眼帘——保水剂!
事后胡三中告诉记者,这是一种高科技的抗旱聚合材料,可以瞬间吸水500倍,然后被植物根系慢慢吸收。有了保水剂,就等于有无数个微型水库。“正是保水剂让自己的葡萄园避免了灭顶之灾。”胡三中说。
巨大的投入,不一定就有理想的回报,面对来自家人的阻力,胡三中不知该如何是好。尤其是自己最心爱的妻子,居然也怜爱地劝他:“放弃吧,你是学工业管理的,怎么可能搞好农业?”岳父也趁热打铁:“你不是会开车吗?去给别人开车吧。”
苦尽甘来梦想成真
有时候阻力也是动力,开弓没有回头箭。由于胡三中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生产技术规程,加强田间管理。第三年4月26日,当第一朵葡萄花开了,他兴奋了,但他没有敢告诉妻子。15天后,葡萄坐果已有黄豆大时,他知道成功了。
“我把妻子接到葡萄园,一直持怀疑态度的她,笑了。夸我说,没想到你竟然把葡萄种出来了。”胡三中说。当年,采摘的葡萄卖了近2000元,虽然不及葡萄生产中的任何一项单项成本,但它让胡三中看到了希望,增添了信心。
接下来,他就是总结经验,扩大生产。整治水池,扩大面积,科学管理。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葡萄园投产面积达50余亩,开创了丰都县第一个观光采摘园。当年生产葡萄5万公斤,实现销售额100万元。
带动乡邻共同致富
梦想成真,但面对成功,胡三中清醒地意识到,今后的路并不就会一帆风顺,等待自己的还有一个一个高峰要去攀登。为了扩大影响,提升品质,他决定吸引人才。当时的大学生村官李新峰、秦美玪应邀加入他的葡萄种植团队,正是他们的新思想、新理念,使葡萄园的管理迈上新台阶,不仅拓宽了销路,也提高了知名度。
“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赚”。一人富不算富,共同致富靠帮助。胡三中在运用新技术种植葡萄时,利用瓜果、蔬菜的共性,给当地农户讲解避雨、黑膜、有机肥、无公害农药等的优点和运用,让农户运用到瓜果、蔬菜、粮食的生产中去。同时,有较多农户参与葡萄种植,主动到他的葡萄园来打工学技术,准备今后自己种植葡萄。
通过胡三中“山中来”葡萄园的示范带动,目前,已辐射毗邻村(社区)113户,实现户均增收1.38万元。同时,也促进了周边村社果蔬生产向标准化、无公害、产业化发展,更好地带动青壮年农民为实现创业梦、致富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