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奉节南宋白帝城遗址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

中国奉节网2018-04-02 20:40

中国奉节网讯(记者 龙江)近日,记者获悉,2017年度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奖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将于4月8日—4月10日在北京揭晓,届时26个终评入围项目将会进行擂台角逐。其中,奉节南宋白帝城遗址入围终评项目。目前正在投票选出你心中的“十大”,在终评会开始之前进行赛前热身。投票截止时间:4月6日12:00。投票详见3月29日《中国文物报》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据了解,白帝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西口的长江北岸,包含两汉至宋明时期历代城址,历史上曾先后为西汉白帝城、东汉巴东郡治、唐夔州州治、宋夔州路治、明瞿塘卫所在地,历代遗存丰富,以南宋白帝城保存较好。南宋白帝城分布在鸡公山临江一侧,海拔120-495米,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城墙围合长度近7000米,建于淳祐二年(1242),至元十五年(1278)降元后废弃,是宋蒙西线战场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重庆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宋蒙(元)战争山城遗址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来,白帝城遗址开展过少量的调查与试掘。1998年至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以三峡文物保护为契机,围绕白帝城范围内开展山城防御体系的考古工作,历时20年共开展11次考古工作,完成调查面积约30平方公里,勘探面积5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22000余平方米,发现了城门、城墙、重要建筑群及墓葬等遗迹,基本厘清了城址在三峡库区175米水位线下的遗存概况。

为配合白帝城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规划的编制,廓清白帝城的空间格局,深化宋蒙(元)战争山城防御体系的研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7年2-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白帝城遗址“子阳城”片区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本次工作采取重点突破、多点解剖的方式,以城防、路网和水网系统为重点,力图解决城池格局。共完成调查面积约5平方公里,勘探面积25000平方米,发现城门(5座)、城墙(12段3900米)、墩台(4处)类城防设施21处,道路3条,蓄水池(3座)、排水沟(7条)类水网设施10处,外围调查新发现鸡公山、黑岩头2处防御性遗址。完成发掘面积3090平方米,重点对南宋城防设施进行了揭露,清理城墙6段、城门2座、墩台1处、房址2座、兵器埋藏坑1座,并对道路、排水沟和水池进行了解剖。出土器物标本434件,以南宋时期的各类兵器较为丰富,包括铁雷、铁箭镞、铁蒺藜、铁矛、铁鐏、铜弩机、礌石等。

相关链接:

通过本次考古工作,奠定了白帝城大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取得了一些重要新发现:

1.廓清了南宋白帝城的空间格局,明确了“城连城、城中城、城外城”城防体系。南宋白帝城平面形状近似马形,由白帝城、下关城、瞿塘关和子阳城组成,各城池彼此相连,城内又踞山峰或高台为内城,形成“城连城、城中城”的梯次防御格局。城外修建有擂鼓台、安乐寨、宝塔坪、鸡公山、黑岩头、烽燧、锁江铁柱等巩固城防的寨堡和设施,形成了“城外城”的协防体系。该体系同样适用于钓鱼城、重庆城等抗蒙山城遗址,是宋代军事防御思想和城池营造理念相结合、因地制宜形成的历史结晶。

2.基本掌握了白帝城遗址子阳城片区文物遗存的现状、整体布局和文化内涵,确认子阳城片区为南宋白帝城军事防御的核心区。该区域南宋遗存以城防设施为主,兵器丰富,生活类遗存较少,可见其在南宋为纯军事用途的城址;城址布局依山就势,设置多重城垣,城内高台据险为城,彼此设有通道连接,相互呼应;从实物证据证实了白帝城遗址子阳城片区东汉始建、南宋拓展、降元废弃、明清沿用的历史沿革。

3.获取了宋蒙(元)战争时期冷热兵器共存的重要实物证据,填补了我国火器考古发现的空白。本次发现的铁雷属火药武器,形态上与文献所载“震天雷”类铁火炮相似;据铁雷内部填充物检测结果,皇殿台瓮城出土铁雷内部填充物成分含硫量高达34%,与《武经总要》中火砲火药方比例的含硫量占比31.8%较为接近,其填充物应为黑火药。过去火器现存的最早实物形象见于重庆大足石刻149号窟内的南宋建炎二年(1128)石刻上的铳和手砲,最早实物为1970年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元代(1290)铜火铳。此次发现的铁雷,从层位关系、共存器物及测年数据均显示其时代为南宋末期,应为目前我国考古所见最早的火器实物,是我国四大发明——火药应用于军事的一次重大发现,为研究南宋火器的应用、中国火药史及火器史均提供了重要依据。

责编news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