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重庆:“小叶子”成贫困山区脱贫“金叶子”

新华网2018-07-21 18:22

图为豆腐柴叶子 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重庆7月21日电(记者于宏通 赵宇飞)在中国秦巴山区深处的重庆奉节县平安乡,47岁的刘长学家中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大学。他也因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而被认定为建卡贫困户。

2016年,乡里号召村民们种植一种名为“豆腐柴”的植物。刘长学试着种植了一亩多的豆腐柴,一年下来,豆腐柴叶卖了7000多元。

另外,平安乡还引进了豆腐柴叶加工企业,加上夫妻俩在企业打工的收入,刘长学全家每年收入4万多元。根据中国的脱贫标准,刘长学已经摆脱贫困。

2013年起,中国启动新一轮脱贫攻坚,承诺到2020年让近1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中国式扶贫开发”每年减少的农村贫困人口都超过1000万人。

贫困户采摘叶子后出售 受访者供图

奉节县所在的秦巴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新一轮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

豆腐柴也叫“斑鸠树”,是秦巴山区的一种野生植物。中国古代药学名著《本草纲目》记载,豆腐柴叶具有止消渴、疗酒醉、清热解毒和消肿止血等功效。

科学研究发现,豆腐柴叶营养丰富,可作为天然果胶原料,也可加工成绿色食品,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是一种新型的集食、药、饲、工业用途为一体的多用型植物。

“以前,这种植物的叶子落在地上都不会有人捡,牛羊也不爱吃,现在却成了村民们致富的金叶子。”平安乡党委书记邹远珍说。

这样的改变发生在两年前。一个名叫陈波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奉节县平安乡创业,号召村民们种植豆腐柴,并将豆腐柴加工成特色产品。

2013年,外出求学、工作13年的陈波回到奉节县休假,有朋友送了他一块翠绿色的豆腐,其名为“豆腐”,却不是用豆子做的,而是用一种特殊植物的叶子,这种植物就是豆腐柴。这种“豆腐”颜色翠绿,口感滑溜、清爽,让陈波爱不释手,并认为这个产业前景广阔。

贫困户在豆腐柴种植地上务工 受访者供图

当时,野生的豆腐柴在当地已非常少见。陈波到湖北、陕西、四川等周边省份,收集了大量野生豆腐柴品种,经过选育和科学规范化种植,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他还牵头成立了全国首个豆腐柴实验室,主要进行良种繁育和相关成果转化。

如今,陈波的企业生产的绿豆腐、豆腐柴面条等豆腐柴食品已远销全国各地,年产值超过3000多万元,共带动农户6846人,包括刘长学在内的贫困户将近1000人。

像刘长学一样的贫困户,增收渠道也变得更为多样化。他们除了将种植的豆腐柴的叶子卖给企业获得收入,还可以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年终获得效益分红,还能到企业打工,每月有固定的工资可以领取。

豆腐柴只是奉节县的脱贫特色产业之一。全县的产业结构正在从种植玉米、土豆、红薯等传统农业作物,向特色生态产品、高山蔬菜、乡村旅游等方向转型。

数据显示,2014年,奉节县共有贫困人口13.4万人,在脱贫特色产业的助推下,截至目前已脱贫12.3万人,全县135个贫困村已脱贫128个,贫困发生率已从2014年的13.5%降至1.36%。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