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供销社推进“三大工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一、实施基层供销组织体系改造提升工程
改造新建基层供销社。全区综合改革前的10个基层社已完成改造重组,成立新的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农资、烟花爆竹等优势业务恢复经营服务,通过引领创办农民合作社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新增的8个基层社围绕当地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种养殖,努力提供测土配肥、土地托管为重点的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按照有资产、有能人、有产业、有制度的“四有”标准,计划到2020年累计建设基层社20个,实现基层供销社在全区涉农乡镇街道全覆盖,经营服务网络在行政村全覆盖。
培育基层社示范社。按照全市基层供销社示范社建设标准,2020年前创建完成6个(其中2018年规范建设马武、龙潭等4个基层社示范社),切实在股权改革、经营业态、服务模式、运营管理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基层社合作经济组织属性,提升供销合作组织体系建设质量。
配套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依托基层社、电商公司、农民合作社和基层网点,配套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开展日用消费品经营、再生资源收购、代理代办等服务,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目前,全区网点总数已达到84个,2018年计划再新增50个,累计建成130个以上,到2020年网点总数达到20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0%以上,进一步提升供销社服务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能力。
二、实施为农服务能力拓展工程
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以基层供销社为主体,整合供销系统为农服务资源,2017年全区17家庄稼医院累计开展2000余亩土地的测土配肥服务,向种植户提供农作物病害防治咨询和指导4167人次;罗云、义和等基层供销社向大型果园、水稻种植基地提供农药统一配供、集中施药等,服务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2018年,涪陵区将努力做好“三社”融合试点工作,着力推动马武基层供销社及相关合作社与金健米业达成服务协议,由金健米业提供稻种,马武供销社及有关专业合作社负责统一耕种、日常配肥施药、集中收储、产品初加工等,力争打造成为重庆市“三社”融合发展示范点。
多渠道创新为农服务。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为农服务的平台功能,提升工商登记、档案管理、财务代帐、人员培训、项目申报、农村金融等领域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水平,目前已向区内50多家合作社(微企)提供相关服务。2018年推动30个农民合作社与供销社实现融合发展,向100个农民合作社提供产销服务支持,发放农民合作社小额贷款2500万元,稳妥推进农村资金互助服务,探索开展面向“三农”的抵押、典当、拍卖、评估、保险等服务,丰富金融支农手段。到2020年前累计完成惠农金融服务额1亿元以上,服务农民合作社数量150个,融合发展达到50个,促进供销社与农民合作社形成更加紧密的产权关系。
三、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提升工程
巩固完善“区—乡镇—村社”三级农资经营服务体系。确保涪陵农资商贸城2018年建成投用,2020年前累计改造新建农资配送中心(庄稼医院)11个(其中2018年改造提升3个)。抓好春耕农资保障工作,今年1-4月全系统供应各类化肥37000余吨、农药750吨、农膜300吨,占全区市场份额70%以上,继续保持农资供应主渠道地位。
持续强化烟花爆竹经营网络建设。按照国家安监总局“两关闭、三严禁”新规,加强对全区490个专营零售网点的安全监管,坚决杜绝经营安全事故。指导德厚公司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建设投用烟花爆竹A、C级配送中心各一个,总面积近4000㎡,使公司经营的烟花爆竹品规由之前的9类300多种增加到当前的14类500余种。
加快构建农产品电商营销网络。合资成立涪陵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已正式运营的电商产业园包含10000平米的商品展示中心,拥有5000平米仓储物流中心,电商平台集涪陵土特产、进口商品、便民服务、民俗旅游、12315维权为一体,为全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和运营通道。目前,“涪陵e生活”商城已上线榨菜、油醪糟、胭脂萝卜、涪陵黑猪、土鸡蛋、黑木耳等500余种农特产品和近1000种跨境商品,2017年销售额6600多万元,供销社依托电商平台和配送渠道开展2017年“涪陵青菜头”北京拓市鲜销工作,合作签约26000余吨,使“涪陵青菜头”走进京城各大宾馆饭店、端上老百姓餐桌。
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乾宜再生资源公司狠抓报废汽车经营主业,2017年共回收、拆解各类机动车582台,实现销售额26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全区报废车辆回收利用问题。指导再生资源企业参与乡村环保产业,2018年新发展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站点20个(总数达到140个),鼓励各网点开展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探索废旧地膜回收加工服务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助力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