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乡村生态振兴卓有成效
一是乡村生活污染治理有成效。21个建制乡镇街道(不含城区街道)、39个撤并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总设计规模3.92万吨/天,累计建成污水管网318.67公里,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70%以上;306个新农村聚居点中,187个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或资源化利用。21座乡镇垃圾中转站已建成投用15座,在建6座;共配置44090个垃圾桶、308辆三轮摩托车等前端收集设施,5辆5吨自压式垃圾车、45辆1T钩臂车、8辆5吨后压式垃圾车、1448个2立方米垃圾箱等中端收运设施,以及55个20立方米垃圾箱、13辆17吨转运车等末端转运设施配置,目前我区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比例达98%,覆盖常住人口比例达90.2%。
二是乡村生产污染治理见实效。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累计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养殖企业634家约15万头生猪当量,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整治156家。实施农药化肥减量及废弃物回收工程,累计完成各类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53.5万亩,覆盖率达91.5%;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3.06%,绿色防控覆盖率28.61%;废旧农膜回收79604.53公斤。强化榨菜生产废水治理。37家正常生产榨菜生产企业中, 21家有榨菜废水处理设施,8家生产废水进入百胜榨菜废水集中处理厂,其余今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露天禁烧。制作秸秆禁烧宣传标语1175幅;印发禁烧通告及宣传单20万份,召开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培训会(含现场会)535次,购置秸秆综合利用机械530台;组建了20支专业队伍帮助农户实施秸秆粉碎还田。
三是乡村生态环境修复有功效。开展非煤矿山整治修复,关闭了蒿枝坝片区、“319”国道乌江沿线、白涛武陵山片区等生态敏感区18家非煤矿山,并实施了矿区生态复绿工程。开展次级河流整治修复,投入资金约3300万元,通过截污、疏浚清淤、清漂清障先后实施苏家坝、陈家沟、龙潭河、龙桥河、碧溪河、新河整治修复工程。强化乡村饮用水源保护,取缔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所有排污口,垃圾堆放场等,保护区内新建污染项目一律拒绝审批;投资130万元完成了全区所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警示标志、标牌的设置和城市饮用水源地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