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 | 合川污染防治攻坚战吹响冲锋号 191项重点工程迅速推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庆市合川区在绿色发展上,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真抓实干,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绿色发展的举措。
11月7日,合川区召开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区在突出环境问题治理、生态建设与修复、农村污染治理、环境监管与风险防控、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工作。
今年,我区率先在重庆市启动农村25户以上聚集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拟建200余个分散处理设施,2020年全部投入使用。
此外,合川区和铜梁区两区即将签订“小安溪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以每月100万元为基数,为小安溪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191项环保重点工程迅速推进
合川区成立了污染防治攻坚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李应兰任组长,区长徐万忠任常务副组长,设立污染防治攻坚办公室,由副区长蒋定平兼任办公室主任。还建立了污染防治攻坚战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污染防治攻坚战会议,研究解决污染防治攻坚重点事项,加强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的推进。
合川区提出了“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土更洁、声更静、环境更安全”6大目标36项主要攻坚指标和191项重点工程,狠抓突出环境问题治理、生态建设与修复、农村污染治理、环境监管与风险防控、深化体制改革等方面工作。
截至今年10月底,191项重点工程已完成31项,其余160项重点工程进度达到75%。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嘉陵江、渠江、涪江水质达Ⅱ类,优于Ⅲ类水质考核目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达到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34天,同比增加15天;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3.4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5分贝,均达到了噪声管控要求;土壤、辐射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合川区通过开展“蓝天保卫战”“清水保卫战”“宁静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四大保卫战,来加强突出环境问题治理,让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合川城乡底色。同时,该区保持湿地面积达16.33万亩,目前正积极推进三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
合川区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21.48平方公里,将生态保护红线与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等红线融合,形成了“一条线、一张图、一套管控体系”的核心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率先启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项目
今年,我区率先在重庆市启动了农村25户以上聚集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区域水环境质量。
从目前治理情况来看,城市生活污水、建制镇的生活污水都逐步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和处理,但是农村的生活污水还是一块空白,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部分聚集区,结合我们现场踏勘,25户以下的农村集聚点的生活污水用于种植后排入环境的污水很少,基本可被环境消纳;25户以上排放的生活污水无法通过种植实现消纳,部分污水若不经过处理,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特别部分集聚点滨水,紧邻河流。结合农村人口居住情况,所以提出了25户这个概念,打通生活污水治理的“毛细血管”。
该项目计划分批次建设200余个分散处理设施,2020年全部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有两个试点工程完成建设,正在调试阶段。
即将签订100万/月河流生态补偿协议
合川区与铜梁区两区即将签订“小安溪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该协议突破传统局部水污染治理局限,以流域污染防治为重点,建立小安溪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以每月100万元为基数,通过小安溪在铜梁区和合川区两区跨界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与上游铜梁区进行生态补偿,生态补偿金实行“月核算、月通报、年清缴”。该补偿资金,专项用于小安溪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环保能力建设等。
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机制
网格化监管机制旨在建立“全面覆盖、运行规范、分级管理、层层落实、网格到底、责任到人”的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分块管理、各负其责、条块结合、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环境保护监管模式,推动环境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合川区即将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对三大类损害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三大类损害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包括: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在国家和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划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内发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的;发生其他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后果的。《合川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对适用情形有详细列举。
编辑:合川环保
来源: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