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立即下载

石蟆镇:196名河长守护38.8公里母亲河

江津日报2018-07-10 09:05

主动参与严密监控联合出击

石蟆196名河长守护38.8公里母亲河

记者陈婷实习记者刘嘉艺万俊麟

昨日,石蟆镇东溪村“民间河长”李泽勇又和往常一样,来到长江边巡河。他所到的东溪村沙坝江岸,过去是非法采砂的重灾区。

然而,这段时间李泽勇却欣喜地看到:过去被采砂船“占领”的江岸已重新长出了青草,水中也有了癞蛤蟆和螃蟹的身影。

沙坝江岸的变化,源自河长们的共同守护。石蟆镇是长江入渝第一镇,又地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肩负着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平衡的重任。去年起,该镇成立了一支由镇、村两级河长及“民间河长”196人组成的护河队伍,共同守护长江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主动参与196名河长成守护长江“哨兵”

作为长江入渝第一镇,石蟆境内岸线长达38.8公里,流域面积125.1平方公里,保护好长江石蟆段生态环境责任重大。

据该镇河长办副主任蒋怀德介绍,过去,石蟆镇非法采砂和电鱼现象比较突出。由于监管难,对于非法采砂船和电捕渔船的打击也十分困难,往往是工作人员接到群众举报赶到现场时,他们早已逃之夭夭。

非法采砂和电捕鱼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昔日拥有平缓沙滩的沙坝江岸因大肆抽砂导致河床被抽空,岸边螃蟹和癞蛤蟆等水生动物已难觅踪影。

去年5月,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长江石蟆段设置了镇、村两级河长共25人。但38.8公里的长江水道,仅仅依靠25名河长来保护显然不够。为切实保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石蟆镇在19个行政村(社区)发展了171名“民间河长”,每个村(社区)9名,负责巡查在河道两旁违法建房、违法排污、违法采砂等事项,同时负责河道、江面漂浮物及河岸垃圾清理。

严密监控让非法采砂船无所遁形

有了这些随时在岸边巡河的“哨兵”,江岸垃圾有人捡了,江面漂浮物有人打捞了,更重要的是,在这196双眼睛的严密“监控”下,过去有着“水上牛皮癣”之称的非法采砂船无所遁形。

“我们常在江边巡查,一旦发现非法采砂船便立刻通知镇河长办,协调执法人员前来查获。”李泽勇说。去年来,“民间河长”随时随地巡逻让非法采砂船无法靠岸停泊抽砂,有效杜绝了非法采砂行为,仅今年就赶走了两艘采砂船。

“民间河长‘上任’后,运送砂石的货车再也没法进村了。”李泽勇说。据悉,石蟆镇“民间河长”们只要发现运砂车的踪影,便会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查处,久而久之,货车再也不敢进村了。村民们堆在门口的砂石卖不出去,便不再去江岸运砂。

联合出击筑牢珍稀鱼类“保护墙”

每年禁渔期,在石蟆,往往这个时候是电捕鱼高峰期。

蒋怀德介绍,长江石蟆段地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这里分布着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达氏鲟、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胭脂鱼。此外,水域内还分布着长江上游特有鱼类33种,市级保护动物12种。电鱼等违法捕捞行为使很多珍贵鱼类丧失繁殖能力,给水生态造成严重危害。因此,这段时期,“民间河长”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护渔。为了守护长江上游珍稀鱼类,该镇积极联合公安、渔政等相关部门主动出击筑牢“保护墙”。

去年6月,郭坪村两名村民驾驶自制船只到长江支流电鱼,夜间闪烁的头灯引起一位“民间河长”的注意,他悄悄来到河边确认后,第一时间报了警。民警赶到现场将这两名电鱼者抓获。

无独有偶。今年3月,关溪村一名“民间河长”在夜间巡河时,发现3人驾驶着橡皮船在长江上电鱼,便立刻通知了村级河长胡于文,胡于文赶紧报警。民警赶到现场将3人抓获,目前此案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严厉打击让不少电鱼者不敢再下河电鱼,但河长们却并未因此放松对长江的守护。如今,仍可看到他们巡河巡江的忙碌身影。

责编综合新闻编辑部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关心一下,为你推荐更多
举报
淘宝推广广告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上游新闻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